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海增30輛測試車預計很快落地
滴滴CEO程維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提及,滴滴剝離了無人駕駛公司,希望推動無人駕駛載人測試在上海落地。滴滴CTO、滴滴自動駕駛CEO張博在接受新浪科技等採訪時表示,未來將在上海再部署30輛測試車,待測試成熟後將全面推廣,“預計很快,不會太遠”。
上海增30輛測試車預計很快落地
“很快還有3輛車開始測試,等測試成熟了以後會不斷加車,我們預計很快落地,不會太遠”,張博表示,未來用戶在指定區域打開滴滴App,即可看到“自動駕駛”入口。
他指出,針對自動駕駛,目前滴滴在中美兩地實際路測的里程已達30萬公里,已擁有40輛測試車,其中中國30輛,美國10輛,未來將在中國上海額外再部署30輛測試車。
他希望盡快在上海開始運營自動駕駛出租車,明年將該模式複製到國內兩三個一線城市,未來再向新加坡等海外發展。
25%乘客無司機接送無人車補充運力
“滴滴無人駕駛”一度在網絡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為,此舉可能導致部分司機失業。
張博解釋稱,首先,滴滴中有個非常關鍵的指標叫成交率,“現在每天的成交率大概是75%,這意味著每天有25%的乘客沒有司機去接,這個缺口是幾百萬”,所以,無人車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運力方面的補充。
其次,自動駕駛技術與人類的服務技術應該是並存關係,“人具備有溫度的服務,這是不可能被技術取代的”。
最後,待無人車普及後將出現一些新的工作,比如有人專門維修和保養無人車等,“工作可能會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但是工作不會消失”。
單打獨鬥不可行行業需要聯盟
張博坦言,無人駕駛當前正處於回調期,“有公司說2019年要量產,或者2020年要量產,在我看來基本上都不可能實現。但是,無人駕駛技術過了回調期以後,仍然還會回到一個健康發展的狀態”。
在談及未來規劃時,他表示,自動駕駛行業已經進入第二個階段,即“真正要把技術推進到每個人的生活”。在該階段中,單靠一家公司之力顯然不夠,需要產業聯盟的支持。而聯盟需具備四個關鍵資源:
第一,提供共享出行網絡。“在我看來,未來十年,L4和L5無人駕駛技術最好的商業化場景還不是賣給C端的消費者,而是進入到滴滴這樣的出行網絡,提供人類和機器人的一種混合派單的模式”。
第二,無人駕駛的技術;第三是汽車廠商;第四是有足夠的資本支持。
“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項目,而且很燒錢,所以任何一個公司都不能獨立擁有所有資源”,張博稱,滴滴成立獨立公司,是希望跟汽車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包括吸引更多資源一同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