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行星可以像地球一樣支持生命?
據國外媒體報導,自NASA在2009年發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之後(該望遠鏡現已退休),天文學家們就一直在積極探索地外行星。但要從浩瀚星海中篩選出能夠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並非易事,因為我們現有的深空探索技術還不夠先進,無法測定遙遠行星的表面與大氣成分。目前科學家掌握的只有下列信息:
在宇宙中尋找宜居行星如同大海撈針。
1、已證實的行星
地外行星從恆星前方經過時,會暫時擋住恆星的光線。從我們的視角來看,這些恆星就像在閃爍一樣。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8000多顆會造成這種現象的行星,但其中只有一半得到了證實。
2、岩質行星
要想支持生命存在,行星的質量非常關鍵。如果遠小於地球質量,引力將不足以維繫大氣層,因此不可能存在液態水;而如果行星質量超過地球的兩倍,又會吸引過多的塵埃、氣體和冰,變成一個類似木星或海王星的荒涼世界。只有介於地球半徑0.8至1.5倍之間的行星才可能同時滿足“岩質”和“有液態水”兩點要求。目前我們已經找到了1000顆左右符合條件的行星。
3、宜居帶內行星
生命的關鍵在於“合適”。離恆星太近則太熱,離恆星太遠則太冷。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幾十顆處於宜居帶中的行星,到中央恆星的距離介於地日距離的一半到兩倍之間。但除了距離之外,中央恆星噴射等離子體耀斑的頻率也會將不少行星踢出“宜居”之列。
4、類地行星
頭條新聞很喜歡用“類地”這樣的詞來奪人眼球,天文學家也確實發現了幾十顆可能類似地球的行星。但我們還無法判斷這些行星的關鍵大氣成分是否與地球相近。距我們最近的類地行星是比鄰星b,到地球的距離約為4光年。但即使在這麼“近”的距離上,現有的探測器和望遠鏡也暫時無法獲取我們需要的信息。(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