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黑洞的存在對於小型矮星係來說是個壞消息
據外媒BGR報導,今年早些時候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讓人們能夠一睹黑洞的真面目。科學家認為,黑洞存在於包括銀河系在內的大多數大型星系的中心,而它們令人難以置信的引力實際上可以將幾乎所有天體(包括恆星)撕裂。
因此,如果黑洞在較大的星系中很常見,那麼位於較小的矮星系中心的黑洞會發揮什麼作用呢?一項新的研究論文表明,在宇宙中大量存在的矮星係可能因其內部存在的黑洞而阻礙了它們的“成長”。
這項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檢查了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觀測到的50個矮星系。在這50個矮星系中,據信其中有29個擁有黑洞,科學家們得以利用他們的觀察結果,講述了有關黑洞如何影響小星系形成新恆星的能力。
該小組在他們研究的六個星系中觀察到強烈的氣體流出。這些氣體被其中心的黑洞排出。這聽起來似乎是反常的,因為黑洞以吞噬觸及範圍內的任何東西而臭名昭著,但這實際上很有意義。
當黑洞吞噬物質時,它實際上會產生輻射到太空的能量。該能量以足夠大的力將銀河系中的氣體向外推,使其完全離開銀河系。這稱為外流,在較小星系的情況下,此類氣體的損失會嚴重阻礙星系形成新恆星的能力。
該研究的合著者Laura V. Sales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在這六個案例中,風對恆星的形成有負面影響。關於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理論模型尚未包括矮星系中黑洞的影響。但是,我們看到有證據表明這些星系中的恆星形成受到抑制。我們的發現表明,星系形成模型必須包括黑洞,而黑洞是矮星系中恆星形成的重要(甚至不是主導)’調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