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該獎項為何不單獨設立?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名單率先被揭曉: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及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獲得這一獎項。獲獎理由為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以及對氧氣供應的適應性。
由此,2019年“諾獎週”正式開跑。作為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該獎項旨在表彰那些為世界現代醫學史做出貢獻的“巨人們”。
118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史
人類探索生命和疾病的曲折史
自1901年首個獎項被頒發至今,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走過118個年頭。但多年來,很多人有一個疑惑,為何該獎項是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不像物理學獎或者化學獎那樣,單獨設立?
據稱,這是因為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時代,生理學指的是現在的許多生物學領域。按照諾貝爾1895年遺囑中表達的意圖來解釋“生理學或醫學”一詞,可以使頒獎機構在頒發生物醫學、臨床醫學等領域獎項時,有更大的自由。
從1901年貝林因發明白喉血清療法獲獎起,至2018年詹姆斯艾利森與本庶佑因發現抑制免疫負調節的癌症療法,該獎項獲獎人的研究領域涵蓋生理學、遺傳學、生物化學、代謝學及免疫學等,其中的一些更是徹底改變或推動了醫學的發展。
你知道從放血發展到輸血的醫學史嗎?你知道胰島素和青黴素是怎麼被發現的?你知道人類為什麼會衰老嗎?回顧百年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名單,你將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如何產生?
“刪除測試” 成評選標準
每年諾貝爾獎公佈前夕,許多機構及個人都會參與到對獲獎者的競猜當中。其中,被視為“諾獎風向標”的“引文桂冠獎”尤其受人關注。
該獎項按生理或醫學、物理、化學、經濟四個領域分類,根據研究人員所發表成果的被引用頻次,來分析和預測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自2002年以來,“引文桂冠獎”已經成功預測了50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29位科學家榮獲該獎的兩年內獲得了諾貝爾獎。
但也有人就此提出了質疑:截至目前為止,該獎項的獲得者已超過300人,假如以精確率計算的話,預測的準確率還有待商榷。那麼問題來了,諾貝爾獎預測,是否真的有章可循?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會成員、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臨床綜合生理學教授朱琳吉拉斯稱,一個科學家獲提名的次數和知名度,並不是獲得諾獎的必要條件。員會每年會獲得數百項提名,約25%的提名人可能之前從未聽說過,約75%的人可能是被人所熟知的。
她說,在評選過程中,委員會通常會做一個“刪除測試”:如果移除被提名人(的研究成果),是否依然能有發現或發明,其成果是否是推動相關研究繼續發展的必要因素,提名人是否做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等。
“正如諾貝爾在遺囑中明確稱,這一榮譽應授予當年最重大的發現”,吉拉斯說,這一標準常常會在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評選中得以應用,其他學科則較少發生。
“遺憾”與“驚喜”並存
有諾獎遺珠,也有夫妻拿獎
在諾貝爾獎的百年曆史上,有很多科學類獎項實至名歸,得到了科學界的一致認可,但是也有一些獎項的獲獎者卻引發爭議。
——錯過諾獎,令人扼腕
DNA雙螺旋結構的解析,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沃森、克里克和威爾金斯因研究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獲得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但對DNA結構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的羅莎琳富蘭克林于1958年因卵巢癌死亡,享年只有37歲。就連克里克也坦言道,如果沒有弗蘭克林的關鍵性研究,就不會有他們的成就。
奧斯瓦爾德埃弗里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學家,他發現“基因轉化現象”是由DNA引起而不是當時通常認為的蛋白質。他用了15年時間尋找相關證據,終於在1944年發表了決定性論文。因為在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方面的傑出工作,他從上世紀30年代起幾乎每年都被諾獎提名。
然而,再多的工作也沒能說服那時的核酸專家哈默斯頓。當時是卡羅林斯研究所化學教授的哈默斯頓,始終認為是蛋白質引起了遺傳轉化。甚至有傳言認為,哈默斯頓阻礙了埃弗里獲獎。
不過,或許埃弗里沒獲獎的真正原因是時間。1962年的生理或醫學獎頒發時,哈默斯頓已在鐵證下屈服,可埃弗里再沒機會獲得諾獎——他在1955年就去世了。
——夫妻拿獎,令人稱讚
在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上,曾有兩對“夫妻檔”同時獲獎。
美國科學家卡爾科里與格蒂科里夫婦因發現糖代謝中的酶促反應,而共同獲得1947年生理學或醫學獎。
挪威科學家梅-布里特莫澤和愛德華莫澤夫婦因發現大腦的定位系統,而共同獲得2014年生理學或醫學獎。
據報導,莫澤夫婦雖共同獲頒諾貝爾獎,但兩人並非同時得知喜訊。
公佈得主時,妻子梅-布里特正與同事在實驗室討論實驗數據,她稱因為討論過程太有趣,差點沒接到電話。同一時間,丈夫愛德華正在飛往德國慕尼黑的飛機上,因此未能實時得知獲獎。
大獎背後的趣事
有人差點被問倒,有人跳舞慶祝
2018年,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在生理或醫學獎頒獎前的新聞發布會上,曾差點被一個問題難倒。
有人問“人類是否可以征服癌症?如果可以,是在何時?”,他回答,不能確定“究竟何時”,但認為到2050年左右,人類或許可以抑制癌症增長。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斯曼、蘭迪謝克曼以及德國科學家托馬斯聚德霍夫,以表彰他們發現囊泡轉運的調控機制。
據諾貝爾獎官方消息,在得悉自己獲獎時,托馬斯聚德霍夫的第一反應是,“真的假的?!”而蘭迪謝克曼則不斷驚呼“我的天啊”,甚至還跳了一段“勝利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