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預測:今年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最大熱門是?
10月,一年一度諾貝爾獎月,吸引著全世界眾多人的目光。去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癌症免疫治療領域的兩位科學家,今年會由哪幾位科學家分享這一重大榮譽呢?首先,哪個領域獲獎的可能性比較高?
從2013年開始,以“兩年基礎、一年應用”的規律(基本符合基礎佔2/3這一大趨勢),今年基礎領域獲獎機會較高。
其次,基礎領域裡,誰更有機會?
前幾年是“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交替(至少兩次),再往前間或生物化學和免疫學領域,按道理今年細胞生物學的概率較高。
但考慮到近幾年尚未有生物化學(去年也算給了免疫學領域)等因素,個人傾向認為,2019年生物化學領域(以酶或蛋白為核心)機會更大,並預測以下3組機會較大。
一
純基礎領域——轉錄因子
授予在“轉錄因子發現”方面做出卓越貢獻3位科學家,其中1/2授予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羅德(Robert Roeder),以表彰在通用轉錄因子發現方面的貢獻。
路德教授(圖片來源:美國Wabash學院)
另外1/2由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尚邦(Pierre Chambon)和美國索爾克研究所埃文斯(Ronald Evans)教授分享,以表彰他們在特異轉錄因子——核受體方面的發現。
尚邦教授(左)
埃文斯教授(右)
預測理由:
今年恰逢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發現50週年(1969年發現),而羅德和尚邦教授均對此做出重要貢獻。遺憾的是2006年化學獎已授予轉錄機制研究,因此發給這一發現的機率極低。
但是轉錄因子的發現,對轉錄調控機制的理解和藥物研發具有重要價值,考慮到這一發現對整個生命科學乃至醫學領域的重大價值,因此認為今年3位科學家分享機會最大。
另外一個考量因素,是這一發現在20世紀70、80年代取得,3位科學家年齡都已偏大,尚邦教授88歲高齡,羅德教授77歲,最年輕的埃文斯教授也已70歲(平均年齡約80歲),因此需要儘早頒獎,今年機會最大。
二
純基礎領域——組蛋白修飾
授予3位科學家: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艾莉斯(David Alli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格倫斯坦(Michael Grunstein)和哈佛大學施瑞伯(Stuart Schreiber) ,以表彰他們“在組蛋白修飾和基因表達調控領域的重要貢獻”。
艾莉斯(左)
格倫斯坦(中)
施瑞伯(右)
預測理由:
和轉錄因子類似,組蛋白修飾在基因表達調控方面也極為重要。
這是在20世紀80、90年代的貢獻,3位科學家解釋了組蛋白乙酰化修飾對轉錄過程的調控作用,核心就是組蛋白乙酰轉移酶/去乙酰化酶。
3位科學家平均年齡約70歲,這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言,算是中年了。
三
CRISPR-Cas9系統的發現和應用
平均分配給3位科學家,德國馬普研究所卡彭蒂耶(Emmanuelle Marie Charpentier)、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杜德娜(Jennifer Anne Doudna)和杜邦公司的霍瓦特(PhilippeHorvath),以表彰他們在“CRISPR -Cas9系統發現和應用中的重要貢獻”。
卡彭蒂耶(左)
杜德娜(中)
霍瓦特(右)
預測理由:
基因編輯可稱得上目前生命科學乃至醫學最熱領域,3位科學家在2007-2012年的一系列發現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該技術核心是一種序列依賴的核酸內切酶Cas9,從這個角度出發亦可授予生理學或醫學獎(類比1978年限制性內切酶),今年獲獎也毫不奇怪。
3位科學家平均年齡約50歲,算是名副其實的青年了。
以上所列是今年獲獎機率最大3個組合,分老中青3個年齡段,個人傾向1和2組。畢竟第3組都還年輕,來日方長。
但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評審委員如何考量,就不得而知了。
四
補充
最後再補充一個組合,假如今年仍然頒發給細胞生物學領域,則以下組合機會較大。
授予日本京都大學森和俊(Kazutoshi Mori)和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瓦爾特(Peter Walter),以表彰他們在“內質網未折疊蛋白應答反應”中的重要發現。
森和俊(左)
瓦爾特(右)
當然,mTOR發現者瑞士巴塞爾大學霍爾(Michael Hall)、磷脂信號通路發現者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坎特利(Lewis Cantley)等也是強勁競爭者,這裡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