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蔣國飛:區塊鏈正在回歸到其最核心的價值
國內眾多企業在探索區塊鏈技術中做了長期的努力。《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顯示,中國在區塊鏈專利的增速遠超美國,領先全球。全球知名智能信息服務機構科睿唯安公佈信息,截至2019年4月30日,阿里巴巴以290件區塊鏈專利方案數量穩居全球第一。
結合權威知識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過去兩年發布的“全球區塊鏈專利企業排行榜”,阿里巴巴申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已經連續三年全球第一。
據了解,阿里巴巴的區塊鏈專利基本來自支付寶的螞蟻區塊鏈團隊,區塊鏈已經成為螞蟻金服的另一項核心競爭力。區塊鏈技術雖然興起於國外,但在其發展初期,中國企業就佔據了部分知識產權的高地,這將讓中國的區塊鏈技術在世界舞台上發揮一定影響力。
來自支付寶的數據顯示,其區塊鏈技術已落地達40餘個場景,重塑信任機制,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辦事效率。
螞蟻金服副總裁、技術實驗室負責人蔣國飛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分享了他對區塊鏈技術的思考與探索。他表示,區塊鏈不等於ICO,區塊鏈的技術魅力在於建立信任,而ICO亂像卻在摧毀信任。區塊鏈在未來將能釋放巨大的力量。
把區塊鍊等同於ICO是最大的謬誤
“螞蟻金服申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全球第一,但沒有一件和ICO有關。”蔣國飛一開始就將兩者切割開來,他認為,ICO確實是利用了區塊鏈技術來實現發幣的激勵機制,但去中心的融資實際上去掉的是對融資主體的責任約束,缺乏約束的融資帶來的不是技術創新,而是放大了人性中的貪婪。“諷刺的是,區塊鏈的技術魅力在於建立信任,而ICO亂像卻在摧毀信任。”
比如要提的是,ICO和數字貨幣也是兩碼事。數字貨幣是具有有法定發幣機構背書的,具有權威性、具有最高價值信任的發幣,是與法定紙幣有同等價值和使用效力的。從這幾點看,ICO都不具備,所以ICO也不能稱之為數字貨幣。
蔣國飛認為,區塊鏈將是比AI影響更為廣泛的技術。因為區塊鏈可以說是解決信任和高效協同最理想的技術方案,這是未來數字世界的基石。“但區塊鏈不是妖也不是神,它的’不能’和’能’同樣明顯。“
技術上的“不能“,包括分佈式賬本中的隱私保護問題,多鏈平台間的互通問題,在百級到千級節點廣域網部署中的性能問題等等。更大的挑戰則在技術之外,即讓多方達成共識在現實中各種遇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應用場景最終都妥協成為只有一家參與方的私有鏈。
“但這些問題一旦突破,會釋放出巨大的力量。”蔣國飛說,螞蟻金服兩年多前組建區塊鏈團隊,就是相信這個未來,並為這個未來做技術儲備。
區塊鏈已經從概念慢慢開始走向商業應用。
首先,在金融服務和供應鏈管理等場景中,一些區塊鏈應用會從概念性證明階段(PoC)落地到實際商用系統。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會思考已有商業模式,擁抱嘗試區塊鏈技術。
其次,共識機制和網絡決策等核心技術發展會持續改善區塊鏈系統的性能和規模。在比特幣和以太坊後,會出現第三代區塊鏈技術架構。
第三,零知識證明等方面的進展會改進區塊鏈系統上的安全和隱私模型, 進一步解決互信和隱私的矛盾。
最後,在多個平台共存的情況下,跨平台多鏈互聯,實現跨鏈價值轉移和數據交換會成為區塊鏈技術的一個重點。
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信任社會,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將會變得簡單:逛商店時,對所有商品,從一隻幾萬塊錢的包包,到幾塊錢一斤的包菜,都能輕鬆知道它們的產地、物流、是不是正品或新鮮的;剛畢業的年輕人、進城打工者在租房子時,都不再有“中介介紹的房源是不是真實的”困惑;機構間拿著票據或者一式N份的合同要交換的時候,不再需要盯著那個紅圖章琢磨這是不是蘿蔔章。
建立新的信任機制
區塊鏈的價值不是發幣、發財。泡沫散儘後的區塊鏈,正在回歸到它最核心的價值:信任。每一個流程複雜漫長的地方,都是信任缺失的地方。
幣圈神話破滅的背後,問題出在價值錨定上。螞蟻金服副總裁蔣國飛認為,Token本身作為權益的記載,就像積分成為激勵機制是沒有問題的。但作為加密貨幣,它值多少錢,為什麼值錢,仍然沒有辦法解決。
