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實:大氣污染物加速冰川消融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康世昌及其團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大氣污染物與冰凍圈退縮存在重要關聯。這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權威期刊《國家科學評論》上。該研究是由我國科學家主導開展“三極”氣候環境研究方面重要的國際科學研究計劃之一。
康世昌介紹,以青藏高原為主體的第三極地區是全球中低緯度地區冰凍圈最為發育的區域。當前,第三極冰川快速退縮、凍土顯著退化,對其變化機理及其影響的研究廣受關注。
過去10多年中,康世昌團隊與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等科研人員合作,基於野外考察和長期定位觀測,建立了覆蓋第三極及周邊高山區的大氣污染物和冰凍圈變化協同觀測研究網絡。“該網絡特別關注吸光性氣溶膠比如黑碳和棕碳、粉塵以及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等,集成多種方法以研究大氣污染物的跨境傳輸及其對冰凍圈環境的影響。”康世昌說。
研究顯示,大氣污染物特別是具有吸光性的黑碳氣溶膠等沉降到冰川、積雪後,可降低雪冰表面反照率,進而促進冰凍圈的消融;同時,冰凍圈貯存的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可隨冰凍圈消融而釋放,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影響。
相關監測和分析數據可有力支撐這一結論。根據研究團隊2015年得到的數據,黑碳和粉塵對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的仁龍巴冰川等4條冰川消融的影響量可達15%。同時,通過對祁連山老虎溝12號冰川的監測和模擬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黑碳和粉塵分別可以貢獻冰川消融的22.3%和19.5%,而新疆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自1984 年之後,受黑碳、粉塵等吸光性物質影響,冰川消融加劇了約26%。
研究團隊經綜合分析認為,南亞等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物通過高空和山谷輸入青藏高原並加速了冰凍圈消融,進而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影響。
康世昌表示:“看似’污染物近在身邊,冰凍圈遠在天邊’,但實際上我們身邊的大氣污染物對遙遠的冰凍圈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開展並高度關注大氣污染物和冰凍圈變化的協同研究。”
這項研究得到了來自中科院A類先導專項“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方面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