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上線一周年:開票近600萬張金額達39億元
區塊鏈電子發票,被認為是區塊鍊和稅收治理基於海量數據的有效結合,簡化稅收流程,推動稅收可持續發展,解決發票流轉過程中長期存在一票多報、虛報虛抵、真假難驗等痛點。因此,金融科技巨頭們在考慮區塊鏈技術落地時,也將目光投向了電子發票領域。2018年8月10日,由深圳稅務局攜手騰訊區塊鏈推出的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項目正式上線,深圳也成為了全國區塊鏈電子發票試點城市。
如今項目上線迎來一周年,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的表現如何?
一周年成績單:開票近600萬張
在8月5日的“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上線一周年”媒體宣講會上,深圳市稅務局披露了最新的開票數據:
截至宣講會當天,借助騰訊區塊鏈技術開出的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已開出591萬張,日均開出4.4萬張,累計開票金額達39億元。
去年8月,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國貿餐廳開出。同年11月,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招商銀行成功開出,並在深圳市沃爾瑪全市門店上線,應用場景相繼拓展至金融和零售商超領域;同年12月,該功能正式上線微信支付商戶平台,商戶可零成本接入並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
在今年3月18日,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接入深圳地鐵、出租車、機場大巴等交通場景,用戶使用騰訊乘車碼搭乘地鐵、搭乘出租車之後使用出租車助手小程序,均可在線自助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
據深圳市稅務局統計,自上線以來,區塊鏈電子發票已覆蓋超過113個明細行業,包括公共交通、餐飲、停車服務、零售商超、互聯網服務、金融等,註冊企業達5308家。
深圳市稅務局徵管科技處工作人員方志釗也介紹稱,區塊鏈電子發票項目正逐漸實現“發票資產化、數據價值化”。
騰訊區塊鏈打造“雙層三高”定制性架構
為什麼要使用區塊鏈電子發票?據了解,區別於傳統電子發票與簡單的電子發票上鍊,區塊鏈電子發票能夠連接每一個發票干係人,通過多節點上鍊將“資金流、發票流”二流合一,實現領票、開具、流轉、報銷的全流程閉環,並確保發票全生命週期的每個環節在鏈上都可查、可驗。
從用戶體驗出發,區塊鏈電子發票提升了開票和報銷的運行效率,達到了“無需紙質發票,無需專用設備,全程手機自助操作,交易即開票,開票即報銷”的水平,為消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索取發票的渠道。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區塊鏈電子發票實現了無須提前申領、線上直接開具,企業開票、用票更加便捷,且區塊鏈電子發票平台具備即時統計和分析功能,發票管理更加簡便、規範。深圳市稅務局副局長李偉指出,沒有印製環節、來源可追溯等特性使得商家上線和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幾乎是“零成本”。
2018年,深圳開始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從納稅人用票痛點、堵點出發開展調研,提煉區塊鏈電子發票需求,由騰訊區塊鏈提供底層技術支持,高燈科技、金蝶、銀聯、招商銀行等提供行業解決方案。
作為區塊鏈電子發票底層技術提供方,騰訊金融科技旗下業務騰訊區塊鏈總經理李茂材表示,如何把領先的技術落到實處是個大考驗,在此基礎上騰訊區塊鏈打造出“雙層三高”的定制性架構,即指由稅局核心節點+各種業務節點一起組成的“雙層鏈”,和“高安全、高可用、高性能”三大特性,可實現大規模組網,支持千萬級企業參與、數億級用戶使用。
他進一步解釋了高安全特性的三層防護措施:
“系統安全層面,要符合安全三同步(規劃、建設、應用)原則,通過稅局安全掃描,並正在積極配合準備公安部等保三級檢測;
風控安全層面,我們制定了事前、事中、事後不同的風險控制規則,如:當識別出風險企業時,可自動停止企業開票,減少開票風險;
數據隱私層面,我們在雙層鏈架構上結合系統合約與哈希樹的組合創新,使得數據可簡單驗證、但又能有效隔離。”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區塊鏈電子發票不光是一個聯盟鏈項目,騰訊“互聯網+財稅”創新業務副總監、財稅專家王子豪告訴雷鋒網,它實際上也形成了一個以稅務局為核心的結構性社會IT資源共享體系,頭部服務商加入到區塊鏈中,同時也能夠將多餘的IT資源提供給市面上的中小企業。
移動支付場景+區塊鏈的有機結合
而對於騰訊來說,區塊鏈電子發票的廣泛投入使用也意味著“移動支付場景+區塊鏈”的有機結合,利用移動支付高滲透率,提供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的通用入口,打通微信支付回執通道,既加速騰訊的支付生態擴張,也拓展了其區塊鏈技術的落地範圍。
以交通行業為例,乘客使用騰訊乘車碼搭乘地鐵、搭乘出租車支付後即可一鍵在線開具發票。李茂材透露,目前騰訊乘車碼渠道開出的區塊鏈電子發票累計超過189萬張,而深圳也已經有超過2萬台出租車接入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
深圳市稅務局副局長李偉還在宣講會上表示,目前區塊鏈電子發票占發票開出總量的比重並不高,但目前已推廣至較多的行業,待這一項目在不同行業發展成熟之後再做大規模的推廣,未來將優先考慮用票需求更為迫切的行業。
不過,雖然區塊鏈電子發票能夠大幅降低商家運營成本,但推廣仍有可能存在一定難度。王子豪表示,應用於發票領域的區塊鏈技術不會被定義成一項新技術,然而在大規模推廣當中還是需要考量與現有發票生態的融合情況,以及商家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