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院士獲世界核聚變能源領域最高獎愛德華泰勒獎
在日本大阪舉行的”國際慣性聚變科學與應用”(IFSA) 會議上,頒發了2019年度愛德華·泰勒獎。我國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賀賢土榮獲殊榮。同時獲獎的還有法國科學家Patrick Mora教授等人。
站在領獎台上,賀賢土謙遜地表示,這個獎屬於集體,“我只是代表我們國家來領獎”。
每兩年頒布一次的愛德華·泰勒獎是世界聚變能源領域最高獎項,由美國核物理學會設立、以“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命名。
賀賢土獲頒愛德華泰勒獎
愛德華泰勒獎證書
半世耕耘激光聚變
賀賢土此次獲獎,是憑藉他和團隊多年來在激光驅動慣性約束聚變(ICF)和高能量密度物理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自從20世紀80年代末起,賀賢土就為我國的ICF研究發展傾注了全部心血。他為中國形成一個獨立自主的ICF研究體係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8年,時年51歲的賀賢土剛剛結束為期一年半的出國訪問。回國後,他先後被任命為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和副所長,主管ICF的物理理論研究。
此時的賀賢土,已經在科學的天地裡耕耘半生,更在核武器理論研究中立下累累功勳。但承擔這項任務時,他還是感到了肩頭的重量。
所謂“激光驅動慣性約束聚變”,是實現受控核聚變的一種途徑。這一領域的研究,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當時世界上,美國、歐盟、法國(單獨)、俄羅斯、日本等,都在競相拓展對ICF的認識和研究。
與此同時,我國的ICF研究基礎卻十分薄弱,既缺乏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也沒有足夠經費。賀賢土找到王淦昌先生,請他上書中央,把ICF研究納入國家“863”高技術計劃。
1988年11月,王淦昌、王大珩、於敏三位院士聯名致信中央領導。不久後,ICF總體規劃和立項論證專家組成立,賀賢土任組長,並執筆起草了我國ICF總體發展戰略報告。
1993年3月,“863”計劃直屬的ICF主題專家組正式建立,賀賢土先後任秘書長和第二任首席科學家,並從1996年全面負責中國的ICF主題工作。
在他的領導下,中國的ICF研究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封鎖,突破了大量關鍵科學與技術難點,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成果。在原本十分薄弱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獨立自主的ICF研究體系,並獲得了間接驅動和直接驅動出熱核中子的重要進展。
因年齡關係不再擔任首席科學家後,這位年逾八十的科學家依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近年來,他還提出了不同於國際上現有ICF點火途徑的新型混合驅動點火模型,備受國際同行關注。
一生報國難掩光輝
賀賢土於1937年出生於浙江省鎮海縣一個普通家庭。25歲那年,他從浙江大學物理系畢業,本應留校擔任助教,卻在11月時突然接到通知,被改分配到北京“一個重要的國家單位”。
出於保密緣故,調令上的措辭非常含糊,即將報導的單位似乎也與賀賢土所學專業並不對口。但面對國家的召喚,賀賢土沒有猶豫,按期到北京報到。經過幾個月漫長而嚴格的審查後,他進入了核武器研究所,從此開始了注定不凡的一生。
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夕,賀賢土接到了一個重要課題:研究和計算原子彈的過早點火概率。原子彈在達到高超臨界狀態時,可能會在預定點火時刻之前出現過早點火。
過早點火的概率是原子彈研究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曾有多位專家在不同的物理模型下計算這個問題。初出茅廬的賀賢土,勇於另闢蹊徑,經過近一年的時間,給出了方程的數值計算的物理方案。他和一位從事計算數學的同事湯禮道合作,編寫了計算機程序,精確算出了過早點火概率,這項成果不但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過程中得到應用,也在此後的核武器設計與試驗中一直被應用。此後,賀賢土參與了氫彈研製相關工作,他帶領小組負責物理研究、設計出第一次地下核試驗的核裝裝置,並分解研究氫彈一些重要物理過程進行近區測試實驗,熱試驗獲得圓滿成功。這一時期他最輝煌的成就,是突破了中子彈原理並掌握了中子彈的研製技術。
在幾十年的科研生涯中,賀賢土不斷根據國家需求調整研究方向,深入鑽研,不懈努力,在每一個研究方向上都獲得了突出成就。
賀賢土發表科學論文達數百篇,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部委級獎8項。1992年獲光華科技基金獎一等獎,2000年獲何梁何利獎,2001年獲國家“863”計劃突出貢獻先進個人獎。
賀賢土一生功績卓著,但由於保密等原因,他很少接受宣傳報導,許多貢獻鮮為人知。但人們不會忘記這樣一位為祖國、為人類揮灑心血、傾盡智慧的科學家。
2018年9月25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將一顆編號079286的小行星命名為“賀賢土星”。一年後的9月26日,他又站在了愛德華·泰勒獎的領獎台上。無論天上地下,“賀賢土”這個名字,都是這般熠熠生輝。
賀賢土星命名證書
賀賢土星運行軌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