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遠古白矮星的爆炸似乎沒有遵循長期公認的規則
天文愛好者們應該知道,白矮星大多遵循著一些相當具體的“規則”。比如一旦它們超過一定的質量限制,就會爆炸形成一顆亮度和時間可預測的超新星。然而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卻發現了一個讓他們難以解釋的奇怪案例。一項新研究指出,一顆名叫G299的Ia型超新星,曾以比當下設想的更低質量時爆炸。
G299資料圖(來自:NASA / CXC / U.Texas,via New Atlas)
白矮星是類似太陽的恆星,在生命末期所經歷的一個階段。在耗盡其燃料供應後,這些恆星會將外層剝落,拋灑到行星狀星雲中,並留下一個昏暗的核心,這就是白矮星的形成。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殘餘物也會在後續發生爆炸—— 儘管科學家一直認為它有一個明確的質量限制,吵過後就會使白矮星發生爆炸。
1930 年,印度天體物理學家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確定了這個限值為1.4 倍太陽質量。其一直被普遍認同,直到現在。因為加州理工的一支天文學家團隊,已經發現了某些例外。
據悉,團隊調查了Chandrasekhar 的極限,並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模式—— 一顆古代白矮星,曾以更小的質量爆炸。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炸開始發生在更大質量的案例中。
在夏威夷Keck II 望遠鏡的幫助下,研究團隊證實了這一發現。於是他們開始研究古代星系—— 那些在宇宙“大爆炸”後大約10 億年間、顯著停止生成新恆星的星系。
結果發現,這些星系中的恆星,似乎比往常設想的鎳含量要少得多。奇怪的是,當白矮星爆炸時,本該會形成更多鎳和鐵之類的重元素,並繼續藉此孕育未來的恆星。
然而較低濃度的鎳元素含量,表明了誕生這些恆星之前的白矮星,其實是在較低的質量下爆炸的—— 與我們的太陽質量差不多—— 也正因為如此,Chandrasekhar 的極限才低了那麼多。
首席研究員Evan Kirby 表示—— 我們發現,在早期宇宙中,白矮星在較低的質量下爆炸,而不是在宇宙的生命後期爆發。然而目前,我們並不清楚是什麼因素推動了這一變化。
鑑於了解白矮星的爆炸,也是理解我們所在的宇宙的一個關鍵,未來還有許多謎題在等待著我們去揭開。
當白矮星和超新星非常一致的時候,總能達到相同的最大亮度,並在黯淡前持續相同的時間—— 這種事件就被稱作Ia 型超新星。它們非常均勻,亮度接近標準燭光,可用於距離的測量。
Kirby 補充道:“我們將Ia 型超新星的亮度稱作’標準燭光’,如果你瞄一眼遠處的蠟燭,它會看起來比近距離的那枚更暗。反之,若你知道了它的亮度,就可反推出大致的距離”。
在計算宇宙膨脹速度等方面,借助Ia 型超新星是一項相當實用的方法。研究宇宙學的朋友,一直在使用它。現在最重要的,是了解它們的來源,並描述產生產生這些爆炸的白矮星。
接下來,Cal-tech研究團隊計劃對其它重元素(如錳的濃度)展開研究,以便為這項調查結果提供更可信的理論支撐。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原標題為:《Evidence for Sub-Chandrasekhar Type Ia Supernovae from Stellar Abundances in Dwarf Galax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