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鎖開鎖方式越多風險越大行業發展良莠不齊
據中國之聲報導,出門不用想著帶鑰匙,回家輸個密碼、錄個指紋、或者人臉識別一下就能進門……這樣的智能門鎖,近年來成為越來越多人們的選擇。但是,作為家庭最重要的一道屏障,智能門鎖真的安全嗎?京津冀三地消費者協會近日公佈的網售智能門鎖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在測試的28個品牌38把智能門鎖中,每款門鎖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安全風險。
這樣“全軍覆沒”式的結果其實已經不稀奇。今年5月,中消協也曾發布了一份29款智能門鎖的比較試驗報告。報告顯示,在29款樣品中,48.3%的樣品密碼開啟安全存在風險,50%的樣品指紋識別開啟安全存在風險。那麼,這些風險到底意味著什麼?作為消費者,我們又該如何挑選智能門鎖呢?
不少智能門鎖用假指紋也能解鎖
這次智能門鎖比較試驗涉及28個品牌的38把樣品,共進行了六項測試,購買價格從790元到3700元不等。結果顯示,38款智能門鎖或多或少都有安全性風險,其中超過一半樣品存在三項或以上的風險,有8款智能鎖甚至存在四項以上風險。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羅剛介紹稱,京津冀消協智能門鎖比較試驗,委託中國家電研究院進行測試。針對智能門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項目,主要包括電磁兼容實驗、環境實驗、IC卡解鎖實驗、指紋解鎖實驗、密碼邏輯安全性和電路非正常試驗。經過測試,所有樣品都存在一項以上的安全風險。
檢測出的問題中,指紋識別的問題最為嚴重,有的品牌的門鎖聲稱有“活體指紋解鎖”技術,檢測的不僅是指紋,而是手指內的“流動血液”,有的號稱可以防止假指紋克隆,但從實際檢測結果看,結果並不樂觀。羅剛說:“部分樣品宣傳自己的指紋解鎖技術時,強調活體生物指紋解鎖技術,防止假指紋、防止克隆指紋等所謂的活體指紋技術,經過測試,我們發現這些樣品使用假指紋進行實驗時都可以被解鎖。這與銷售網頁宣傳的檢測活體指紋不符,涉嫌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
羅剛說,在檢測多家智能門鎖產品後,他們發現,只要門鎖遇到小故障,就會帶來安全隱患。智能門鎖不同於普通科技產品,是家庭安全的守衛者,廠商理應將精力放在提升安全品質上,而不是五花八門的營銷上面:日常生活中智能門鎖如果出現小的故障,不應該影響它的上鎖和解鎖功能。在我們測試過程當中發現有30把智能門鎖在施加單一故障的情況下,這個產品出現了上鎖異常和解鎖異常的情況,說明智能門鎖的產品可靠性比較差。測試項目中都有單項表現良好的樣品,但沒有所有項目都通過的樣品。從產品五花八門的網頁宣傳上可以看出,企業最重視的是營銷效果,而不是安全防護能力。所以造成比較試驗幾個方面的測試,沒有一個樣品能全部通過。
那麼普通消費者又該如何鑑別智能鎖是否靠譜?智能鎖業內人士董先生告訴記者,如今智能鎖成為新的“風口”,僅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00家大大小小的企業進入該領域,有沒有技術的都在做,導致瞭如今的局面。消費者要鑑別安全可靠的門鎖的確有困難,但產品是否有權威機構的認證,是鑑定鎖具是否靠譜的第一步:“產品有沒有權威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或相關認證證明,比如說我們鎖具是要通過公安部出具這個權威的檢測報告的,經過科學的驗證的。那麼很多廠家是沒有的,這是一個指標,大家可以參考。”
董先生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商品前,最好去實體店先看看並全面了解智能鎖公司的技術背景,而不是單純看廠家宣傳:“建議消費者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盡量選擇線下的這個體驗店去體驗一下,對比一下,別輕易地做出選擇。另外就是要了解生產這個產品的公司的背景,就是技術實力強的,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一些混水摸魚的廠家,可能在成本上控制的比較多,也就是說實際上還是成本的問題。”
董先生承認,作為普通消費者而言,很難去了解所有智能鎖背後的技術資料,但智能鎖畢竟不同於普通科技產品,關係著全家安全,所以務必先了解清楚情況再進行購買:“用智能鎖也需要我們有一定的信息儲備。一定要擦亮眼睛,做出慎重的選擇。最起碼對它是怎麼智能的,怎麼聯網的,安全方式是怎樣解決的,在購買之前要帶著問題去。但是普通消費者很難做到,可能誰廣告做得大,就相信誰。第一,不能看它是所謂的大品牌或洋品牌。第二,不能單純的看價格。貴的不一定好,便宜的肯定是沒好貨。”
中消協提醒:開鎖方式越多風險越大
此外,中消協也發出提醒:建議消費者挑選智能門鎖時,不要刻意追求更多的開鎖方式。一般來說,開鎖方式越多,潛在風險越大。此外,建議消費者選用具備應急開鎖功能的智能門鎖,至少將一把應急開鎖鑰匙保留在除家以外的安全地點,同時通過鑰匙形狀來判斷應急鎖鎖芯種類,單排彈子的鎖芯安全係數較低,不建議消費者選用。
目前,國內智能門鎖的生產企業超過2000家,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但行業發展良莠不齊,中消協同時建議,相關部門應盡快出台智能門鎖的產品標準,用於指導企業生產,督促企業提質升級,規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