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女CEO瞞天過海偽造10億美元合同美通信界現驚天騙局
這個10月,Elizabeth Pierce的人生滑落谷底,開始了五年的服刑生涯。曾經的初創公司創始人、女CEO等光環,與她此刻的境遇形成強烈反差。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這一切,要從極地光纜項目說起。
海底光纜是一項聽起來非常誘人的商業項目。它帶有天然先發優勢,誰能率先打入尚未全面普及網絡的偏遠地區,誰就能在該地區未來的發展中佔據主導地位,諸如華為、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都已經或曾經涉足其中。
隨著越來越多公司注意到這一點,人們也開始試著尋找捷徑。在這一過程中,距離並不是唯一需要考慮的因素,如何保證光纜不被人為破壞,如何避開漁業、航運和海洋動物等常見乾擾物,都是決定鋪設方案的重要因素。
當然,除了科技巨頭,其中也少不了初創公司的身影。成立於2012年的電信初創公司Quintillion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名為Elizabeth Pierce,直到她2017年中旬主動辭職。
圖| 2016年,Elizabeth Pierce和商業夥伴會面(來源:Laura Kraegel/KUCB)
如果一切按照她辭職前的承諾進行,或許還不到2017年,公司的工程師就能完成第一部分跨越北極的海底光纜的鋪設工作,阿拉斯加的居民也不再苦於網速不佳,可以隨時觀看YouTube和Netflix,光纜項目的投資者也有望拿到第一波分紅。
似乎一切皆大歡喜,只不過她的承諾是彌天大謊編織的幻夢。
2017年7月,Elizabeth選擇主動辭職,隨後Quintillion一面將她告上法庭,一面緊急修補她犯下的錯誤,最終不得不跟項目投資者和阿拉斯加居民一起,度過了一個格外寒冷的2017年冬天。
2019年9月,面對美國司法部的起訴,Elizabeth選擇認罪,並且從10月初開始了為期五年的服刑生涯。
這樣的結局難免讓人聯想到聲稱用一滴血檢查疾病的“壞血”Theranos,一樣是初創公司,一樣是女性CEO,一樣都叫Elizabeth,一樣的瞞天過海。儘管Theranos的故事更廣為流傳(得益於《壞血》這本書),故事的主角Elizabeth Holmes擁有更響亮的“女版喬布斯”名號,但相比之下,Quintillion的故事更加讓人難以捉摸。
“我認為Elizabeth太執著於讓Quintillion成為一家成功的公司了,以至於憑空編造出了這些謊話。但現在我最關心的並不是她這樣做的目的,而是她憑什麼認為自己可以做到在空手套白狼之後全身而退呢?”一名要求保持匿名的公司前高管如此評價。
氣候變化帶來的商機
Elizabeth之所以選擇海底光纜作為創業項目,主要因為她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阿拉斯加人,深刻地體會過當地糟糕的網絡狀況。
早在2012年,阿拉斯加的網絡只能依靠衛星傳輸數據,網速慢,費用高。相比美國另外48個州,阿拉斯加的網費是它們的兩倍,而網速甚至還不及它們的五分之一。上網看電影還不如買CD再快遞過去。
糟糕的情況下看似蘊藏著巨大的商機,更令人興奮的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正在不斷融化縮小,極大地方便了海底光纜的架設。理論上,工程師可以在夏季鋪設光纜,然後冬天就會有厚厚的冰層把光纜保護起來,免遭外界因素的破壞。
在Elizabeth的計劃中,這些光纜和寬帶流量可以賣給阿拉斯加的網絡運營商,自己賺錢的同時還能極大地改善網絡狀況,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一舉多得。不過,如果這件事情很容易完成,早就有人捷足先登了。
