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也沒那麼容易被關上
8月9日,號稱籌備6年、投資3.6億元的科幻戰爭電影《上海堡壘》上映。該片由熱門作品改編,著名導演掌舵,頂級流量明星出演,然而上映5天后,豆瓣評分下降到3.2,票房只有1.24億,排片下降到5.3%,可謂票房口碑雙失利。網上網下“有口皆罵”,以至於導演、編劇、主演紛紛出來道歉,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又一新奇觀。
自年初《流浪地球》熱映,2019年就被人們記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觀眾們也在熱切地期盼中國科幻電影從此迎風遠航,然而半年過去,曾被寄予厚望的《上海堡壘》徹底垮掉了。有網友稱,“《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的一扇門,《上海堡壘》又給關上了”。這也成了輿論場對這部電影的主流論調。更有多家媒體平台發起,“《上海堡壘》到底差在什麼地方”“《上海堡壘》算不算科幻電影”等問答。
中國科幻電影究竟將駛向何方?觀眾、業內人士、相關專家都有點迷茫了。“難道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就那麼容易被關上了?”罵了一周《上海堡壘》後,大家開始冷靜思考。
明星流量不等於電影質量
“劇情缺乏邏輯,主演演技尷尬,造型特效粗糙,配音口型對不上”,這是觀眾們一致的觀影感受。至於這些問題的罪魁禍首,則被歸於過分依賴“熱門IP+流量明星”的模式上。
“顏值在國內影視圈或許曾經具有票房號召力,投資方可能心想,有顏值有流量,有流量就有票房;如今《上海堡壘》的市場失利引人開始思考流量邏輯上的謬誤。流量明星的輝煌不再,其實質原因可能不在於明星,而在於影視圈對互聯網經濟的迷思。大概自2014年起,國內IP熱潮風起雲湧,投資方紛紛搶購價碼高得驚人的各式IP,可惜的是,縱使有再好的IP,其價值在電影結束戲院放映之後就瞬間消隕了。”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採訪時,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講師張婷婷說。
她認為,明星的流量不等於質量。縱觀好萊塢那些領取巨額片酬的電影明星們,他們之所以能夠挾帶票房號召力乃是出於其光環;而明星光環則來自過往累積的一部部好作品,甚至是具指標性獎項的肯定,例如顏值高的小李子(Leonardo DiCaprio)從影多年,最終也要通過奧斯卡獎對《荒野獵人》的肯定才終於讓他得以擺脫“花瓶”的既定印象;得獎的優質作品、下一部電影的票房號召力、更優渥的片酬、更優質的影片邀約,方能形成一個明星養成的健康循環。
以執導情感戲著稱的滕華濤導演曾吐露,看到了一張鹿晗的照片就直接定了他,並且一定程度上為他量身打造了劇本。2016年,鹿晗主演的《盜墓筆記》雖然口碑奇差,但票房依然超過10億。滕華濤沒想到,“粉絲與流量變現”的模式這麼快就失靈了。“想要圈錢哪那麼容易,不是觀眾對流量明星逆反,是冷靜了,理智了。”電影愛好者潤華對記者說,他不同意有人說,存在故意打低分、黑明星的說法。
科幻電影光談戀愛可不行
“都世界末日了,還有人上街遛狗?”“拯救世界的戰士,怎麼留那麼厚的劉海,還不帶亂的?”“分明就是個愛情片,非要說自己是科幻片,有意思嗎?”網友們紛紛質疑這部電影的科幻成分。
“《上海堡壘》,基於觀眾既定印象,白淨的流量明星多是出演較輕甜的電影類型,加上導演滕華濤過去的都會愛情作品,《上海堡壘》主創人員的調性自然跟科幻類型的電影內容相去甚遠,無形累加了票房變數。”張婷婷認為,由於《上海堡壘》乘著科幻元年的浪頭,加上片方大力將之營銷為《流浪地球》的接力之作,觀眾的期待程度自然大幅度提升;當看完電影的觀眾在網絡上帶來如潮的惡評時,評價力量如同滾雪球般使票房曲線急遽陡降。因為在充斥著無限評論網站的網絡世界裡,票房曲線下降的頹勢將呈現指數型的下降,並且下降的力度通常難以挽回。
從此前公佈的數據上來看,《上海堡壘》在特效上的花費並不比《流浪地球》少:搭建了1.55萬平方米的實景,用了1600個特效鏡頭(《流浪地球》共有2003個),佔據全片總鏡頭數的90%,並找了5個國家的特效製作團隊……然而,實際效果觀眾卻不買賬。“抄襲了很多國外科幻大片的經典場景和構思,看著沒意思。”看過影片後,觀眾孫京說。他覺得,既然是講中國、講上海,就要有自己的東西,有自己的邏輯,光有視覺效果,不如打遊戲了。欠缺硬核的科幻內容,在架空背景之下缺乏獨立的邏輯和統一的價值觀,使得《上海堡壘》看起更像是一部有科幻元素的愛情片。然而,即使當做愛情片,觀眾們也覺得它毫無意趣,俗套、假大空,“只覺得尷尬,沒覺得感人。”孫京直言。
道阻且長,前途光明
早在今年5月,科幻作家劉慈欣談及中國科幻電影時就曾預言:“我們不可能,也很難指望以後每一部科幻電影都像《流浪地球》這樣。”在他看來,中國的國產科幻電影目前還不具備西方的電影工業體系。雖然這些差距是可以通過努力縮短的,但前提是“創作者應該對科幻本身有一種情懷”。《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也曾表示,拍攝《流浪地球》讓他意識到,中國電影工業化還處在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要建立一套像好萊塢一樣成熟的產業流水線還有很長距離,也需要更多的嘗試。
《流浪地球》的成功並不能代表國產科幻從此就能順風順水,《上海堡壘》的失敗也不能斷定國產科幻徹底毀掉。最近,輿論場冷靜下來了,日益清醒地認識到一個事實:中國科幻電影之路,道阻且長,距離進入良性發展、全面爆發還有一段距離。不過好在,觀眾基礎尚在,優秀原創作品也不斷增多,特效製作水平更是日益提高,我們可以期許一個光明的未來。
有文章梳理了新中國的科幻電影史,其實早在1963 年,上海科教電影厂出品的短片《小太陽》就已經是中國科幻電影的萌芽了。到了上世紀80年代,《珊瑚島上的死光》《錯位》《霹靂貝貝》《合成人》都是很優秀的科幻題材作品。然而,離工業化的標準,還差很多,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現,又重新讓觀眾燃起了對中國原創科幻電影的信心。
影評人電子騎士的一句話被多次引用,他說:“爛片多了是好事,不用擔心:泡沫總會破裂,沉渣總會濾浄,萬馬齊喑無人歌唱才是最糟糕的。”從這一點上來看,《上海堡壘》的失敗似乎也並不是沒有其意義。
“雖然科幻元年的榮景未必會因為一部失利的《上海堡壘》就此謝幕;但產業界的眼光依舊必須回歸到影片質量的經營上,不論是電影、明星或類型片,皆是要藉由長時間的投資與經驗積累,方能催熟整個影視產業。”張婷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