科學家首次描述6600萬年前生態系統
6600萬年前,恐龍的統治結束了,地球上的哺乳動物開始崛起。那時,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在這場全球性災難中,恐龍滅絕了,但接下來發生了什麼?生命是如何復甦的?美國丹佛自然與科學博物館科學家發現的驚人化石收藏,揭示了世界和生命如何在這場災難事件後恢復的細節。
近日,在《科學》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描述了在科羅拉多州中部康瑟爾布拉夫斯發掘的一批化石。
他們提到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後關鍵的100萬年中,保存完好的動植物化石揭示了地球上最黑暗的日子之後,生命復甦的景象。
“6600萬年前,地球上的生命軌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摧毀了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此後的地球一直籠罩在神秘中,我們沒有很好的化石幫助了解生命之樹的演化。”該研究通訊作者之一、丹佛自然與科學博物館古植物學家Ian Miller說。
“這些化石告訴我們,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旅程——我們是如何來到這裡的。”未參與該研究的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Neil Shubin說。
浣熊大小的Loxolophus和其他哺乳動物在白堊紀末期大滅絕後的進化快得出奇。圖片來源:HHMI TANGLED BANK STUDIOS
最早倖存者
所有現代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都可以被認為是那次撞擊的最早倖存者。
“6600萬年前的某一天,地球上的生命軌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通訊作者之一、丹佛自然與科學博物館古脊椎動物學家Tyler Lyson告訴《中國科學報》,“一顆小行星轟炸了我們的星球,導致3/4的生物滅絕。雖然那是地球上生命最糟糕的時期,但有些東西倖存了下來,包括人類最早的祖先。”
而新發現的動物和植物化石,讓研究人員能了解恐龍滅絕後100萬年間的生命演變,這恰好是現代世界的起源。
Lyson說:“我們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後果的了解一直是碎片化的。這些化石第一次告訴我們,我們的星球究竟是如何從這場全球性災難中恢復過來的。”
Lyson在富含化石的北達科他州長大,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對恐龍的命運之謎很感興趣。十幾歲時,他就成為了一個老練的“恐龍獵手”。
在恐龍存在和不存在的地方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模式:在某個界限之上,似乎不再有恐龍。
後來,Lyson知道了,這個邊界層也是世界改變的標誌事件: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天外來客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砸出來一個20英里深、100多英里寬的大坑,大量熔岩和白熱化的玻璃珠子從天而降。
地面上的生物被烤焦了,天空變暗了。之後,植物枯萎、森林崩潰,所有的恐龍——除了鳥類——都滅絕了。
遊戲規則改變者
多年來,Lyson等人一直在靠近小行星撞擊層的區域尋找脊椎動物化石。直到2016年,他們才發現了邊界上方的那塊岩石。
“那年夏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指引我們找到了那些化石,實際上它們就躺在我們眼前。”Lyson說。
Lyson的靈感來自於博物館收藏抽屜裡的一塊化石,以及南非同事使用的化石搜尋技術。他不再在丹佛盆地尋找閃爍的骨頭碎片,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被稱為“混凝土”的蛋形岩石上。
“這絕對是一個靈光一現的時刻,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Lyson說。
打開混凝土,Lyson和Miller發現了奇蹟:裡面是大滅絕早期哺乳動物倖存者的頭骨。
“找到這個時代的哪怕一個頭骨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事實上,對這個時代的大部分認識都是基於化石的微小碎片,比如哺乳動物的牙齒碎片。你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這個時期動物的頭骨,這就是它們的稀有之處。”Miller告訴《中國科學報》。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研究人員挖出了數千塊化石,包括植物、爬行動物和16種不同的哺乳動物化石。借助這些化石,研究人員拼湊出“至暗時刻”之後生態系統,以及這些動物有生命的、會呼吸的真實樣子。
那時的生命
該博物館首席執行官George Sparks說:“多虧了科學團隊的專業技能、遠見和勇氣,我們對現代哺乳動物世界如何從恐龍的灰燼中崛起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錯綜複雜的畫面: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植物和動物生命的複活是交織在一起的。
結合一項引人注目的植物化石記錄和哺乳動物化石的發現,研究小組得以將數千年的變暖現象與全球事件聯繫起來,其中包括印度次大陸上的大量火山活動。這些事件可能塑造了遠在半個地球之外、如今已不復存在的北美生態系統。
“我們記錄了撞擊後景觀的變化,從一個以棕櫚樹為主的世界到一個以更多樣化的樹木為主的世界。我們還看到了動物物種的同步變化。
然後我們把它和環境溫度的變化聯繫起來,把所有的碎片放在一起,描繪出了一幅現代世界出現的畫面。”Miller說。
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Anjali Goswami說:“直到小行星撞擊徹底毀滅了恐龍,哺乳動物才爆發出我們今天看到的驚人的多樣性。”
“我們在康瑟爾布拉夫斯看到的這種恢復模式是一個地區的黃金標準,現在我們希望弄清它是正常的還是不正常的。令人興奮的是,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局,而是一件大事的開始。”Lyso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