從整體來看,這是一個耗時數年,耗資百億美元,通過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跨越三個大洲的巨大工程。僅僅是項目的第一階段——在阿拉斯加鋪設光纖——就需要14艘工作船,275個政府許可證,評估、調研和協調的時間長達一年,光是紙面上計算出的總花費就超過了數億美元。
不過Elizabeth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加拿大初創公司Arctic Fibre Inc.(北極光纖公司)也恰好對類似的項目感興趣,創始人是一對父子,Doug Cunningham和Mike Cunningham。
兩家公司成為了合作夥伴,Cunningham父子承諾,他們可以籌集到6.4億美元,負責從日本到英國1.6萬公里國際光纜的鋪設工程。而Quintillion要負責阿拉斯加和北極部分的鋪設,雖然距離沒有那麼長,但在氣候惡劣的北極工作,難度極大。
圖|龐大的海底光纜項目,至少要分成三個階段完成(來源:Quintillion)難尋投資人
在很長一段的時間裡,Elizabeth的行為和其他初創公司CEO的行為沒什麼太大的區別,都是周旋於投資者和客戶之間,為了拿到更多資金和項目奔波。只是作為一家電信領域的初創公司,又從事海底光纜這樣昂貴的項目,Quintillion比一般軟件類初創公司需要更多的啟動資金。
在Elizabeth看來,這個項目雖然很艱鉅,但很值得,因為能給阿拉斯加帶來更快的網速。可是在市場分析師和投資人看來,這個項目的難度和前期花費如此巨大,卻可能沒有辦法換來可靠的、有希望的前景。
知名投行Oppenheimer & Co.的分析師認為,考慮到阿拉斯加社區的大小、人數和人口密度,從當地運營商獲得的合約可能僅有3000萬美元/年。這還只是營收,沒有計算人力、維護和運營成本,跟數億美元的前期投資完全不成比例。
很多投資機構都得出了類似的結論,直到2015年,也沒有一家風投願意投資他們的項目。面對這個結果,Cunningham父子提出了公司合併,Elizabeth最開始同意了,但最終執行了收購方案,將北極光纖公司的資產納入旗下,並將Cunningham父子踢出了管理層。
同時,面對投行Oppenheimer的分析師,她反駁了其3000萬美元/年的估算,聲稱一定會拿到7500萬美元/年的合約。
在Oppenheimer的接洽下,Elizabeth見到了紐約知名私募機構Cooper Investment Partners(CIP),其創始人是華納音樂的CEO Stephen Cooper。經過討論,CIP合夥人Adam Murphy表達了有條件的投資意向,前提是Elizabeth拿到一份合同,並且保證一定數目的營收。
Elizabeth不是沒有嘗試過,但想在項目沒開始的時候就拿到大合同實在是太難了。但她還是設法說服了Adam,終於在2015年初拿到了CIP投資的1千萬美元。
錢不多,但至少情況有所好轉,可是也僅限於此。
急於求成,鋌而走險
拿到第一筆正式融資的Elizabeth開始思考,怎樣才能如約拿到網絡運營商的合同?
她嘗試繼續跟阿拉斯加當地運營商溝通,一家名為Matanuska Telephone Association的電信公司成為了首個目標。她與其CEO Greg Berberich溝通多次,始終沒有結果。Greg對正式簽署合同仍然感到不安,不確定這個項目是否真的可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Elizabeth想到了一個緩兵之計:先安撫紐約的投資者。她給投資人Adam發了一封郵件,稱“Greg(對於簽署合同)有點緊張,但態度很堅決”。
可也就是在這之後,她決定鋌而走險。
發完郵件的第二天,她給Adam分享了一份儲存在私人谷歌云端硬盤上的合同文件,總價值數億美元,上面除了她的簽名,還有Matanuska公司CEO Greg的簽名,只不過Greg自己並不知情。
不久之後,Elizabeth故技重施,偽造了一份跟非營利機構Arctic Slope Telephone Association Cooperative的合同,上面也是她和對方CEO的簽名,放在了私人云盤裡,共享給了投資人。
