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將在印度推消費信貸,會用手機數據評估信用
小米未來幾週內將在印度推出消費借貸業務,向該國蓬勃發展的金融服務市場發起雄心勃勃的衝擊。該公司將面臨兩大挑戰:數據隱私問題和激烈的競爭。對於這家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來說,該舉事關重大。
該公司的商業模式一直以來依賴於低利潤率的硬件銷售,而服務才是未來實現長期利潤的關鍵所在。該公司週二公佈的第二季度業績令人失望,目前它的股價僅僅略高於2018年IPO發行價格的一半。
小米希望,它能夠利用自己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地位,進入該國利潤豐厚但競爭激烈的金融服務業。然而,隨著公眾對數據隱私問題日益擔憂,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不得不改變了經營方式,因此這家中國公司的前進道路可能也會崎嶇不平。
事實上,在一些熟悉小米國際擴張計劃的人士當中,小米在數據收集和隱私保護方面的做法引起了質疑。據路透社看到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在中國的金融服務領域仍是一家小公司。
在亞洲地區,小米也面臨著來自各方的激烈競爭,包括銀行、全球科技巨頭、金融科技初創企業等等。這些企業都在力圖在亞洲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中占得一席之地。
在另一個重要市場印度尼西亞,小米的金融部門因與監管機構在牌照問題上存在分歧,於2018年底被迫關閉。
一位熟悉小米印度業務的消息人士稱,該公司在印度市場的表現很好。今年3月,它在當地推出了第一款金融服務類產品:名為Mi Pay的支付應用。
消息人士表示,“他們似乎在追隨蘋果和谷歌這兩家市場領軍企業,對於這兩家巨頭而言,智能手機最終將不僅僅是一部手機,將更多的是一種金融工具。”
小米計劃在印度新推出的Mi Credit信貸服務,提供最高達10萬盧比(約合1451美元)的貸款,起步利率為1.8%。該服務將會在未來幾週內推出。小米發言人對路透社表示Mi Credit目前處於“測試階段”,但不願透露細節。
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印度是小米在中國以外最大的一個市場,其手機產品在當地的裝機量達到7000萬部左右。
小米近日公佈的財務報告顯示,第二季度其金融科技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7%,達到1.12億歐元(約合7.92億人民幣),主要集中在“消費貸款和供應鏈融資”。
隱私問題
根據路透社看到的文件,小米利用來自用戶手機活動的數據,收集有關用戶的“身份、生活階段、生活方式、社會關係和品牌忠誠度”的信息,然後據此創建信用檔案。
一位銀行高管對路透社表示,這種隱私問題在印尼至少嚇跑了一位潛在的銀行合作夥伴,因為後者擔心數據收集過度。印尼是小米的第二大海外市場,僅次於印度。
在印度,申請小米貸款服務的消費者需要簽署廣泛的協議,同意與小米分享他們的各種個人數據,包括“專業和教育背景”,“臨時信息歷史”,以及與“某些應用程序和網站的使用”相關的信息。
該協議還披露,小米可能會“不時地向小米關聯公司或者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分享個人信息。”
上述印尼銀行家透露,他看到的一份演示文稿顯示,作為信用評估手段的一部分,小米會掃描手機用戶的私人數據,以尋找有關生活方式變化的信息,比如離婚或升職。
互聯網自由基金會(Internet Freedom Foundation)執行董事阿帕爾·古普塔(Apar Gupta)指出,印度缺乏數據隱私法規,因此用戶隱私沒有受到良好的保護。
古普塔說道,“相關的風險包括信息收集超出了用戶合理考慮的範圍。如果他們對正在收集的信息沒有足夠的注意,他們就無法知道自己付出什麼東西來換取貸款。”
小米發言人對路透社表示,“用戶隱私和數據保護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公司已經與其在印度的貸款合作夥伴達成了“強有力的數據保護協議”。
此外,對小米的手機用戶來說,隱私問題可能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被小米相對便宜的硬件價格吸引過來的。
29歲的阿克謝·帕瓦爾(Akshay Pawar)來自印度西部,他是一名小米手機用戶。他說,“銀行在同意發放貸款之前通常會要求提供很多的件。如果小米能夠迅速貸款給我,而且不需要提交太多的文件,那麼我不會介意與該公司分享我的數據。10萬盧比是個不錯的數目,足夠我買一輛新的摩托車了。”
而手機數據似乎在分析風險方面也很有效:據路透社看到的文件顯示,小米的不良貸款率低於2%,就平均金額為1000美元的消費貸款來說,這一比例非常低。
中國市場的表現
路透社看到的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年中,小米在中國的貸款業務的貸款賬目為80億美元,未清賬款為20億美元。小米的Mi Pay與中國銀聯合作,在中國實現了每年120億美元的交易總額,擁有2000萬活躍用戶。
這些數據遠遠落後於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等中國競爭對手。
小米的這些中國市場數據此前尚未公佈。小米的發言人稱截至2018年5月的數據是有效的,但他拒絕提供2019年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