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新研究否定世界衛生組織遊戲疾病論斷
去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游戲成癮列為疾病的一種。消息一經傳出,就在遊戲業和全球範圍內掀起軒然大波。就在各種機構開始研究如何應對這種因遊戲而起的疾病時,近日牛津大學的研究表明,出現嚴重問題的玩家其實是受到了其他事物的影響,遊戲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的作用。
牛津大學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遊戲應該被歸類為一種臨床疾病。這項研究是對世界衛生組織將游戲成癮列為精神健康問題的直接回應。該研究並未將游戲本身描述為一種癮,而是指出,“那些沉迷於功能失調遊戲的人,很可能在遊戲之外存在潛在的挫折感和更廣泛的心理社交功能問題”,在某些情況下,遊戲實際上起到了緩解這些外部問題的作用。
牛津互聯網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的研究主任Andrew Przybylski教授分享了以下觀點: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和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呼籲研究人員調查青少年遊戲障礙的臨床相關性,因為之前的研究未能從更廣泛的角度研究這些年輕人的生活。這是我們的新研究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首次應用動機理論和開放科學原則來調查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是否與遊戲參與的失調或強迫性有關。
“我們的發現沒有提供證據表明,不健康的遊戲關係會導致大量的情感、同伴和行為問題。”相反,遊戲體驗的變化更可能與青少年對能力、自主性和社會歸屬感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以及他們是否已經存在更廣泛的問題有關。根據我們的發現,我們不認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遊戲本身是一種臨床疾病。”
卡迪夫大學的高級講師說:“我們敦促衛生保健專業人士更密切地觀察潛在的因素,如心理滿足感和生活中的挫折,理解到底為什麼少數玩家覺得他們必須以強迫的方式進行遊戲。”
牛津大學的這項研究更多地將促使年輕人在遊戲中尋求庇護的主要因素轉向生活中的外部壓力,你認為遊戲成癮是一種疾病嗎?是不是因為外部原因才導致遊戲成癮呢?又或者因為遊戲成癮而影響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