隨後她又如法炮製了至少六份合同,總價值超過十億美元。在偽造的合同中,有的是無中生有,憑空編造條款,有的則是篡改現有合同,讓其中的條款更偏向Quintillion。比如一家公司“被同意”在未來20年內不斷增加寬帶購買量,另一家公司“被同意”在一段時間內購買固定的寬帶,無論市場情況如何。
圖| Quintillion的工作船(來源:Quintillion)
為了不讓事情敗露,Elizabeth充分利用了自己創始人兼CEO的身份,對客戶聲稱自己是“唯一能夠決定或調整合同條款的人”,並且獨自掌管合同的訪問權限,將紙質合同鎖在保險櫃中,還不告訴任何人谷歌云盤的密碼。偶爾有不小心透露財務數據或合同信息的員工都會遭到痛斥。
這些假合同誤導了投資人,使他們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除了CIP,還有另一家法國投行Natixis SA也參與了投資。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兩家機構向Quintillion投資了超過2.7億美元。
當然,投資人也不是沒有嘗試了解更多信息。Adam曾親自前往阿拉斯加會見客戶,也曾多次諮詢大合同的具體細節。在一次面對Adam追問時,Elizabeth不得不承認一項價值6億美元的合同流產了,但又立即保證會有幾個新的合同填補營收(無非就是多偽造幾個簽名的事)。
“我們的確看到過一些奇怪的現象,但更情願相信她正在做一件好事,有多少人願意在阿拉斯加投資數十億美元的項目呢?”一名投資者如是評價。
光環加身一時,卻不能維持一世
隨著這樣的聲音和想法越來越多,外界看待Elizabeth的目光也有所改變。
2014年左右,她去參加產業會議的時候,有人將她的北極光纖項目比喻成“科幻小說”,還有人直接稱她的項目是“騙局”。而18個月之後,她成為了電信會議的新星,一個以一己之力彌合阿拉斯加數字化網絡鴻溝的人。
2016年是Elizabeth的高光時刻。阿拉斯加州長Bill Walker和她一同出席了媒體活動,時任美國聯邦電信交通委員會成員(現任主席)Ajit Pai甚至飛到美國最北邊的阿拉斯加Utqiagvik市,親自會見Elizabeth,隨後任命她為鄉村寬帶諮詢委員會的主席。
圖|參加活動的Elizabeth
在這段時間裡,她的年收入平均為14.6萬美元,包括薪水和福利。她還和丈夫Bill William共同經營一個建造公司,辦公室就在自家車庫,離Quintillion總部不遠。事實上,Quintillion最早就是在她家的車庫裡誕生的。
同樣在2016年,Quintillion正式與知名電信公司Alcatel的子公司Alcatel Submarine Networks合作,開始了海底光纜的鋪設工程。然而天不遂人願,海床的硬度遠超預期,經常將設備卡住,天氣狀況也不如人意,變糟糕的時間提早了許多。如果船隻不及時撤走,周邊海域很可能凍住,也就再也不能離開了。
Elizabeth只好暫停項目,延後近一年再開始。
這讓投資者產生了動搖,項目延遲會不會導致與客戶簽署的合同違約?營收預算有沒有受到影響?Adam帶領CIP的投資團隊找到了Elizabeth,想要獲得有關客戶合同的更多信息,但Elizabeth表示,阿拉斯加人就是不信任外地人,因此最好讓她一個人管理相關事宜。
圖| Quintillion工程師鋪設光纜(來源:Quintillion)
2017年初,Quintillion財務打算向一個客戶寄出賬單,因為一旦光纜鋪好,客戶就需要按合同打款,購買寬帶。但Elizabeth知道客戶沒有簽過合同,因此是不可能打款的,一旦收到賬單,假合同的事情就會敗露,於是她謊稱客戶的購買計劃有變,強行擱置了賬單的郵寄。
這讓CIP等投資者大為惱火,想要讓Elizabeth起訴這家公司,但她對投資者表示,自己在跟客戶斡旋,可能會拿到一個更大的合同,可以彌補損失,如果起訴客戶就會破壞自己的努力。憑藉這番說辭,她暫時打消了投資者的顧慮。
就在這段時間裡,她還在不斷出席各種會議,發表演講,參與剪彩活動,試圖用風平浪靜的表面掩蓋公司的暗流湧動。
不過再怎麼推遲下去,沒有簽訂的合同也不可能突然就簽好了,Elizabeth的理由也總有用完的一天。
真相大白,黯然辭職,鋃鐺入獄
