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中介充斥社交媒體:造假獲貸款1萬收2千手續費
儘管校園貸已被取締,但一些為大學生提供網絡貸款的渠道依然在社交網絡上潛行。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微博上發現眾多明確指向大學生貸款的賬號,這些微博賬號名稱中均有“大學生”“貸款”“借錢”等關鍵詞,且都擁有數十萬粉絲。記者以大學生身份聯繫了其中數個中介,多人表示可以向記者發放貸款,均需收取手續費,手續費在放款金額的15%到30%不等。
校園貸早已被明令禁止,為何這些微博賬號還明確指向大學生貸款,如果大學生可以通過賬號背後的貸款中介獲得貸款,那麼是如何操作的?賬號所標榜的無前期手續費,又是真是假?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展開了調查。
社交媒體賬號為“校園貸”導流
在微博平台上以“貸款”為關鍵詞搜索,能夠找到眾多貸款中介賬號。在這其中,眾多賬號名稱明確指向“大學生”,例如“大額分期穩下大學生貸款借錢借款”“貸款借錢大學生秒下款”“貸款大學生小額大額包下”,這些賬號均在主頁標榜“無前期手續費”等信息,並附上微信或QQ等聯繫方式。
記者以學生身份聯繫了數個中介。
“芝麻分花唄截圖”,這是中介A對記者的開場白,姓名、年齡、具體工作、是否蘋果手機、通訊錄多少人、目前負債……隨後,中介A要求記者填寫了多項個人信息。知道記者學生身份之後,其又要求發送學信網截圖。
在確認家中向記者提供生活費之後,中介A發來了一條網頁鏈接,並表示:“這是我們公司的申請後台,資料認證越多額度越高,通過率越高,資料一定要真實,父母號碼禁止造假,只有一次機會,提交後截圖給我,我報備審核加速。”
同時,中介強調:“我們這邊沒有利息,只有手續費,手續費第一次是額度的30%,因為第一次合作,公司風險比較大,下次就能降了,週期開始是7天,後期成為老客戶可以申請提額降費,延長周期。”認證前,中介A向記者收取了12元的審核費用。
鏈接指向一個名為“錢哥哥金融”的網頁,記者無法在手機應用商店或者電腦端網頁搜索到其相關信息。“極速放款、最快5分鐘審核”,頁面上的廣告語醒目。輸入手機號和驗證碼之後,記者進入實名認證界面,提交姓名和身份證號之後進入認證授權界面,認證授權界面共有7項認證信息,包括實名認證、學歷認證、聯繫信息、地理位置、通訊錄、淘寶認證、運營商認證,其中淘寶認證和學歷認證為選填。
實名認證需要上傳身份證正反面以及手持身份證照片;學歷認證僅需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地理位置要求自動獲取地理位置,同時需要手動填寫具體到房間號的住址信息;聯繫信息要求填寫QQ、微信、支付寶賬號以及電子郵箱賬號,同時還要填寫父母親姓名、電話、收入、工作,以及同事朋友的姓名電話;而點擊通訊錄認證後,頁面進一步跳轉,要求下載一個名為“風控助手”的APP,下載並登錄風控助手後,才能夠進行通訊錄同步和淘寶認證授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的《網絡安全實踐指南——移動互聯網應用基本業務功能必要信息規範》明確指出,金融借貸基本業務功能應允許用戶在金融借貸應用中手動輸入緊急聯繫人信息,而不應強制讀取用戶的通訊錄。
記者留意到,點擊淘寶認證後,風控助手頁面上彈出數據採集隱私政策,並顯示該政策的製定方為東莞市億信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信云網絡科技)。
啟信寶顯示,億信云網絡科技成立於2017年11月,註冊資本200萬元人民幣。根據官網介紹,其能夠提供在線進件管理、在線風控、反欺詐驗證、徵信數據獲取、客戶管理、跟進記錄等。商戶無需任何開發能力即可獲得完整的風控進件、風控一體化解決方案,註冊申請即可使用。
“這種現金貸平台看起來像’714高炮’。”一位現金貸業內人士向記者說道。他還告訴記者:“現在有好多’坑爹’的平台,3天的產品都有,5天砍頭息43%,還有7天的產品分三期,風控很差,就是買的系統,靠暴力催收。”
學生通過包裝成功申請借款
