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折疊屏iPhone和iPad期待過早
最近,瑞銀在一份新的投資者報告中稱,蘋果正在“穩步”研發折疊設備的技術。這表明可折疊式iPhone 處於研發中,但蘋果可能會首先推出折疊式的iPad。瑞銀還表示,雖然首款設備可能會在2020 年發布,但它認為2021 年是更合適的時間點。
成本太高
瑞銀在報告中指出,價格將是可折疊設備推出的最大障礙。消費者願意為折疊設備支付更高的價格,但三星折疊屏手機 Galaxy Fold定價2000美元,這不是普通消費者承受得起的。即便蘋果用戶習慣了高定價,可是一旦需要支付比現有iPhone超過500美元的價錢去購買一台折疊式設備,估計他們也不會樂意的。
這表明,該行業將需要進一步降低可折疊移動設備的成本,使其成為一個產品類別。
技術不成熟
蘋果已經為可折疊設備申請了多項專利,這家公司完全有理由探索折疊屏幕能給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帶來什麼。有報導稱該公司正在積極研發這項技術,我們已經看到了可折疊iPhone和iPad的概念圖。此外,可折疊、可彎曲的柔性屏的普及應用對推進設備革命無疑具有有很大意義。但現實的情況是,未來一兩年折疊屏幕技術充其量是半成品,即便成功面市,廠商也需要保證覆蓋材料或鉸鏈的可修復性。撇開可靠性問題不提,三星和華為早期的設備也很粗糙,大多數消費者不會認為它們具有吸引力。
回想一下過去iPhone 的發布,當時蘋果的高管們煞費苦心地強調它們的理想尺寸,每一代比前代薄一兩毫米就是了不起的進步。你能想像還是這幫人,會同意拿出一部兩倍厚度的iPhone,就為了它能容納稍微大點的屏幕嗎?
定位不明
硬件只是故事的一部分,目前,在軟件生態上,蘋果剛剛完成iOS 和iPadOS 兩個版本的拆分,如果隨後很快又推出一款混合手機和平板電腦形態的產品,那麼它適用iOS 還是iPadOS 呢?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定位,那麼這個新產品可能會攪亂軟件市場。
所以先不說可折疊屏,無論是從硬件上還是軟件上,蘋果對混合形態的產品都沒有那麼迫切。因為它的生態圈發展至今早就為用戶定下極好的採購方案:買一部iPhone,再買一台iPad,或者入手iPhone + Mac 組合,比你花個2000 美元買台折疊屏設備要實際多了。當然,手頭更寬裕的話可以三者都買。在折疊屏技術變得足夠實用,可用於真正面向大眾市場的設備之前,蘋果對這樣的產品組合應該還是比較滿足的。
換句話說,不要對2020 年的折疊式蘋果設備抱太大的期望,這僅僅是猜測,從現有的大多數證據來看,並不特別現實。
別的事情不敢肯定,至少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蘋果比三星更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