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連夜調整放貸利率互金從業者再一次躁動起來
“有幾家頭部互金企業,昨晚連夜開會,暫停放貸業務。”一位接近頭部互金平台的業內人士這樣說道。就連拍拍貸、你我貸、微貸網這樣的上市公司,都加緊連夜調整放貸利率和規模。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和只是暫停、調整業務的頭部互金平台不同的是,大量中尾部現金貸、貸超,皆因滿足不了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所10月21日印發的《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裡的要求,要么出海、要么永久關停業務。還有一批人在遲疑不定,變化來得快,一時確定不了方向。
在這場號稱“比315影響更加深遠”的事件裡,互金從業者再一次躁動起來。
大平台連夜調整業務
“51這種上市公司都出問題,兩高兩部又發文,這個可是比315影響還大的事件,每家公司都特別在乎。”某頭部互金企業負責人李陽說道。
畢竟是由兩高兩部這種國家機關親自發文,和地方政府、金融辦發文是完全不同的性質,一定會濺起很大水花,影響一撥人。
“意見”中明確寫道,2019年10月21日起正式施行,也就是說10月21日為最終整改日期,所以很多平台連夜加班調整、或者直接暫停產品。
這些平台調整的主要方向就是產品利率。
“一般來說,每家公司都是有很多條產品線的,但主營產品線,其年化利率基本大多超過36%,所以他們應該主要調整這條產品線的利率。”李陽表示。
有些企業壓低利率,有些乾脆暫停了主營業務線,停止對外放款,要么也僅僅針對老客放款。據李陽透露,總體來說每家業務量幾乎砍掉了一半。
據一位借款人透露,下載借款APP後,仍舊可以完成正常的註冊、信息填寫,但到下款這一步,頁面會長時間顯示“在等待”中。
頁面入口還在,但是沒有風控、下不了款了。
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多家頭部互金平台考慮轉型。
除了最為熱門的助貸外,他們還有的申請或者參股互聯網小貸、消費金融公司或者商業銀行,成為持牌機構,然後開展消費金融及小微企業貸業務;
還有的一部分選擇為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如提供消費金融系統,智能語音機器人、風控模型、輿情監控等。
但消金、銀行牌照難以獲取,消費金融公司或者銀行對股東也有著很高的要求;要走輸出金融科技服務這一路線,當前中小平台的技術實力並不高,而且技術應用的效果不佳。如智能語音機器人只能用於還款提醒,逾期超過一個星期的客戶催收效果不理想。
是繼續堅守還是謀求轉型,這些頭部互金平台需要盡快做出決定。
小平台忙轉型
“意見”出爐後,頭部互金企業至少還有出路,中尾部小型現金貸企業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關停了業務,謀求轉型。
“和我們合作的兩家貸超都停止獲客了,理由是他們合作的小額貸款停止了自家業務。”一位三方引流人員說道。
畢竟“意見”最為直接的打擊對象,就是非法民間借貸行為。
“意見”儘管表示,實際年化利率在36%這個槓桿以內的民間放貸行為均會被認定為合法,但實際年利率等於合同利率疊加各種費用(包括介紹費、諮詢費、管理費、逾期利息、違約金、砍頭息等),所有費用疊加在一起,年化利率要保證在36%以內的平台並不多。
“那些想要繼續從事非法放貸業務的人員,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套利空間殆盡,不要做無謂的掙扎。”知名律師肖颯撰稿表示。
“根本沒有盈利空間,民間借貸已死。”一位業內人士下的結論更加直白。
除了受“意見”影響,很多企圖藉著“非法放貸”之名,擼最後一批口子的老賴,也是加速這些小型現金貸關停產品的原因之一。
各種等著薅羊毛借錢不還的人,瘋狂打探誰家還有口子可以擼。
“現在放出去,也基本都是收不回來的壞賬。”上述業內人士說道。
內憂外患下,這些小貸從業者只好選擇停止業務。
有人選擇轉型電商、有人選擇出海,還有一批人,仍舊在互金這條線上堅守,這一次,他們抱起了巨頭的大腿。
互金產業鏈中,有些頭部三方導流企業,開發出了一種叫做“搶單”的業務模式。
他們從各個渠道買取流C端流量後,對每個用戶打標籤、並初步評定其資質,信貸經理入駐自行挑選合適的用戶。
“我們就是給這些頭部互金企業的搶單業務,導流C端流量。”一位曾經的貸超從業者說道。
牌照生意興起
“意見”出爐後,現金貸、或者說放貸行業再也不是阿貓阿狗都能進入的低門檻行業了。具體來說,這一門檻就是牌照。
消金界發現,這兩天朋友圈多了很多牌照生意,但動輒上千萬、上億元的網絡小貸牌照,讓多數草根放貸者望而卻步。
就算資質稍差一些的小貸牌照,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價格,也要在1000萬元以上,三四線的小貸牌照,同樣需要花費上百萬元。
更何況,小貸牌照持有者要求屬地化經營,對於借助互聯網、將放寬範圍擴大至全國的放貸者來說,意義不大。
還有些已經具備互聯網小貸牌照的從業者,做起了牌照挂靠生意。
“監管把利率卡這麼死,拿著牌照有什麼用,反正也賺不到錢,還不如用這塊牌照掙點錢。”幾乎在“意見”發出的同一時刻,有人發了這條朋友圈。
金融行業回歸監管,從業者首先需要強大的資本,甚至背景資源,才能獲取牌照,做大規模,用規模優勢換取利潤。這顯然是大公司才能玩得轉的,那些草根只能紛紛退出轉型。潮起潮落,金融行業的創業拐點已至,又會演繹出怎樣的故事呢?
文|消金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