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中國AI公司美國打偏了嗎?
中國幾家人工智能企業大概自己也沒想到,有一天能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成為全世界的焦點。繼華為之後,又有8家中國科技公司出現在了今天美國商務部公佈的“實體清單”上。這裡面既有海康、大華等中國AI+安防技術產業裡的半壁江山,也有諸如商湯、曠視等躺在資本風口上若干年的人臉識別獨角獸,還有中國A股市場最受關注的語音技術巨頭科大訊飛……
製圖:趙晨希如果這8家公司你沒聽過,那麼你肯定是圈外的圈外人
沒錯,這8家“上榜企業”幾乎囊括了中國AI領域與安防技術領域最負盛名的公司,甚至於Time等外媒直接給這次“中美新清單事件”起了一個概括性的標題:
“美國將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列入了黑名單”。
但至於上榜原因,與華為因“危害美國國家安全”而受到製裁略有不同,美國政府此次對8家中國明星科技公司的指控理由是“涉嫌侵犯中國部分少數民族人權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消息公佈的時間點實屬特殊。因為幾天后,中美就將恢復高層貿易談判。但據華爾街日報援引華盛頓方面表示,這一決定與本週的高層貿易談判無關。
對於這8家中國科技公司來說,既然被列入了名單,就意味著會像華為一樣,他們的美國當地供應商將被禁止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向其提供源自美國的技術與元器件。
受此消息影響,海康威視與大華股份在本週二停牌,而科大訊飛在深圳股市的跌幅也高達3.1%。
當然,8家公司的反應也非常迅速,海康威視、大華、曠視、科大訊飛等公司在消息公佈後兩小時內就做出了官方回應,但內容比較同質化,大概意思就是“抗議+呼籲+業務合法且願景美好”。
但其中,以海康威視的回應最為迅速且激烈。
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兼董秘公開回應,強烈反對“被列入實體名單”,這個決定沒有事實根據、不具有公正、公平原則,要求美方重新進行審視,將海康威視移出實體清單。
與這次名單裡商湯、曠視、依圖科技等以單點軟件技術——“人臉識別”起家的創業公司不同,海康威視與大華的主營業務是出售視頻監控設備,而他們最有名的硬件產品便是安防攝像頭。
此外,與消費級硬件產品的屬性不同,由於技術公司在安防市場中的性質偏2B與2G,再加上中國安防市場本身的特殊性,因此,這個市場裡的贏家們都十分低調。
其中,遠不如華為、大疆等科技公司知名的海康威視,其實是全國乃至全球視頻監控市場當之無愧的老大。
據《2018年全球視頻監控信息服務報告》提供的信息顯示,海康威視在全球視頻監控設備市場的份額高達37.94%,連續七年坐穩頭把交椅。
而大華股份則緊隨其後,市場份額名列第二,達到17.02%。
顯然,他們既有國內市場,也有國外市場,而北美、歐洲是海康威視最大的海外市場;攝像頭也有自己的一套供應鏈體系,兩家公司的部分元器件與芯片供應商名單裡也有美國公司。
這意味著,列入清單必然會受到影響。
而公開回應“不會對業務造成重大影響”的科大訊飛其實也有相似的問題。
儘管根據科大訊飛中報顯示,To C業務在整體營收中佔比達37.28%,但是這家公司近年來自從將發力點由2B轉向2C市場以來,也開始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與此同時,從供應鏈角度,無論是2B業務(提供語音硬件模塊)還是2C業務,都少不了芯片供應。
而在今年年初答投資者問時,科大訊飛曾表示,雖然也在研發AI芯片,但芯片仍然是由外部提供,與包括英偉達、英特爾、ARM、高通等有影響力的芯片廠商均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由於在供應鏈問題存在以上一些疑問,虎嗅先後聯繫上了海康威視與科大訊飛,但均未對此進行明確回复。
對8家公司打擊很大?未必
對於海康與大華來說,這個結果應該很早就預料到了。
因為早在今年5月22日,紐約時報就爆出美國將把海康與大華納入實體名單,這聽起來簡直是一次提前預警。也正是那次曝光,讓海康與大華被更多人所熟知。
然而實際上,早在去年中興事件發生後,海康威視就已經開始對海外市場著手進行戰略調整。
根據2018年報顯示,海康全年境外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28.47%,其中,美國與加拿大市場的業務佔海外業務的20%,約佔總營收的6%,北美市場佔比並不大。
