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非常傑出但沒有活到領取諾貝爾獎的那一天
勞逸結合、時常體檢、適當鍛煉,遠離熬夜、抽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才有機會活到自己可以站在諾獎或者其他一些大獎的獎台的年紀。從1901年首屆諾貝爾獎頒發開始,沒經過多少年,科學類的諾貝爾獎就成為世界科學最高獎的代稱。
原標題:他們非常傑出,但沒有活到領取諾貝爾獎的那一天
原創: 王善欽返樸
中國人對這個獎的關注自不必說,外國人也對這個獎青眼有加。比如,車位緊張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有專門的諾貝爾獎得主(Noble Laureate,NL)專用車位,供諾貝爾獎得主24小時無限期停車,地上用白漆做標記,旁邊立著金屬牌,用英文寫明:“諾貝爾獎得主專用,佔用車位的,可能被拖車拖走”,還留下了拖車的聯繫電話。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校園內給諾貝爾獎得主的專用停車位,其中一部分設置在天文系大樓與物理系大樓前面| 攝影、供圖: 王善欽
我多少次經過那些車位,看著藍底白字的牌子,手撫鐵杆儿而長太息:我該怎樣才能和這個牌子沾上邊?後來我終於得到滿意的答案:像有些人那樣把自行車鎖在鐵桿子上就行了,只要不怕工作人員的液壓剪。
愛因斯坦:自行車?要啥自行車?
但對於那些有潛力獲得諾獎的人,是有更好的辦法拿到諾獎專用車位的。那就是:獲得諾獎。那麼,如何才能獲得諾獎呢?首先,要足夠聰明,這是必須的。諾獎得主中雖然也有少數不怎麼聰明的,但總體上非常聰明。其次,要努力工作,一天工作3小時的,得獎的概率顯然比工作8小時的低。第三,運氣要好,別一不小心就被同行搶先了;第四,要健康長壽。
最後一點是很容易被很多人忽視的重點。但這一重要的重要性不比其他幾點低:如果一個人在40歲獲得可以得獎的工作,30年後被諾獎評委們認定可以得獎,但卻在69歲時去世,那就不好意思了,過去幾十年來的規矩是:諾獎不授予評獎時已經去世的人,除非評委尚未得知死訊。
歷史上就有一些非常傑出的科學家因為活的時間不夠長而遺憾地失去了諾貝爾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幾個。
NO.1
埃德溫·哈勃
即使很多人不知道哈勃(Edwin Hubble,1889-1953)這個人,但他們大多數也聽說過“哈勃太空望遠鏡”,或者至少看過這個望遠鏡拍攝的美輪美奐的照片。這個望遠鏡就是為了紀念哈勃而命名的。哈勃的一生是吹牛的一生,輝煌的一生,追名逐利的一生。
他利用一種被稱為“造父變星”的性質奇特的恆星的變化行為,確定了“仙女星雲”的距離,證明它位於銀河系之外,是一個類似於銀河系的星系。這個劃時代的發現開闢了星系天文學這門學科,也改變了主流科學界對宇宙的看法,其豐功偉績堪比哥白尼的日心說。他還測量出幾十個銀河系外的星系的距離,證明它們的距離與它們逃跑的速度成正比,從而證明宇宙在膨脹——儘管他自己並不相信這個重要推論,但反正愛因斯坦等人是信了。
作為一個喜愛吹牛的人,哈勃肯定希望自己的這些實打實的巨大成就被後世銘記,於是他追求諾貝爾獎。諾貝爾獎並沒有天文獎,但既然哈勃的巨大成就可以讓愛因斯坦跨越大西洋然後翻山越嶺來到西海岸的威爾遜山上與他一起看星星,那當然意味著他的成果在物理學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1931年,愛因斯坦(左)在哈勃(中)與亞當斯(右)的陪同下使用100英寸的胡克望遠鏡|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為了能夠得到諾獎,哈勃甚至多次在報紙上登廣告宣傳自己。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物理學界與天文學界的一些大佬開始推薦他,到1953年,外界盛傳那一屆評委已經一致同意將那年的物理諾獎發給哈勃。不幸的是,哈勃於這一年的9月28日因為腦血栓發作而突然去世,享年63歲,距離公佈得獎者的10月初就幾天了。
傑出的天體物理學大師錢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是1953年的物理諾獎的評委之一。後來,伯比奇夫婦(Geoffrey Ronald Burbidge,1925-2010;Margaret Burbidge,1919-)與錢德拉塞卡交談後,證實了一點:那一年,物理諾獎評委確實已經決定把獎項頒發給哈勃。可惜他突然去世了。
要是錢德拉塞卡也只活63歲,那他自己也是別指望得諾獎了。他在大約20歲時計算出了一類被稱為“白矮星”的星體的極限質量,但一直拖到1983年他73歲時才被授予物理諾獎。
NO.2
克萊德·科萬
