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隨身聽問世40週年如何影響了整個世界
自第一款索尼磁帶隨身聽(Walkman)問世以來,這款小巧的音頻播放器品牌迄今為止已經推出了300多款各類設備,其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聽音樂的方式習慣,也對消費電子設備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以下是翻譯內容:
第一款索尼隨身聽於1979年問世。很快這個小巧的卡帶設備就不再僅僅是一款流行的音頻播放器。最重要的是它為每一位消費者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索尼隨身聽讓5個小時的長途飛行變得不再那麼難以忍受,也消除了漫步某個地方所帶來的孤獨感。從那時起,人們就很容易把這種簡單而強烈的音樂快樂視為理所當然。我們所有人,或者說大多數人,都被困在耳機裡,聽著耳機裡播放的音樂或播客,分散了我們早晚上下班路途的注意力,也分散了我們在健身房跑步機上的注意力。
隨著索尼隨身聽問世滿40年,其為全世界帶來的影響力顯而易見。隨身聽不僅刺激了蘋果iPhone的到來,也刺激了迷你CD以及MP3播放器等創新音頻技術,還讓各種“另類”的流行音樂風格得以普及。
“為什麼隨身聽很重要?內容控制。它是一種個性化的娛樂方式。”《國家》(The Nation)音樂評論家、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戴維·哈伊杜(David Hajdu)說。“這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是非同尋常的。”
1979年,當哈吉杜參加索尼隨身聽的發布會時,他並沒有那麼熱情,當時他還在謹慎地宣傳隨身聽的音質。“我剛剛看到了有史以來最愚蠢的產品,”他記得對女友說。“你應該戴著耳機到處聽音樂嗎?”
但是當他帶著這個新設備在附近轉悠時,他改變了態度。很快大眾就被這個卡帶設備所吸引,沉浸入各種音樂的海洋。
當然,這種習慣也造成了人際關係的隔閡。把人拒之千里之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更方便。在接受個人化體驗時,我們必然會減少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可能性。
“我們再也沒有回去過,”哈伊杜說,“你可以為此感謝(或責備)隨身聽。”
為什麼叫“Walkman”?
Walkman被收錄進了牛津英語詞典,它的名字聽起來……會走路的人,而這個名字與音樂無關。
翻譯道格拉斯·麥高恩(Douglass McGowan)解釋說,這個組合詞實際上是索尼日本團隊的一項發明,結合了“Walky”和“man”兩個詞。“這個名字是出於必要,而不是基於任何市場調查。”
索尼的高管們一度擔心“Walkman”在日本以外的地方無法翻譯,於是在美國市場上將其標識為Soundabout(隨處聽),英國市場上的產品標識為Stowaway,而澳大利亞為Freestyle。索尼的美國分部甚至提出了另一個名稱:Disco Jogger(迪斯科慢跑者)。但董事長盛田昭夫(Akio Morita)拒絕了這一提議,擔心此舉可能會疏遠那些不喜歡著名迪斯科皇后唐娜·薩默(Donna Summer)的老客戶。
但當到日本旅遊的人開始購買隨身聽帶回家時,這個名字就流傳下來了,銷量也大幅上升。當然,讓人永遠記住的還是Walkman。
事實和數據
索尼無處不在的隨身聽是如何在世界上留下印記的:
2.5小時:原隨身聽估計的電池壽命。一節5號電池可以將一張專輯完整播放兩遍。
199美元:第一代隨身聽在美國市場的售價,相當於目前的1347美元。
3198美元:最昂貴隨身聽的價格,簽名版256GB NW-WM1Z MP3播放器,重量也超過一磅(0.45公斤)。
300+:索尼以“隨身聽”品牌發布的各種型號設備。
4億:索尼在全球銷售的隨身聽設備數量,包括各類磁帶機和MP3播放器。
從第一款索尼隨身聽到智能手機
1963年
電子產品品牌飛利浦推出磁性磁帶,主要客群是記者和秘書用於記錄採訪內容。1977年,索尼以其笨重的錄音設備Pressman進軍市場。Pressman也是隨身聽原型機的基礎。
1979年
索尼的首款隨身聽問世之前,該公司聯合創始人井深大(Masaru Ibuka)曾建議設計一款小型個人音頻播放器,可以提升播放磁帶的用戶體驗。很明顯,他對隨身攜帶一台大型錄音機感到厭倦了。
1984年
在光盤問世後不久,索尼就推出了Discman便攜式CD播放機,這種設備在上世紀90年代佔據了中心舞台。儘管音質有所提高,但這個脆弱的設備根本無法讓用戶在慢跑時聽音樂。
1992年
索尼推出了其獨特的MD格式,錄製、數據壓縮和定制功能均超越CD。索尼首年僅售出約5萬台隨身聽。
2001年
蘋果推出iPod,確保了在MP3市場的領先地位。這款設備的成功為2007年iPhone的問世打下了基礎。索尼在錯誤地堅持其專有的ATRAC音頻格式後,正忙於追趕基於MP3音頻格式的隨身聽。
2019年
幾乎每個人都在用智能手機聽音樂。越來越少的音樂愛好者仍在尋找iPod Touch、Mighty Vibe和Walkman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