2017年中旬,Quintillion的多個“客戶”收到了莫名其妙的賬單。最早跟Elizabeth接觸的Matanuska公司的CEO Greg已經退休,他看到賬單之後表示,自己根本不可能向她承諾那麼多錢,這會讓自己的公司直接破產。
即使是簽過合同的客戶也發現自己的條款被單方面修改過,他們的律師聯繫了Quintillion和CIP進行查證。當CIP員工登陸Elizabeth的谷歌云盤後發現,裡面的合同都被刪除了,日誌顯示Elizabeth在兩天前移動了78個文件到垃圾箱裡。
在CIP律師找到Elizabeth質詢時,她已經僱傭了自己的律師,除了聲稱自己記不清簽名的細節,還指責CIP律師的問題莫名其妙,最後憤而離開,並取消了次日的會面。
兩天后,Elizabeth通過律師宣布辭職。
作為最大的投資者,CIP自然不能因為她辭職就放過她,只是Quintillion的海底光纜工程還在繼續,燃眉之急是趕快找到新的CEO主持大局。在成功招募George Tronsrue之後,CIP於2017年9月向美國監管機構匯報了Elizabeth的造假行為。
圖|火線上任的新CEO George Tronsrue(來源:Quintillion)
經過半年的調查取證,美國司法部在2018年4月宣布逮捕Elizabeth。更多的受害者也隨著調查的進行浮出水面,包括她的兩個前同事Julian和Blair。
兩人分別在2013年和2015年以個人投資的名義給了Elizabeth 32.5萬和4萬美元,希望購買Quintillion的股份,但最後幾乎都被Elizabeth佔為己有(當時Quintillion還沒有找到投資機構)。
在2013年拿到Julian給的第一筆10萬美元的時候,她先把支票存進了私人賬戶,並且在同一天建立了退休賬戶,轉入了3.05萬美元。剩下的錢有的被用於還信用卡、房貸和日常支出,有的被投資到自己的建造公司,還有的被“借給”Quintillion公司並以她自己的名義購買股票。
Blair的情況也很相似,4萬美元全部被存入退休賬戶,用於私人用途,完全沒有任何回報。
“這些錢是家人一起積攢的,就這樣付之東流,我覺得像天塌了一樣,”Blair表示,“阿拉斯加真的很需要這套網絡設施,而我也曾經為Elizabeth那麼努力的工作過。”
相比這兩個受害者,CIP等投資機構的情況要好一些,雖然有所損失,但並非一無所獲。阿拉斯加的光纖網絡終於在2017年底完工,整個北極海底光纜項目的第一階段算是告一段落,項目帶來的營收比Elizabeth承諾的少了4.8億美元,要到2023年才能達到承諾中2018年的營收水平。
圖|項目第一階段(Phase 1)已經在2017年底完成(來源:Quintillion)
在項目暫時完工後,Quintillion的新CEO George也沒閒著,他在忙著彌補Elizabeth造成的損失,財務和名譽上的損失都有。隨著醜聞敗露,原本就不多的客戶又流失了一部分,好在項目確實大幅提升了網速,能帶來支持者,創造一部分營收。
至於後續連接歐亞的洲際海底光纜計劃,George堅持目標沒有變化,但這又是一筆8億美元的巨大支出,能帶來多少的收益?又要去哪找投資者呢?
與此同時,更多人看到了北極附近鋪設海底光纜的可行性,Quintillion面臨著巨大挑戰。Matanuska電信公司決定自己嘗試鋪設光纜,一家芬蘭公司也正在建造價值6億美元的極地光纜。顯然,這些都是拜Elizabeth所賜,某種意義上講,她確實證明了此類項目的可行性。
2019年9月30日,Elizabeth在紐約南區法院認罪,承認犯下一項電信欺詐罪和八項嚴重的身份盜竊罪,自10月1日開始為期五年的服刑生涯。在判決書中,法官在綜合考慮一系列證據之後,也無法準確判斷她的動機:“考慮到她成功的職業生涯(在創業之前就有很長的工作經驗)和無犯罪記錄,她的動機成謎。”
在2017年5月,即將東窗事發時,Elizabeth去阿拉斯加大學參加了一場會議,主持人這樣介紹她,“Elizabeth是一個夢想家,一個創新者和一個就想把事情做成的人。”
如此看來,她的動機或許是太想把事情做成,以至於過程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