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三問電子煙:算不算煙?有沒有害?該不該控?
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開始實施,引人注目地將電子煙納入控煙範圍。此前《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也明確,吸煙是指吸入、呼出煙草的煙霧或有害電子煙氣霧,以及持有點燃的煙草製品的行為。
事實上,近年來,電子煙成為高速增長行業,消費人群激增。根據清華大學的研究報告,中國2018年電子煙年銷售總額達337.5億元。
從科技時尚消費品到被納入控煙範圍,電子煙的未來將何去何從?據了解,國家衛健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電子煙監管的研究,計劃通過立法方式監管電子煙。
算不算煙?相關法規開始聚焦“電子煙是否屬於菸草”
多種多樣的口味、五花八門的造型,帶著科技與時尚感的電子煙甫一出場就受到追捧。業內人士介紹稱,目前電子煙主要有三大類:加熱不燃燒的煙草製品、含有尼古丁的電子霧化系統、不含有尼古丁的電子霧化系統。
其中,含有尼古丁的電子霧化系統是國內主流種類,即將含有尼古丁或香料溶液的電子煙油,通過霧化轉變為可吸食的蒸氣煙油式電子煙。
對於電子煙是否屬於菸草範疇這一問題,很多消費者表示“不太清楚”。記者了解到,對於電子煙,目前全球有三種定位:普通消費品,按煙草立法和規範標準要求的煙草製品,按醫藥監管技術標准進行要求的醫藥產品。
2015年修改的煙草專賣法規定,煙草專賣品是指捲菸、雪茄煙、菸絲等。電子煙未被納入其中。
不過,一些地方陸續開始對電子煙作出明確定義,將其納入“煙草製品”範疇。10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修訂版《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明確,電子煙是指汽化並向使用者的肺部輸送由尼古丁(或者無尼古丁)、丙二醇和其他化學物質組成的混合物的一種裝置,屬於菸草製品。
有沒有害?“健康”“戒菸”等宣傳標籤遭權威否定
“健康電子煙,有健康才有一切”“一邊吸一邊戒,早戒菸早健康”“用健康方式輕鬆告別香煙”……在五花八門的廣告中,“健康”“戒菸”是最吸引眼球的標籤和賣點。
多位消費者表示是因為“輕鬆戒菸”“對身體無害”的宣傳選擇電子煙。不過,他們中的一些人對電子煙吸入身體的真實影響也心存疑慮。“電子煙裡含有甘油,吸入肺裡是否有危害?裡面的香精加熱幾百攝氏度揮發,是否有危害?”常年吸電子煙的張碩很困惑,“我希望能有權威的結論。”
有賣家聲稱“電子煙替煙效果很好”,“主要是起到替代香煙的作用,電子煙不產生焦油”。但當記者進一步追問是否含有尼古丁時,賣家坦承:“的確有,不過比真煙要少一些。”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球煙草流行報告》指出,電子煙“無疑有害”,不僅有尼古丁,還有其他一些有害物質,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尚不明確;沒有充足證據表明電子煙有助於戒菸。
復旦大學控煙研究中心負責人鄭頻頻說,大部分電子煙含有尼古丁,同樣具有成癮性。對於高成癮性吸煙者,可以到正規戒菸門診接受諮詢或採用正規戒菸藥物,不推薦使用電子煙來戒菸。
此外,記者註意到,由於目前定位不明確,電子煙缺乏生產標準,致使“亂添加”成為行業公開秘密。悅刻首席煙油研發專家姜興濤表示,去年整個電子煙行業流行添加檳榔鹼、咖啡因等。今年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薄荷味和薄荷醇香味電子煙產品中潛在致癌物質胡薄荷酮超標。
姜興濤認為,相關法規應對電子霧化煙煙油中的萃等雜質污染物限量作出明確規定。
該不該控?各種政策正逐步收緊
記者調查發現,電子煙銷售渠道多、門檻低。悅刻電子煙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電子煙雖然含有尼古丁成分的煙油,但仍按照一般消費品收稅,目前線上有售。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子煙的消費者中,未成年人數量很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成人煙草調查結果顯示,使用電子煙的人群主要以年輕人為主,聽說過電子煙、曾經使用過電子煙,以及現在使用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雖然部分電子煙品牌主動在產品外包裝明顯位置印上“未成年人等人群請勿使用”等提醒,但在線上電商平台和線下便利店、專營店中,都可以輕易購買到電子煙,不需出示任何顯示年齡的身份證件。
廣州市越秀區捷登都會商場一樓的電子煙專營店,距離附近多所小學不足500米。當記者問及是否有未成年人購買時,店員告訴記者“會通過目測判斷是否成年”,“當然現在一些上高中的未成年人脫下校服購買,也實在看不出”。
深圳市電子煙行業協會秘書長程學良認為,要從原始材料、生產工藝、質量檢驗、倉儲運輸、售後服務等方面整體建立電子煙行業標準;流通環節要加強管理,謹防電子煙成為未成年人接觸香煙的“第一口煙”。
此外,關於在公共場合是否應該禁電子煙也多次引發爭議。在公共場合經常能看到手持電子煙吞雲吐霧的場景。
2019年5月15日開始施行的《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中,補充了禁止吸電子煙的規定。民航局《關於駕駛艙內全面禁止吸煙的通知》也規定,運行各階段中在駕駛艙內全面禁止吸煙(包括電子煙)。
“電子煙也會造成二手煙,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鄭頻頻說,電子煙的二手煙包含的細顆粒物和超細顆粒物、揮發性的有機物、丙二醇以及重金屬等都會危害健康,公共場所應禁止使用電子煙。(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胡林果、宋佳、張璇、李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