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販子轉戰網絡太猖獗:”3秒1刷”在醫院官方平台搶票
隨著網絡預約掛號的普及,一些從前在醫院窗口排隊霸占號源,或者一天到晚瘋狂撥打掛號熱線的“號販子”,轉而使用訂製的非法軟件,通過攻擊官方掛號平台搶號。近期,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高某等3名“號販子”九個月至一年六個月有期徒刑。透過這起案件,一條線上販賣醫院預約號的非法產業鏈浮出水面。
訂製非法軟件,“3秒一刷”瘋狂搶號
“使用自製非法軟件,每3秒攻擊一次’京醫通’等官方掛號平台搶號。這些票販子涉及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檢察官張洪銘說。
據介紹,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隨著網絡預約掛號的普及,在醫院排隊霸占窗口、從早到晚猛打掛號熱線等傳統搶號招數已很難成功,一些不法分子於是打起了新主意。
“聽說可以花錢訂製針對’京醫通’的搶號軟件,當時我就心動了。”主犯高某曾是多年混跡於北京同仁醫院等多家知名醫院的“號販子”,隨著公安、衛生等相關部門的嚴厲打擊及新型掛號方式的轉變,他的“生意”每況愈下。
此後,通過論壇發帖,高某找到位於廣東的某軟件工作室,以6000元價格向對方訂製針對“京醫通”的搶號軟件。該工作室成員幾乎是清一色的“90後”。其負責人向警方交代,看到論壇上有不少類似的需求就進行了回應,未考慮開發這類軟件可能涉嫌犯罪。
短短半年時間,高某用非法搶號軟件從“京醫通”搶得三甲醫院專家和普通號源共計590餘個,平均每月獲利約1萬元。
搶占大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專家號能加價2000元
僅靠一部電腦或一部手機,一些躲藏在偏遠角落裡的“號販子”就能搶占大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讓普通患者掛專家號“難上加難”。
——遠程“遙控”拉客、搶號。記者調查發現,為逃避警方打擊,多名線下“號販子”離開城市返回家鄉繼續從事非法營生。回到河南周口老家的高某,憑藉電腦和手機為眾多赴京就醫的患者搶號。“客源”主要是他與同夥多年積累的患者“回頭客”。據悉,高某的“下線”臧某某,在雲南麗江做生意的同時也兼職“倒號”。這些“號販子”在交易完成後進行分成。
——線上組織動員形成利益聯盟。一名被抓獲的“號販子”郭某交代:“以前排隊一天也就掛兩個,現在用軟件一天能搶4個,最難掛的專家號能加價2000元,一般的號加價200元左右,找我掛號的外地患者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機關在辦理類案、串案中發現,一些“號販子”還通過網絡建立全國“號販子”聯網平台,將國內一些知名醫院劃分片區,資源共享、互通有無。
記者調查了解到,為實現號源共享,“號販子”們形成利益“同盟軍”,他們通過微信群聯繫,每名“號販子”有主攻的醫院,遇到患者想掛其他醫院的號就把信息發到群裡,事成後接單者和介紹人利益分成。據一名涉案“號販子”交代,他所在的一個微信群裡就有100多名“號販子”,一旦有人被查,消息在圈內迅速傳播。
——證據電子化,調查取證難。東城檢方介紹,網絡“號販子”反偵查意識較強,涉案嫌疑人對電腦裡的相關文件進行技術處理或稱手機丟失,導致難以查明搶號數量和違法所得。對此,辦案人員通過技術手段,鎖定上百個用於搶號的電話號碼,固定關鍵證據。
已有數千名北京“號販子”被系統關注,相關法規應完善
專家表示,新型線上“號販子”用非常手段搶號並炒高價格,破壞醫療公平,必須加大打擊力度。
記者從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近年來,北京通過在醫院設置“人臉識別”等方式,加強對“號販子”的甄別和監控。截至目前,已有數千名“號販子”被系統關注。同時,“京醫通”掛號平台和多家知名醫院已採用多種網絡技術手段防範“號販子”搶號行為。
專家建議,衛生管理部門、醫療機構、掛號平台開發運營方等應通過後台流量監測、實名認證核驗等方式改進技術監測手段。同時,切實深入推進分級診療,讓優質醫療資源進一步得到合理分配。
北京勇者律師事務所主任易勝華表示,“號販子”搶占、倒賣號源的行為長期處於灰色地帶,在涉足網絡前多以行政處罰為主,只有存在尋釁滋事等情況才能進行刑事處罰。建議在未來開展專項執法行動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相關法規、條例,嚴懲各類醫療“號販子”。(參與采寫:夏子麟、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