為了解釋貝塔衰變過程中能量不守恆的奇怪現象,天才泡利(Wolfgang E.Pauli,1900-1958)提出:貝塔衰變的過程中,會釋放出一種質量非常小、與物質相互作用非常弱的粒子。這個粒子後來被命名為“中微子”,此後天才費米(Enrico Fermi,1901-1954)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套新的理論。
從上世紀30年代中微子這個概念被提出,物理學家一直在搜尋中微子,但都無功而返。直到1956年,科萬(Clyde L。 Cowan,1919-1974)和他的同事萊因斯(Frederick Reines, 1918-1998)首次探測到了核反應堆裡產生的中微子,他們立即給泡利報告了這個消息。泡利深感欣慰。
萊因斯(左)與科萬(右)
1995年,這個劃時代的成果獲諾貝爾物理學獎。77歲的萊茵斯得獎了,而科萬沒有獲獎,因為他在1974年就去世了,當時還不到55歲。萊茵斯在獲獎之後不到3年,也去世了,享年80歲。
而只活了58歲的泡利與只活了53歲的費米,倒是分別在45歲時與37歲時早早獲得了諾獎。這意味著,想在不夠長壽的情況下得到諾獎,那得是天才,而且非常幸運:錢德拉塞卡也是一個天才,但他卻足足等了半個世紀才得獎。
NO.3
戶塚洋二
在日本物理學界,有一個師生三代四人得到諾獎的團體:朝永振一郎(ともながしんいちろう,Sinitiro Tomonaga,1906-1979)獲得1965年的物理諾獎,朝永的學生小柴昌俊(こしばまさとし,Masatoshi Koshiba,1926年-)獲得2002年的物理諾獎[1],朝永的另一位學生南部陽一郎(なんぶよういちろう,Yoichiro Nambu,1921-2015)獲得2008年物理諾獎[ 2];小柴的學生梶田隆章(/かじたたかあき,1959-)獲得2015年的物理諾獎。
小柴有兩個得意門生,一個是梶田隆章,另一個是戶塚洋二(戸塚洋二/とつかようじ,Totsuka Yōji,1943年-2008年)。他曾經說過,自己的學生中有2人可以獲得諾獎,顯然指的是戶塚與梶田。戶塚更是被認為是小柴最傑出的學生。
戶塚與梶田都擔任過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所長,戶塚本人還擔任超級神岡探測器的負責人。小柴本人獲得了2002年的物理諾獎。師生三人在2002年共同獲得潘諾夫斯基獎,因為小柴領導的神岡探測器在1987年探測到大麥哲倫雲星系中的超新星發出的中微子,而梶田與戶塚領導的超級神岡探測器團隊於1998年確定了大氣中微子“振盪”現象。戶塚與梶田領導的觀測大氣中微子振蕩的團隊也被稱為“戶塚-梶田團隊”。
2007年,戶塚與阿瑟·麥克唐納(Arthur Bruce McDonald,1943-)共同獲得富蘭克林獎章,麥克唐納帶領的團隊找到了太陽中微子理論與實驗不符合的原因,從而證明太陽中微子振盪理論。
2003年訪問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時的戶塚洋二| 攝影:Reidar Hahn
戶塚、梶田、麥克阿瑟這三駕馬車共同獲獎是遲早的事了。遺憾的是,2015年的物理諾獎給了梶田與麥克阿瑟,卻沒有給戶塚。因為他於2008年因為大腸癌去世了,享年65歲。事實上,2014年,美國雜誌《今日物理》就預言:因為戶塚去世,諾獎將會頒發給梶田與麥克阿瑟,第二年這個預測就被實現了。[3]
作為對比,因為探測到太陽中微子而與小柴分享2002年物理諾獎的雷蒙德·戴維斯(Raymond Davis,1914-2006),獲獎時88歲,距離他探測到中微子時已經34年,然後他又活了4年才安然駕鶴升天,他去世前都已經老年癡呆了;梶田的師伯南部陽一郎於1961年提出“對稱性自發破缺”時才40歲,等了47年,才於87歲得到諾獎,94歲去世;同樣在粒子物理圈子的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1929-)在1964年提出“希格斯機制”,等了49年才於2013年84歲高齡時拿到了物理諾獎;與希格斯分享2013年諾獎的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1932-)當時也已81高齡了。[4]戶塚與梶田的團隊的成果只等了17年就得獎,已經算挺快的了,但戶塚沒有等到這一天。
NO.4
雷納德·德雷弗
