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想殖民太空應該攜帶什麼物品?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在太空中真正需要什麼?可能直到有一天,我們真正移居到某個新的星球,我們才會知道!
陳楸帆的科幻小說中描述植物學家Shengnan用研缽和研杵將韭菜搗碎,製作成一種長生不老藥。
1975年,在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兩組專家對將植物帶到太空環境的目的產生了分歧,美國宇航局召集一支研究小組進行一項非正式的“夏季研究”,此次研討會匯集了學者、工程師、設計師,在短暫而緊張的會議中旨在解決太空探索中的具體問題,1975年進行的一項研究是關於大規模太空殖民地設計,就像科幻作家陳楸帆描述的“玉兔3號”空間站一樣,它位於地月拉格朗日點,這裡兩顆天體之間的引力保持軌道穩定。這些太空殖民地並不像“玉兔3號”,它們不是純粹的空間研究站,可以容納大約1萬人,從事太陽能衛星建造工作。
研究團隊意識到這些人需要自己攜帶或者製造所需物品,太空殖民地的一切事物都必須計劃安排好,城市規劃者意識到這些太空殖民地的人口密度將與擁擠城市相當,因此人們需要開放的種植空間,以及公園和購物廣場,來緩解人們的壓力,農學家明白種植食物對於這些太空殖民地是很重要的。
規劃者認為,居民可以將農場當作公園,適當地放鬆自己,但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農作物產量,農業科學家希望他們的農場有24小時陽光照射,持續高溫,空氣充滿濕氣和二氧化碳,然而,植物天堂卻是人類地獄,而不是令人放鬆的花園。在這些設計中,對於植物和種植空間有兩種不同的態度,兩者並不容易調和。在太空中,人類帶來或者製造的一切事物,都必須有特定的原因才能存在,有時候這些原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並充滿了未知性。
動物和植物進入太空的時間比人類更長,上世紀40年代,美國人將植物種子送到太空,用於測試暴露輻射環境產生的影響。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成功發射人造衛星是前蘇聯製造的“Sputnik-2”,搭載了一名“動物乘客”,這是一隻俄羅斯萊卡犬。令人遺憾的是,這項任務並不是為了確保這只萊卡犬在太空生存下來,幾個小時後它成為第一個在太空中死亡的地球生物。
從那時起,更多的太空發射非常謹慎地將各種動物和植物發送至太空,並且安全地返回地面,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繁殖和生長。21世紀初期幾項實驗表明,在國際空間站高輻射、零重力條件下,植物有可能發芽、長出新苗、甚至茁壯成長,自2003年以來,國際空間站上的俄羅斯宇航員一直種植農作物,同時他們也開始食用這些太空食物,相比之下,直到2015年,美國人才開始嘗試種植這些農作物,他們在太空環境下種植了萵苣。
但是長期太空生活並不能僅僅依靠吃蔬菜沙拉維持生存,正如1975年夏季研究的工作小組所知道的那樣,除了確保個別動物和植物生存和生長之外,生活在太空還需要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增多植物品種,1975年計劃中的一些植物將用於餵養牲畜,農場中飼養的牲畜糞便和人類糞便,將成為下一代植物的肥料。在這個計劃中,人類和動物將成為生命循環的一部分,以一種自我維持的方式無限地循環利用二氧化碳、氧氣、營養物質和水。2019年,中國“嫦娥4號”探測器降落在月球背面,這個探測器包含一個重要實驗——首次在太空中創造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統。
要使封閉的人工環境適合不同類型的生物體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在1975夏季研究報告中,曾推薦將兔子送到外太空,還有雞和魚,它們將成為太空殖民地居民的封閉循環生態系統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依據夏季研究報告中,生活在太空中的動物數量應當是人類的37倍,但是植物學家和夏季研究報告中設計師的觀點存在分歧,要創造出適合不同類型生物體生存的封閉人工環境其實是十分困難的。
在任何一種空間定居方案中,人類的生存將不僅僅取決於公園或者農田佔地面積大小,或者農業生產中可獲得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數量。我們所帶來和創造的事物將具有無法立即估量的價值。毫無疑問,人們的生活中會有室內植物,甚至寵物,像兔子,豐富人們的生活,而不是單純地從營養飲食角度考慮。進入太空的第一隻兔子是來自俄羅斯的“馬夫沙”在尤里·加加林實現歷史性人類飛行前兩年,“馬夫沙”就太空飛行抵達地球軌道,之後返回地面。
隨著人類探索如何在太空中生活,並將自己溶入複雜多變的生物系統中,環境的性質、狀況以及各種元素,將必須認真研究和詳細確定。(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