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x86的戰書華為鯤鵬的策略、生態與未來
在日前舉辦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馬海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將在條件成熟時退出鯤鵬服務器整機市場,以更好地發展鯤鵬生態。
未來,華為將尋找合適的契機專注於處理器、芯片組及周邊方案的研發與實現,同時,也將持續更新對應的Linux based操作系統——EulerOS;為鯤鵬系列處理器建立更廣泛、更完善的生態圈。
話裡話外,華為的意圖很明確,那就是要往服務器及計算產業生態的上游進發。而為了避免“即當裁判,又當球員”的情況發生,退出利潤相對更低的終端製造環節也就變得不難理解了。
當然,拋開“條件成熟時”這一前提條件,華為對鯤鵬生態的表態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消鯤鵬硬件合作夥伴(尤其是整機製造商)對於華為“親自下場與夥伴掙利”的顧慮,使其能夠相對放心的投入更多資源在鯤鵬產品的設計、製造、推廣與渠道拓展方面。而由此形成的產業鏈縱深佈局和上下游分工也正是一個生態能夠形成健康正反饋的前提條件。
但如果從更高的戰略層面來看,事情顯然不會如此簡單……
華為企業BG的選擇
作為華為三大支柱之一,營收超百億美元的企業BG雖在現金製造能力上不及運營商BG和消費者BG,但卻始終是華為傾力打造的戰略型部門。而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華為企業BG在鯤鵬生態的選擇上也的確耐人尋味。
記得此次貿易戰發端之時,華為剛剛登上美國的“實體名單”。此後,谷歌迅速發布聲明,稱華為旗下多款手機產品將不能繼續預裝Google Framework等谷歌非開源產品;受此影響,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下降。
此後,為提振國內市場信心,華為將一直被視作手機等終端產品OS備胎的鴻蒙操作系統推至台前,並宣稱其不僅在功能上能夠替代安卓,更能在使用對應編譯器後(當然,也需要APP進行相應的優化)獲得應用性能的提升。
而對於全球智能終端OS的霸主——谷歌來說,這無異於公開的挑戰。不過出乎意料的是,本來一觸即發的明爭暗鬥卻突然歸於平靜。在8月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突然宣布,鴻蒙操作系統會優先面向手機之外的智能終端及物聯網OS市場。
顯然,無論原因為何,華為在消費電子領域並沒有選擇走上與上游供應商對立的道路。
而反觀企業領域,華為在服務器、存儲等IT設備製造領域的上游供應鏈同樣受到美國“實體名單”影響。但在這一領域,華為的選擇卻與消費級領域“受到上游供應商影響——提出反制——重歸合作”的整體脈絡完全不同;從目前的事態發展來看,華為在企業級領域(尤其是服務器與存儲設備的製造)的選擇幾乎與消費級完全相反,走上了完全的自主道路。
鯤鵬凌雲計劃頁面的合作夥伴權益說明
目前,華為除了推出搭載鯤鵬系列處理器的TaiShan服務器之外,也推出了搭載同樣處理器的OceanStor Dorado V6核心存儲產品。而在今年的7月23日,華為更是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30億元繼續強化鯤鵬產業生態並宣布了對應的“鯤鵬凌雲計劃”(該計劃隸屬於華為雲);計劃首批投入1億元生態資金為合作夥伴提供全面支持,幫助100傢伙伴完成基於鯤鵬雲服務的開發、應用移植,讓夥伴通過華為雲市場實現5億元以上銷售收入。目前,包括中軟國際、超圖軟件、用友、東方通、金山辦公等行業知名企業加入該計劃。8月,華為再度出擊,與成都、重慶、廈門及上海政府簽約,建立展示中心及產業園等地產項目,進一步推動鯤鵬生態在各地的落戶並扶持相關企業的發展。
從華為對於鯤鵬的積極程度與真金白銀的推廣力度來看,鯤鵬已難再“降級”。
華為的種種行動已經向原來的處理器等產業上游企業釋放了明確的信號,而這對於後“實體名單”時代裡的繼續深度合作顯然是不利的。
ARM生態能否趁勢崛起?