在區塊鏈之前,需要解決流轉數據一致性的傳統行業,比如物流、票據、供應鏈金融等,都已經建立起了相應的體系,但在數據流轉中的造假問題一直無法很好解決。而區塊鏈全程可追溯、不可篡改,或者說篡改成本極高的特點,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螞蟻金服副總裁蔣國飛表示,“每一個流程複雜漫長的地方,都是信任缺失的地方,我們正在逐個消滅這樣的地方。”
因為區塊鏈目前還有很多待解決和突破的技術短板,比如分佈式賬本中的隱私保護問題,多鏈平台間的互通問題,在百級到千級節點廣域網部署中的性能問題等等。
更大的挑戰則在在技術之外,即讓多方達成共識。如果是在一個經濟實體之內,理論上講已經有信用關係,就不需要區塊鏈技術了,但很多事情往往涉及到很多方、很多機構、很多不同的部門,相互之間有信任的問題。
所以在商業的討論、業務的討論的時候怎麼讓這麼多的人加入進來,這就是所謂的聯盟鏈的建立。要解決一個信任的問題,那首先說要這些參與者參與進來。現實中很多的應用場景延遲或者減慢都是因為這個阻礙,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應用場景最終都妥協成為只有一家參與方的私有鏈。
支付寶從15年前首創擔保交易,到現在舉全公司之力投入到區塊鏈,都是在試圖降低社會信任成本。
應用場景多樣
區塊鏈現在已經許多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已經至少將40多個場景的每個環節完全透明化、全程可追溯,且不可篡改,讓造假成本高到“造不起假”的程度,從而大大降低了社會信任成本。
以小微企業融資這個場景來說,作為民營經濟的重要構成,以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對中國經濟的意義不言而喻。據國家統計局的抽樣調查,每戶小型企業能帶動7到8人就業,一戶個體工商戶帶動2.9人就業。特別是創新型小微企業的大量湧現,成為推動創新發展的活力源泉,為新常態下的結構轉換提供了新的動能。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5600萬家小微企業中,只有11.9%的中小企業能獲得銀行貸款。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小微企業獲得的貸款利率大多在13-15%,小微企業總的融資缺口達22萬億。當小微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時,求助社會資金,成本往往高達年化36%。
那些具備貸款資格的小微企業,都需要提交抵押資產,較好的利潤表現,有償債能力證明等,然後等上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等待銀行放款。
區塊鏈如何做到讓小微企業的融資時間成本從3個月變成1秒?
區塊鏈技術一方面提升了供應鏈上下游交易的透明度,交易狀態也變得更實時和可靠,金融機構可以基於區塊鏈應收憑證對中小微企業進行融資,建立起可靠和穩定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系統。
也就是說,區塊鏈分佈式記賬和不可篡改的技術特徵,將整個商業體系中的信用變得可傳導和可追溯,為大量原本無法融資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了融資機會。
過去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大約僅能為15%的供應鏈上的供應商們(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而採用區塊鏈技術以後,85%的供應商們都能享受融資便利。融資時間成本從過去的三個月變成了1秒。
另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是公益溯源,這也是螞蟻區塊鏈應用的第一個場景。它讓支付寶愛心捐贈平台上所有捐贈數據入鏈,所有善款來源和用途都能被追溯。眼下很火的相互寶也上了鏈,救助金去向和使用均有“鏈”可查。以“一書”公益小程序為例,
在區塊鍊和物聯網技術的幫助下,書被捐到了哪所學校,哪天被借走了,哪天被還回來了,在書櫃裡躺多少天沒人理了……這些動態信息都會實時同步給捐贈者。對於公益組織來說,他們可以根據書籍借還數據來不斷調整捐贈的書單,以及捐贈的對象和數量。
本質上,區塊鍊是一個基礎設施的更新,是一個規模巨大的事情,它不是一個單點的技術,裡面涉及到的場景非常之多,包括大公司、小公司,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未來,區塊鏈將像移動支付那樣成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需要有信任場景發生的地方,就有區塊鏈技術存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