2015年,加州理工學院與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測到引力波,這是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這個劃時代的進展震撼了整個世界。引力波的直接探測直接開啟了天文學的新紀元,LIGO的三個領袖人物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與雷納德·德雷弗(Ronald W。 P。 Drever)被迅速認定為將來幾年必將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此後,三人進入開掛模式,於2016年連續斬獲四個大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特別獎(獎金100萬美元)、格魯伯宇宙學獎(獎金50萬美元)、邵逸夫獎(獎金120萬美元)、科維里天體物理學獎(獎金100萬美元)。而在此前,德雷弗還與韋斯因為“為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測器的發展做出基礎性貢獻”於2007年分享了獎金雖然不多但擁有崇高學術聲譽的愛因斯坦獎。
德雷弗| Caltech
但2017年的物理諾獎卻頒發給了韋斯、索恩與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三人。原因你肯定猜到了,德雷弗在那一年的3月去世了,享年85歲,然後就這樣失去了諾獎。團隊裡排第四的巴里什成了最大贏家,替補了德雷弗。由於科學類諾獎每年最多只能三人,如果德雷弗不去世,就沒有巴里什的事了。幸好索恩很硬朗,他得獎時已經77歲了。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巴里什意外升級後,開始晚節不保了,跑到中國加盟一個保健公司,談論引力波與健康的關係。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巴里什實在太缺錢。[5]
所以,還是健康地活著吧
從上面那些事例中的對比中可以看出,要想得諾獎,如果自己不是超級天才且極端幸運,那還是要爭取健康長壽。實在活不到90,也要爭取85、80、75,千萬不要在70之前就去見牛頓、愛因斯坦、巴斯德、弗洛伊德。你提前見了這些大神,就沒法活著見到瑞典國王了。
雖然要勤奮,但也千萬別認為每天在實驗室泡十七八個小時就可以功成名就,很多諾獎得主在巔峰時期是實驗室主任或者首席科學家,泡實驗室的都是下屬或者研究生,如果你沒辦法在某個年齡段成為領導實驗室的人,而只能和多位同事繼續每天泡十七八個小時實驗室,那首先基本上沒有機會得獎,就算有機會得獎,也估計會因為長期過度勞累而活不到得獎的時候。
勞逸結合、時常體檢、適當鍛煉,遠離熬夜、抽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才有機會活到自己可以站在諾獎或者其他一些大獎的獎台的年紀。
[1] 根據資料,小柴昌俊先是在美國的羅徹斯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55年),然後又在東京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1967年),在東京大學讀博時的導師是朝永振一郎。
[2] 南部陽一郎於1970年加入美國籍。也有資料認為與南部分享2008年物理諾獎的小林誠(こばやしまこと,Kobayashi Makoto,1944年)與益川敏英(ますかわとしひで,Masukawa Toshihide,1940年-)是南部的學生,但南部只是這兩人的指導教師之一,而不是他們的博士生導師,他們的博士生導師是坂田昌一(さかたしょういち,Sakata Shōichi,1911-1970),坂田昌一的導師是湯川秀樹(ゆかわひでき,Yukawa Hideki ,1907-1981),湯川也是諾獎得主(1949年度)。
[3] 戶塚去世前還與梶田合作寫過一本科普書籍:《從地底發現宇宙》,介紹宇宙線、中微子、多個重要的中微子探測器等知識,這本書有中譯本。
[4] 1964年共有3個研究小組共6人提出同一種機制,希格斯是其中一個,恩格勒是另外一個組的。希格斯在此後繼續研究這個機制,後來這個機制就被稱為“希格斯機制”,對應的粒子被稱為“希格斯粒子”,這個粒子在2012年被發現,希格斯與恩格勒因此在2013年獲得物理諾獎。
[5] 任何物體發出的引力波都對人體健康沒有任何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事實上,引力波只是時空自身的扭曲,並非某些電磁波輻射那樣的有害輻射,我們呼吸之間,全身的顫動都比任何引力波造成的時空扭曲與身體扭曲強烈得多。所以,引力波對人體的影響是可以完全忽略不計的。
作者簡介
王善欽,2018年獲得南京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2016-2018年訪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超新星爆發等現象,業餘也研究科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