而2019半年報裡顯示,海外業務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0.29%,增速明顯下降,且美國市場營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呈現負增長;但與此同時,海康總收入同比增長14.6%,業績同比增長回正,增長2.82%。
今年5月美國“預警”發出後,海康威視就曾在召開投資者會議時強調,從芯片需求量來看,美國供應商只提供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供應商來自中國國內,還有小部分包括東南亞地區。
另外,據“鋅財經”分析,在海康、大華的芯片供應鏈中,目前安防產業鏈最為核心的IPC處理器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其中,存儲器芯片主要供應商來自日韓,模擬芯片的國產替代在不斷加強。
而大華董秘辦在今年5月也曾做出類似的回應。
他們表示公司的業務在美國市場的佔比很小,僅僅是他們所服務的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的很小一部分。另外,大華也表示早在2018年4、5月份起,就已經開始謹慎對待在美國市場的資源投入。
而反過來看,這次被列入實體名單,對海康威視的美國供應商打擊其實不小。
就在今早結果公佈後,海康威視的美國供應商之一安霸半導體(Ambarella)股價一度下跌12百分點。
這家主要製作視頻編碼芯片的零部件供應商,主要負責向海康衛視提供視頻處理解決方案。而安霸自己也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受到更大影響,但若是與特定客戶的商業往來遭到更多限制,將會很快反映在接下來的財務報表上。
這樣來看,這次清單事件又是重演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戲碼。
那麼,除了這次捲入其中的硬件巨頭們,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們到底會受到什麼影響?
實際是,中國人臉識別獨角獸們為了能夠證明自己真的值那麼多錢,也早就開始由提供單點技術向硬件業務與多維軟硬解決方案進行轉化。
譬如商湯曾表示,他們有700多家全球合作夥伴,英偉達與高通就位列其中,而且十分重要。
但實際上,在安防市場,他們的硬件業務還遠未成熟,或者說還不那麼具有競爭力。因為量不大,所以肯定比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的感受弱很多。
當然,如果從純技術角度來看,他們都是自研人工智能技術,而且貌似從2018年開始他們喜歡在東南亞市場扎堆……
那麼這個“實體清單”對他們來說,就更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但彭博的一個觀點值得留意,他們認為這一禁令可能會使曠視科技的首次公開募股計劃變得更為複雜。
這家科技公司剛剛在8月份申請在香港上市。雖然上市的條款和時間都尚未披露,但熟悉這項計劃的人士表示,曠視正尋求籌資超過10億美元。
但總體來看,儘管這次8家公司都會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但因為人工智能與安防的產業鏈條相對特殊,也有可替代的零部件進行選擇,因此不至於真的受到脅迫。
實際上,華爾街日報在下午發布的評論性文章裡也指出,美國政府這一舉動“雖然讓整個事情看起來很嚴重”,但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這次雖然將中國8家公司納入清單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但美國商務部的行動不太可能對中國企業產生重大的實際影響。
這些中國企業依賴大量非美國供應商,而且幾個月前的警告無異於告誡他們要立即對供應鏈進行調整。
此外,就像華為一樣,即便是進行出口管制,也不會阻止美國公司向這些公司出售那些在美國以外生產的元器件。”
海康威視將很快就此事舉行投資者說明會議,我們將密切關注和追踪此次事件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 宇多田、趙晨希頭圖來自Buzzfe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