學生小王(化名)也通過微博賬號聯繫上一名中介B。和記者經歷的一樣,中介B首先也確認了小王的芝麻分、年齡學歷、目前在哪些平台有借款等信息,之後便告訴小王可以下款。
“填基本資料幫你操作。”中介B告訴小王,“然後根據個人資歷匹配合適的平台。”其要求的資料包括手機號、運營商服務密碼、公司名稱地址、現居住地址、直系親屬聯繫人姓名電話、朋友或同事姓名電話、本人QQ號。
“還是學生,沒有工作,怎麼弄。”小王提出疑問。“免費包裝工作。”中介B稱。隨後,中介B要求小王在洋錢罐平台上進行申請:“先認證基本信息,填工作單位收入等截圖給我。”
中介B給小王的公司地址和小王的現居住地址僅有一棟樓之隔,名稱顯示是一家貿易公司。“照我發的填。”小王在洋錢罐平台上申請的同時,中介B在線“指導”。
記者查詢發現,中介B所給的公司確實存在,不過,該公司處於營業執照被吊銷的狀態。
在完成一系列認證,並按照中介B的“指導”填寫工作信息之後,小王進入了洋錢罐的審核程序。幾分鐘後,貸款便審核通過,小王在洋錢罐上獲得了3000元的信用額度。
借款3000元,分6期償還,第1期和第2期的還款金額在1400元左右,第3期到第6期的還款金額在190元左右,還款總額為3538.78元,其中包括借款利息70.18元,手續費60元,其他費用408.6元,平台顯示的年綜合資金成本剛好為36%。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借款前和中介談好的條件,下款後需要支付給中介平台下款額度20%的手續費,因此小王還要轉賬給中介600元手續費。也就是說,小王通過中介在洋錢罐上申請借款3000元,除去平台和中介收取的費用,實際上,最終能到手的不到2000元。
上述現金貸業內人士表示,正規中介會給平台導流客戶,但不會幫客戶做資料。“正常的中介導流推廣是按點擊註冊或者下款金額向平台收費,給平台導一個點擊或者一個註冊賺1到2塊,下款賺的費用和每一件放款的額度有關。”該人士說道,“中介收手續費,平台也收利息和各種費用,加起來就很高了。”
信息造假申請網貸涉嫌詐騙
就記者與多名中介溝通的情況來看,這些貸款中介的套路基本一致。他們會首先詢問貸款人的年齡、芝麻分、手機是否實名、有無信用卡、近期在哪些網貸平台貸過款等信息,而如果要申請貸款,需要首先發送姓名、身份證、銀行卡及開戶行、實名制電話、手機服務密碼、現住址、聯繫人電話、身份證正反面、手持身份證等信息,然後在中介指定的一家平台上進行申請。
對於學生身份,多名中介都表示可以包裝信息。而學生小王也通過這種“造假”成功獲得了貸款額度。那麼,中介和借款人的這種行為是否屬於騙貸,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呢?
一位熟悉網貸業務的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騙貸僅僅是指騙取金融機構的貸款,上述中介和借款人的行為涉嫌詐騙。“核心點在於造假的信息是否影響了平台的風控決策,例如說學歷是假的,或者工作單位是假的,這些假的信息直接影響了平台放款與否,那麼這個行為就構成了詐騙。 ”
對於中介而言,如果成功下款,其所賺不菲。貸款中介收取的手續費是下款額度的15%到30%,大多數是20%。而在申請貸款前,並無法確定平台最終能夠給到的額度,如果平台給了一萬元額度,按照20%的手續費,借款人就需要向中介支付2000元手續費。
儘管現金貸處於嚴監管之中,校園貸也早已被明令禁止,但違法違規的貸款渠道依然在社交網絡上層出不窮。根據微信官方今年7月公佈的數據,在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間,微信公眾平台針對虛假、無資質的信貸類賬號累計處罰了30000多個公眾號、2000多個小程序。
知名IT與知識產權律師、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社交媒體提供的是信息存儲空間,是技術服務,一般情況下,它的責任主要是接到舉報投訴或者侵權投訴之後對這種違法的信息進行刪除。“因為它信息量很大,不可能人工主動發現,只能通過技術過濾系統,設置關鍵詞屏蔽一些違法詞彙,而對於一些無法明顯看出違法的信息,只能接到通知之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