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控+AI” 讓人用“本能”駕駛
“左打,左打,左啊,我叫你往左!”“踩!踩!踩死剎車啊!”“手別捂眼睛!把死方向盤!”“撞了!撞了!你沒看到這麼大個牆麼?”……在路邊、停車場、地下車庫裡,你是否聽到過這樣歇斯底里的叫喊?又是否會被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同行者呼來喝去?是否在想到駕校教練時,至今依然“耳中嗡鳴”?
劉新科/攝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種系統,能在遭遇前方急剎車、行人突然過馬路等突發情況,或者是需要側位停車、倒車入庫等較為複雜的操作時,能將駕駛員腦中所想要達成的結果,準確識別並按照預設流程自主完成,這將是多麼令人舒心的事!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謝松雲教授實驗室致力研究的“腦控+AI”結合實驗,足以讓我們對未來自動駕駛的實現充滿信心。
據介紹,“腦控”即用腦電波來操縱機器設備。這是人類數百年來的夢想——只需要念頭一動,機械或設備就已經按照你的想法運轉。就像電影《阿凡達》裡所演繹的那樣,雖然身有殘疾,卻能通過腦控讓另一個“自己”肆意生活。
而“人工智能”(即Artificial Intel ligence,縮寫為AI),則通常是指通過普通計算機程序來呈現人類智能的技術,可用於語言和圖像理解、自動程序設計、航天應用,以及龐大的信息處理,儲存與管理,執行化合生命體無法執行、或複雜或規模龐大的任務等。
在謝松雲教授實驗室,“腦控”和“AI系統”的結合,為自動駕駛的大眾應用提供了可行性思路。在實驗室現場,記者目睹了腦控和AI助力自動駕駛的精彩情景——
在系統操控下,一向穩定性不高、不易操控的小型無人機,卻能夠3架同行,並不時變換隊列——它們時而在空中疊飛,時而翻轉……而這一系列高難度動作的完成,需要的只是一台電腦、一個人。
這樣的試驗,正是依托AI和腦控的結合,使無人機既能根據腦控指令迅速完成不同模式的轉換,變換隊形,同時,又不需要負責腦控的人長期耗費腦力——因為AI技術已預設了不同的飛行模式,根據實際需要,操作人員只需要用腦控設備發出預設模式的指令,便能輕鬆完成無人機編隊的完美展演,這使得AI和腦控應用完美結合相得益彰。
值得一提的是:在救援、救災中,我們常常會採用無人探測設備,對未知的複雜環境或危險區域進行探測,但是,在情況不明時,如果盲目使用AI系統設備,也往往導致目標的無法正確識別,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而探測車可攜帶的能源也十分有限。
針對這樣的環境不明情況,謝松雲團隊開發出了“手—腦—機協同”技術:用“手控+腦控”驅動無人探測設備的快速運行和目標發現,待發現疑似目標後,再啟動AI系統精準實施探測、識別,並由人機聯合決策,給出操作指令。在節能的前提下,保證了精準的探測和施救。
近年來,5G已成為業界熱點。結合腦控和AI,5G的發展無疑將為無人駕駛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5G的發展,不僅是網容量的瀑布式增長,更是海量數據的井噴式匯聚,有效提高了AI系統的數據分析效率,而腦控的加入更是增強了系統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團隊成員告訴記者:“在5G通訊環境下,我們能夠精確掌握方圓幾公里乃至幾百公里內的車況,靈活實現對於路線的選擇、避免擁堵,以作出更好的出行方案。”
當前,無人駕駛技術的核心關鍵感知部件是毫米波或激光雷達,但當交通道路環境下工作的雷達越來越密集時,無人車會在相互間產生較為嚴重的干擾問題——單純依靠AI技術,目前無法解決,因此有可能造成重大車禍,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
同時,有實驗證實:人腦的本能反應,比有意識的控制行為要快0.2毫秒左右。如果在無人駕駛系統中,加入對人的狀態監測,將人的本能反應與AI系統相結合,利用人的快速認知能力,在AI系統無法識別應對的情況下,利用監測到的人的本能反應快速給出正確的應急指令,就能最大程度保障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