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在同一個時區?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我們出國旅行時,往往要按照當地時間調整手錶和手機的時鐘;旅行歸來後,我們又需要不厭其煩地再把時間調回去。有時候,你可能會因為忘記時差,而錯過與地球另一端的人的電話。無論如何,時區決定了無論我們在地球上的哪個地方,所使用的時鐘都必須與太陽時保持一致,當你穿越多個時區或與遠在他鄉的人交流時,時間的不同真的會讓人感到痛苦。
奇怪的是,時區的發明是為了減少混亂,而不是引起混亂,因為太陽時會隨著你在地球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移動而變化,即使是很短的距離,在人類的大部分歷史中,一天的時間在不同地方都存在差異,即使在14世紀歐洲人開始使用機械鐘之後,這種不一致性依然存在。
鐵路如何使時區標準化
直到19世紀,人們才開始對時間的準確性產生困惑。當時,火車開始使人們能夠快速地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突然間,人們經常錯過火車,並開始有火車相撞的事故發生,受時區混亂困擾的不只是歐洲,在美國,一開始有300個當地時區,後來鐵路系統將其壓縮至100個。
1876年,出生於蘇格蘭的工程師桑德福德•弗萊明爵士在愛爾蘭錯過了一趟火車,原因是他打印的時刻表出了錯,弗萊明決定解決這個問題,他設計了一個系統,將世界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的跨度為經度15度,最終,全世界都採用了弗萊明的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時間不是基於當地的太陽位置,而是基於當地與英國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相隔多少個時區。格林尼治平時(Greenwich Mean Time,簡稱GMT)的正午是指一天中太陽經過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線的平均時間,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使用以格林尼治為本初子午線或0度經度的海圖,正是這條線分開了東西半球。
統一的時間
但是,隨著時間變動的減少,時間的混亂在20世紀再次成為一個問題。航空旅行的出現進一步壓縮了距離,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興起使全球各地的人們能夠即時通信,並賦予我們一種全天候的文化,在這種文化中,我們與遙遠地方的事件緊密相連。
這就是為什麼幾年前,史蒂夫·漢克和他的同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理查德·康恩·亨利提出了一個更簡單的解決方案。他們想徹底廢除時區,把整個世界都納入世界時(UTC),在他們的系統中,當一個地方是9點時,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是9點,即使是你早上在一個地方,晚上又在另一個地方。
全球使用統一的時間不僅可以讓人更容易調整旅行方式,而且使需要遠距離交流的人更加方便,比如,分散在世界各地跨國公司僱員可以更方便地進行電話會議。“無盡的困惑將永遠消失,”理查德·康恩·亨利對此表示同意,“生活會更簡單!”
廢除時區還可能消除睡眠剝奪對時區西部邊緣居民造成的負面健康影響。
自史蒂夫·漢克和理查德·康恩·亨利於2012年提出廢除時區以來,在某種程度上,向世界時的轉換已經發生了,舉例來說,飛行員和空中交通管制員都依賴於世界時,金融交易員的交易有時會跨越國界和時區,他們也會在世界時框架下進行交易,以確保定價正確,互聯網基本上是在世界時上運行的。
有些人可能想知道,改用統一時間是否會改變人們日常日程的節奏?人們會說,“哦,如果我們採用統一時間,那就意味著我們要在天黑的時候開業。”其實並不是,你的生意還是會像現在這樣,取決於太陽位置,在紐約或巴爾的摩,如果你通常上午9點開門的話,那手錶上的時間就是下午2點(假設格林尼治時間是上午9點)。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在一代人的時間裡,伴隨世界時長大的孩子將不再把早上7點與早餐時間,或者早上9點與開始工作聯繫起來,這種轉變並非聞所未聞。
中國目前就是用一個時區來協調東西方向跨度極大的地域。只需要對當地企業的開業和關門時間等做出決定,這種問題完全可以得到解決。對建立一個全球體係而言,這麼做至關重要。(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