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小米將在印度開展貸款服務:依托手機中的客戶數據
據路透社報導,小米公司未來幾週準備在印度推出一項消費貸款業務。在印度,蓬勃發展的金融服務市場面臨著數據隱私問題和激烈競爭帶來的嚴峻挑戰,此舉意味著小米向著該領域邁出一步。
作為全球第四大手機供應商,小米的業務模式依賴於低利潤的硬件銷售,服務是主要的長期利潤中心,此次舉措面臨著高風險。本週二,該公司公佈的第二季度盈利情況令人失望,股票交易價格略高於2018年IPO發行價的一半。
小米認為,利用自己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位置,足以進入印度利潤豐厚但人滿為患的金融服務業。然而,公眾對數據隱私的日益關注,曾迫使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改變了他們的業務方式,也有可能使這家中國公司前路坎坷。
事實上,小米在數據收集和隱私方面的做法已引起了一些熟悉其國際擴張計劃的業內人士的關注,該公司在中國的金融服務領域仍然名不見經傳。
在亞洲,小米麵臨著來自銀行、全球科技巨頭、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和其他印度企業的激烈競爭,後者已在該地區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中爭得一席之地。
在另一個重要市場印度尼西亞,由於與監管機構在許可證問題上存在分歧,小米旗下的金融部門不得不在2018年底關門歇業。
一位熟悉小米印度業務的消息人士說,小米今年3月在印度的首次亮相表現良好,當時,該公司發布了一款名為小米支付(Mi Pay)的支付App應用。
該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他們似乎在追隨市場領導者,例如蘋果和谷歌,這意味著,智能手機最終將不僅僅是一部手機,更是一個金融工具。”
小米新近將在印度上線小米信貸(Mi Credit)服務,為用戶提供高達10萬盧比(約合1451美元)的貸款,最低利率為1.8%,計劃在未來幾週推出。小米發言人告訴路透社,小米信貸目前處於“測試階段”,但拒絕透露細節。
印度是小米在中國以外最大的市場,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稱,該公司在印度擁有大約7000萬部手機的用戶基數。
該公司本週二公佈,小米第二季度的金融科技收入同比增長62.7%,達到1.12億美元(約合7.92億元人民幣),重點關注“消費貸款和供應鏈融資”。
隱私問題
據路透社報導,小米利用手機活動中的數據,根據客戶的“身份、年齡階段、生活方式、社交關係和品牌忠誠度”創建信用檔案。
一位銀行高管對路透社表示,隱私權問題已令小米在印尼的至少一個潛在銀行合作夥伴感到震驚。印尼是小米公司繼印度之後的第二大海外市場,該行部分出於對侵入性數據收集的擔憂而放棄了這項交易。
在印度申請服務的消費者要簽署廣泛協議,同意與小米分享他們的個人數據,包括從“專業和教育背景”到“臨時短信歷史”,以及“使用某些應用程序和網站”的相關信息。
協議條款還包括小米可能會“不時向小米關聯公司……或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共享用戶個人信息”。
這位印尼銀行家對路透社表示,他看到的一份報告顯示,作為信用評分方法的一部分,小米公司將掃描手機用戶的私人數據,以了解後者生活方式的變化情況,如離婚或升職。
遊說組織互聯網自由基金會(Internet Freedom Foundation)執行主任阿帕爾·古普塔(Apar Gupta)說,印度缺乏數據隱私方面的法律和法規,對用戶的保護很薄弱。
“風險在於信息收集可能超出用戶的合理考慮。”古普塔說:“如果他們沒有充分注意到自己的哪些數據正在被收集,他們就無法利用任何有意義的方式來知道為了獲得貸款,自己正在失去什麼。”
小米的一位發言人告訴路透社,“用戶隱私和數據保護對我們至關重要”,而且,該公司與印度的貸款合作夥伴已達成了“強有力的數據保護協議”。
此外,對小米手機用戶來說,隱私問題可能不是頭等大事,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被相對便宜的硬件價格所吸引。
“銀行在發放貸款之前通常會要求很多文件。如果小米能夠快速借錢給我,而且無需太多文件,我不會介意與公司分享我的數據,”29歲的阿克夏·帕瓦爾(Akshay Pawar)說,他是住在西印度奧朗加巴德邦的小米電話用戶。“10萬盧比是不小的金額,足夠買一輛新摩托車。”
況且,電話數據似乎對分析風險很有效:據路透社的文件顯示,小米的不良貸款率低於2%,對於平均額度為1000美元的消費貸款而言,這一數字非常低。
中國業績
據路透社報導,截至2018年年中,小米在中國的貸款業務規模已達80億美元,其中20億美元為未償餘額。據文件顯示,與中國銀行卡提供商銀聯合作經營的Mi Pay每年商品交易額可達120億美元,擁有2000萬活躍用戶。
這使得它遠遠落後於中國的競爭對手,例如微信錢包和支付寶。
中國市場的數據以前從未被報導過。小米發言人說,這些是截至2018年5月的數字,但拒絕透露2019年的數字。(斯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