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被查委託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尋釁滋事
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杭州公安”發布警方通報稱,10月21日,杭州警方對51信用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51信用卡”)委託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行為開展調查。杭州公安表示,今年9月以來,杭州警方接上級部門線索傳遞,結合日常工作發現,51信用卡涉及大量各地異常投訴信息。
經初步調查發現,51信用卡委託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國家機關,採取恐嚇、滋擾等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的行為,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杭州警方證實被查消息北京分公司尚正常辦公
10月21日上午,51信用卡杭州西湖區總部被查的消息在網上流出。北京商報記者在向杭州西湖區蔣村派出所求證時,對方表示,“是有這個事,但暫時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只能透露這家公司是被西湖區轄區的辦案民警給查了,至於有沒有人被帶走和查封原因不方便透露”。
10月21日下午,北京商報記者來到51信用卡位於北京望京嘉美中心6層的北京分公司,51信用卡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北京分公司辦公一切正常,我們也正在向總部了解情況,具體情況不太清楚”。而在記者了解情況期間,也不時有員工出入。
關於51信用卡被查原因眾說紛紜,公司CEO孫海濤被警方控制的傳聞也甚囂塵上,北京商報記者撥通51信用卡副總裁楊宇智電話進行採訪,但對方表示,正在處理事情不方便回复,有進一步消息會發布港股公告。
10月21日下午3時19分,51信用卡員工交流推送平台“51NB圈子”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本公司關注到今日社交媒體有關本公司的各項不實傳言,為充分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保證信息披露的公平性,本公司現公告如下:本公司謹此強調,本公司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仍然保持正常健全。本公司董事會對此類製造不實謠言的行為一致嚴厲譴責,並保留訴諸法律追責的權利”。該“公告”也並未就外界關心的被查情況、原因進行披露。

股價急跌港股短暫停牌半年淨利潤超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受被查消息影響,港股51信用卡午後開盤急跌。10月21日13時56分,51信用卡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51信用卡已於今天下午1時50分起短暫停止買賣”,14時46分,51信用卡再次發布與上述內容一致的短暫停牌公告,落款顯示為“承董事會命,51信用卡主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孫海濤。截至停牌前,51信用卡股價報1.77港元,下跌34.69%,而該公司去年7月港股上市發行價為8.5港元。
回望2018年,51信用卡成為浙江金融科技領域上市的首家企業,曾在去年7月互金平台雷聲不斷的時間點躋身港股大軍,在行業洗牌期依舊斬獲了高光時刻。據51信用卡官網介紹,51信用卡運營主體為杭州恩牛網絡技術有限公司,2018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根據2017年Oliver Wyman報告,51信用卡為中國首個且最大的在線信用卡管理平台。51信用卡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14億元,同比提升9.8%;淨利潤達到3.1億元,同比提升12.9%。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51信用卡旗下擁有51信用卡管家、51人品、51人品貸等多款App,並擁有超過1億激活用戶,業務涵蓋個人信用管理服務、信用卡科技服務、線上借貸撮合及投資服務。