作為一種ARM Based處理器,鯤鵬生態的完整性與縱深將有很大一部分與ARM本身的企業應用生態相綁定。但從ARM企業應用的整體生態來看,短板目前依舊很多。
雖然ARM架構處理器已經獲得Linux kernel和較新版本Windows Server的支持,但應用支持依舊十分有限,多數行業知名的企業核心應用軟件仍舊沒有對ARM Based服務器提供完整支持。
眾所周知,ARM架構是由英國的Fabless公司ARM研發的一種架構,通過多種授權方式對其他公司進行授權生產或修改。目前,包括IoT產品、智能終端、數字機頂盒、工控設備、各種控制器在內的很多產品都在使用ARM公司的授權架構,在相關領域,ARM擁有完整且龐大的產業、應用和開發生態。
獲得廣泛應用的ARM其實早在2011年開始就向企業級應用領域發起了衝擊,包括Claxeda、SeaMicro、高通等在內的公司紛紛面向服務器、存儲甚至HP C市場推出了自己的產品。但由於生態準備的眼中不足並受到來自X86陣營的夾擊,這次沖擊最終以失敗告終。其中Claxeda燒光現金流,無奈破產;SeaMicro被AMD收購,偃旗息鼓;高通成立的ARM服務器合資企業申請破產。
而此次鯤鵬和美滿電子的ThunderX2則可以算作ARM向企業級應用發起的第二次沖擊(以飛騰FT-2000、富士通A64FX為代表的ARM處理器由於太過專注於HPC,在此就不算做企業應用了)。雖然已經有了前面長時間的鋪墊,但目前的ARM架構和實際產品仍舊缺乏相關的應用支持。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ARM相關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在於關鍵存儲、冷存儲、安卓原生雲服務、HPC以及微服務等領域,但實際案例相當少。而且從核心架構來看,ARMv8對於企業應用核心的虛擬化功能核心優化較少。
在用戶端,對於大多數已經自有基礎架構並完成雲化的企業來說,如何在現有OpenStack架構中同時使用x86和ARM的資源並實現有效管理仍舊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對於這一問題,行業整體還在探索之中,並沒有一家提出過有效或經過驗證的解決方案。
不過,在這幾年,ARM生態也在持續改進。即便仍舊不能獲得大範圍的企業應用支持及優化,但在最基礎的編譯器層面,ARMCC、GCC for ARM、方舟編譯器、IAR等專門針對ARM優化的產品已經出現,開發者可以基於這些編譯器對自己的應用進行適配和優化。
總結:
雖然ARM生態在近幾年持續進步,但距離成為一款廣泛接受的企業級處理器架構仍舊任重道遠。以ARM生態目前的現狀,ARM還有太多的應用需要適配、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讓多數企業擁抱ARM即不安全也不經濟。
ARM以及鯤鵬的崛起需要什麼?
我們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但沒有對比也就沒有優勢。因此,想要解答“ARM以及鯤鵬的崛起需要什麼”這個問題,我們還是需要把ARM、鯤鵬和現有的x86放在一起對比一下。
前文我們已經討論了生態問題,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產品。
從上面這張表格中我們不難發現,從處理器最基礎的規格來看,目前包括鯤鵬在內的ARM陣營相對於x86來看並沒有核心的優勢。
那麼在生態和應用都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ARM處理器服務器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目前,筆者能夠想到的恐怕只有政策扶持之下的“價格優勢”了。
根據IDC的統計,2019年Q1,中國x86服務器市場規模為662504台,其中華為出貨量佔比15.3%,換算之後約為101300餘台,位列中國市場第三。此外,在IDC同期公佈的2019全球服務器出貨排名中華為排名第六;在國內市場排名前二的浪潮和戴爾易安信則出現反轉,戴爾易安信在全球出貨量排名中位列第一,浪潮位列第三。
從IDC的數據來看,無論浪潮還是華為,這些在國內響噹噹的服務器品牌在全球銷量中佔比都比較有限,業務重心明顯仍舊是國內市場。
但與老老實實生產服務器的浪潮、聯想不同,華為卻選擇憑藉一己之力推動從屬於ARM的鯤鵬生態。而在國內多數企業核心應用皆來自微軟、SAP、Oracle等國際廠商的大背景下,其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一個從來都在挑戰不可能的華為並不會覺得這有何不妥,甚至可能激發華為人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已經完成無數奇蹟的奮鬥者的力量,從來都不能小視。
鯤鵬的機會在哪裡?
