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學院:更多女性被提名諾獎是趨勢
2019年諾貝爾獎揭曉之前,長期關注的一個問題重新引發外界期待:女性和非白種人在今年的這項大獎角逐中能否有所斬獲?畢竟,在過去的2018年,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Donna Stricklan)是繼瑪麗·居里(居里夫人)和瑪麗亞·格佩特-梅耶(梅耶夫人)之後的歷史上第三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
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也是繼居里夫人、伊雷娜·約里奧-居里(瑪麗居里的女兒)、多蘿西·瑪麗·霍奇金和阿達·約納特之後第五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性。
如何平衡這些所謂的諾貝爾獎“歧視”,瑞典皇家科學院採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包括希望能通過鼓勵科學家提出更多樣化的提名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邀請更多的女性參與提出候選人,以及修改邀請提名信的措辭,明確希望提名者考慮性別、地理和主題的多樣性,同時也希望可以同時提名多個發現。
據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官網報導,日前,《自然》採訪了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生物醫學科學家戈蘭·漢森(G?ran Hansson),談及這些措施產生的影響。
漢森透露,雖然不能給出任何確切的數字,但目前的提名似乎有一個積極的趨勢,即更多的女性被提名。雖然這一變化很小,但這是一個趨勢。瑞典皇家科學院將持續幾年、非常仔細地研究這一問題,最後可能會得出確定的結論。
然而,增加提名者中女性的比例似乎幫助並不大。漢森透露,“不幸的是,這似乎沒有任何影響。結論是,女性提名女性的可能性並不比男性高。我們將繼續跟進,但目前情況的確是這樣”。
除了性別以外,瑞典皇家科學院也在試圖促進種族多樣性。漢森提到,目前還不能說它是否有任何影響,因為我們評估性別方面的影響。“但即使在我們修改提名信之前,諾貝爾獎得主數量增加最多的國家之一就是日本”。漢森認為,這種現象本身挑戰了所謂的美國白種人偏見。
“我們在東亞看到了對科學的巨大投資,我們看到來自東亞的被提名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從長遠來看,我相信這是值得的。”漢森表示。
不過,瑞典皇家科學院仍致力於在種族方面進一步平衡。諾貝爾獎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曾明確表示,頒獎時不應考慮國籍。永遠不會對國家、種族或性別實行配額制度。“重要的是,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因為她或他是最有價值的獲獎者,這是毫無疑問的”。
漢森同時提到,我們意識到,諾貝爾獎得主會成為榜樣,尤其是來自不同種族的女性榜樣非常重要。但是,與此同時,諾貝爾獎必須獎勵做出最重要發現的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低估了諾貝爾獎的價值,我認為這最終會傷害到所有人”。
漢森還特別強調,瑞典皇家科學院和諾貝爾委員會之外的外部環境的變化非常重要:必須鼓勵婦女學習科學,並在其整個學術生涯中給予公平的機會。
“我們希望更多的國家能發展科學。而科學是一項昂貴的活動,也需要穩定的環境,所以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機會差別很大。我們希望這種情況會逐漸改變,這樣更多國家的人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從事科學事業,從而有更多的科學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