其中,51信用卡管家於2012年5月最早推出,主打賬單智能管理,包括郵箱賬單、負債管理,並且到期還款提醒,支持儲蓄卡、支付寶等多種在線還款方式。51信用卡也憑藉信用卡管理服務,積累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並依賴這些數據,衍生出多個金融產品。
51人品貸是51信用卡旗下網貸平台,旨在為有借款和出借需求的個人搭建信息服務平台,用戶可自行購買人品省心投、人品散標,協議約定利率5.5%-9.8% 。根據10月21日51人品官網顯示,平台累計成交金額為810億元。
51人品貸提供純線上借款服務,最高借款額度20萬元,無需抵押,最快2小時到賬。51信用卡管家App上顯示,51人品貸目前累計放款超過694億元。
51人品貸頻遭投訴收集用戶網銀、運營商等資料
多位市場人士表示,此次51信用卡的風波可能與近段時間杭州多家大數據公司違規爬蟲被查有關,有知情人士稱,警方直奔15樓,而15樓是技術爬蟲團隊。事實上,早在今年7月初,51信用卡旗下51人品貸就因未經用戶同意收集個人信息而被工信部點名批評。
10月21日,北京商報記者在51信用卡管家App上,查閱51人品貸信息授權服務協議發現,51人品貸除了收集用戶姓名、身份證號、住址、聯繫方式等基礎個人信息外,還會收集用戶訪問的網頁記錄、網銀交易流水、通訊運營商通話記錄、用戶簡歷信息等敏感資料。
具體來看,協議裡提到,用戶在此不可撤銷的統一併授權平台根據提供服務的合理需要收集以下全部或部分個人信息。其中包括用戶使用平台服務,或訪問與平台有密切聯繫的產品時,平台自動接收並記錄用戶瀏覽器和計算機上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用戶的寬帶類型、IP地址、訪問的日期和時間及用戶需求的網頁記錄等數據。
此外,還包括通訊運營商相關資料,涉及登記姓名、手機號碼、話費餘額、賬單信息、本地通訊錄、通話記錄、短信記錄等,以及網銀卡片信息交易流水、公積金繳存情況、微博微信資料、智聯招聘等平台上的簡歷信息等敏感信息。
實際上,當前網絡爬蟲技術儼然成為大多數線上借貸公司收集用戶信息必不可少的武器。有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有些公司會將其列在用戶協議的條款裡,但更多公司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爬取了用戶數據。
除了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工信部點名之外,北京商報記者在聚投訴上發現,51信用卡旗下51人品貸還因砍頭息、通訊錄、暴力催收等問題頻遭投訴。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為數不多的上市互金平台,此次51信用卡的風波對於行業的影響不言而喻。儘管被查原因未明,但結合最近一段時間大數據服務商因爬蟲問題整肅,互金產業鏈面臨愈加嚴厲的監管已是不爭的事實,謀求轉型依舊是接下來互金企業的發展重點。

· 相關新聞 ·
銀保監會透露 正制定P2P轉型方案
10月2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銀行業保險業運行及服務實體經濟情況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祝樹民,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就未來小微貸款投放力度節奏、推進整治影子銀行亂象工作、網貸機構轉型具體方案等熱點問題一一做出了回應。
雖然沒有在原定的6月底等到網貸行業備案的消息,但下半年以來,監管也釋放了大量信號,意在進一步加快網貸行業風險出清。祝樹民介紹稱,網貸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監管重點還是結合短期措施與長效機制,把握風險的成因,追根溯源,適時主動出擊。部門之間加強配合,包括政法委、公安、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包括宣傳部門、媒體也做了大量的正面報導,讓投資者認清風險。工信部、發改委、信訪辦、市場監管等部門緊密合作,多措並舉解決整治工作中的痛點和難點。各地勇於擔當、攻堅克難,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浙江等重點地區,積極探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部分地區因地制宜,轄內機構已全部實現了良性退出。
祝樹民透露,銀保監會、人民銀行正在會同有關地區研究制定P2P網貸機構向小貸公司轉型的具體方案。此外,對嚴重違法違規的網貸機構進行嚴厲打擊,切實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截至9月末,全國已立案偵查786家。同時研究建立監管的長效機制,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活動的常態化監測和監管。
祝樹民強調稱,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網貸風險出清速度持續加快,風險形勢發生根本好轉。風險壓降進展顯著。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實際運營網貸機構462家,借貸餘額比2019年初下降了48%,出借人比年初下降53%,借款人比年初下降35%,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已連續15個月下降。專項整治工作徹底改變了“盲人走夜路”的困境。截至7月末,全國實際運營的462家網貸機構,實時數據已全部接入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其中,正常運行機構268家,一些不主動申請接入的平台其經營活動也受到有關方面的實時監測。投資者風險意識增強,盲目追求互聯網金融高收益的人群越來越少,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