中國向來喜歡悲情英雄,甚至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悲情正是組成英雄形象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古往今來,關羽、項羽、岳飛等無數英雄用自己的悲劇成就了一段段神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英雄與眼淚總是讓人充滿敬仰。
不過,在風起雲湧的商業時代,企業不僅要對市場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注定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不僅行業不會幹,企業更不會幹。
面對看似牢不可破的x86陣營及其生態,鯤鵬也並非全無機會;正所謂向死而生。
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國祇有繼續發展經濟一條道路可以走。而在特朗普政府持續不斷的高壓與威脅下,面對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全社會都清醒的認識到了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在已經進入數字化的當下,以處理器、操作系統和應用生態為代表的ICT技術和應用就是企業生產力和競爭力的基礎保障。因此,在這些領域中國必須有自己的備選方案。而處理器作為ICT技術中皇冠上的鑽石,國家對這一領域的投入更是前所未有。自2014年開始,中國便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專門扶持半導體及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這個被業內稱為“大基金”項目僅第一期資金規模就超千億元,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規模之巨,難以想像。
而在海量資金和一大批高端半導體人才的加持下,國內也迅速成長起了一批有實力、有產品、有韌性、有創新的半導體企業。專注於NAND的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主攻DRAM方向的福建晉華,面向超算應用的江南計算所申威、國防科大的Matirx-2000加速卡和飛騰2000處理器,面向通用計算領域的龍芯、兆芯、寒武紀……一時間,一大批半導體行業的有誌之士向包括閃存、DRAM、通用處理器、加速卡在內的所有半導體產業主流領域發起了全面衝擊;這種國家上下齊心、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景像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內從未出現過的景象。
而作為專攻商業通用處理器的鯤鵬雖然在成熟的x86面簽仍顯弱小,但只要其能夠在一眾國產通用處理器中脫穎而出,便仍舊有機會在第二輪產業扶持和政策傾斜下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從這個視角出發,華為和鯤鵬看似是義無反顧沖向風車的堂吉訶德和瘦馬羅西南特,但實際上,在他們和風車之間還有足夠的戰略空間供他們成長和厲兵秣馬。況且,看似不可戰勝的x86風車本身也面臨著能效表現不佳、浮點性能偏弱、指令集繁雜、安全問題等多重挑戰。經過充分成長後,未來的華為鯤鵬終究還是有機會成為征服普里阿摩斯高聳城牆的諸王之王。
目前,華為已經獲得了ARM v8系列架構(包括後續的v8.1和v8.2)的永久使用權並通過與ARM管理層的聯合聲明向市場充分傳達了的這一信息。
同時,包括EulerOS、Gau SSD B等在內的軟件應用生態也開始對鯤鵬系列硬件提供全面支持,而華為自研的SSD和Ascend昇騰系列AI加速卡也已完全併入鯤鵬生態。除了相關的服務器產品之外,搭載鯤鵬系列處理器的華為OceanStor Dorado V6系列核心存儲產品也已全面上市。
另一方面,包括Intel和AMD在內的x86巨頭也由於“實體名單”的限制停止了與華為更進一步的合作。於此,華為也暫停了基於二者新平台的產品發布。
可以說,退無可退、壯士斷腕的華為已經在鯤鵬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定的第一步。
最後,我想要說
但作為IT行業的一名觀察者,我也必須要說,無論是華為還是鯤鵬,必須要在這一輪政策紅利結束前盡快拿出與國內競爭對手相比的明顯優勢,否則在之後更持久的拉鋸戰中,局勢很可能會漸漸滑向不利的方向。原因很簡單:市場或許會給第二名以機會,但政策的扶持不會。而這些對比優勢可能包括EulerOS、GaussDB、更低廉的硬件售價、更廣泛的硬件選擇、更多的生態參與者……
在文章最後,我想說一句:
華為,你選擇的是一條荊棘之路,但我願你能夠披荊斬棘、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