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沈迷遊戲是精神病嗎?中科院院士:不是
作為一個即將升高中的孩子的父親,林民(化名)最近很焦慮。女兒一到暑假就窩在床上,一小時接一小時玩手機遊戲,就算是吃飯也要三催四請。5月25日,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將“遊戲障礙”作為新增疾病。遊戲障礙是指一種持續或反复地使用電子或視頻遊戲的行為模式,其實就是指沉迷遊戲。
“遊戲障礙作為一種精神心理問題,但不等同於老百姓說的精神病。”7月23日,“健康中國行動”之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新聞發布會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在會上明確表示。
“精神疾病和神經症以及普通心理問題有個劃分標準,最關鍵的就是是否有正常的認知能力,對自我的覺知能力,另外有沒有主動求助的願望,症狀持續時間時長是劃分心理問題嚴重與否的一個標準。”廣州紅樹林心理諮詢中心資深心理諮詢師舒琴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有沒有正常的覺知能力是關鍵,而確認是否為精神障礙還有專門嚴格的診斷標準。
舒琴表示,對於青少年來講,是否診斷為精神障礙要慎之又慎,這可能會影響到他們一生的道路,而青少年正在發展階段,很多症狀都是變化的,不穩定的,一過性的。
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打也不是,罵也不是。一到暑假,就有父母帶著孩子上心理諮詢中心,要求諮詢師“矯正孩子的行為”,因為他們的孩子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
這是怎麼一回事?玩遊戲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陸林指出,玩遊戲不代表就是遊戲障礙,或者就是精神心理問題,它有嚴格定義和標準。
青少年反複使用電子產品玩遊戲,影響正常的休息和工作。每天主要的精力、動機或者時間都用來玩遊戲,對其它興趣愛好很少或者是降低了。為了玩遊戲,可能採取一切手段,甚至做一些不符合年齡和身份的事,不學習了,或者去借錢,甚至做一些違規違法的事。
“還有就是有一定的時間要求,這種情況持續6個月到1年以上,我們才能診斷為遊戲障礙,或者是一種病。通過家長、老師,通過專業人員幫助,很快就停下來了,很快能夠回到學校,這還不能診斷為遊戲障礙。”陸林指出。
很多心理專家更是反對給孩子“貼標籤”。
從事過6年青少年心理諮詢的獨立執業心理諮詢師張偉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關於青少年遊戲成癮,作為諮詢行業的從業人員,不傾向於用這樣的概念去描述。“從專業上,我們可以討論,但大眾傳播建議不要貼標籤。”
儘管如此,這一問題確實越發嚴重。
陸林表示,青少年遊戲障礙問題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國家的發生率也在逐漸增加,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電子產品遊戲的可及性,加上青少年的課外活動、娛樂活動等在減少,還有家長、老師和孩子的溝通、教育方式不完善,也會讓孩子在遊戲當中尋求自我。
“我諮詢過不少青少年問題案例,發現現在社會和家庭對青少年的價值評價相對單一,主要就看學習成績。如果學習不好,就很難獲得價值感。其次,青少年普遍是獨生子女,沒有玩伴,寂寞孤獨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常態吧。”舒琴分析指出,遊戲成癮有著太多家庭和社會的原因。
此外,舒琴表示,出現遊戲成癮的青少年,與父母關係大多存在問題。如果青少年與父母關係良好,也喜歡玩遊戲,但很少會成癮。很多父母不與孩子溝通,回到家就看手機,孩子非常孤獨,然後看到父母整天玩手中的東西,他們會怎麼想,不會認為那個東西很有樂趣嗎?最後,全社會都在玩手機、電腦,給青少年提供了便利。
有專業人士指出,孩子如果得不到家庭溫暖和合理的娛樂,遊戲甚至成為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
陸林表示,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或者得了遊戲障礙,對孩子影響很大,會影響他正常的休息、正常的生活,也會影響正常的生理髮育。長期沉迷電子產品或者玩遊戲,會導致孩子行為的偏差,甚至直接影響孩子生理的發育,因為減少了體育鍛煉,甚至由於長期玩遊戲沒有正常飲食,也會影響發育,影響大腦的健康發育。
各方構築多重守護網
怎麼辦?
陸林認為,首先要從家長做起。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孩子可能有其他的愛好,要發展一些愛好,比如體育或者其他一些競技。另外,不建議大人在青少年面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或者是玩遊戲,因為青少年一般會模仿大人。很多青少年在學校和生活中遇到一些煩惱和困難,需要老師、家長、專業人員要去引導。
“很多青少年是很苦悶的,他們沒有玩伴,在學習上找不到價值感,如果他們有更好的選擇,為什麼要沉迷於虛擬世界?”舒琴表示,首先要從家庭做起,父母要培養孩子習得一兩項文體興趣愛好,比如音樂、舞蹈、體育,這樣可以讓孩子有其他滿足精神需求的來源。也要滿足孩子愛的渴望,放下手機陪孩子玩耍,構建良好的家庭關係。
張偉指出,要有開放的態度,玩遊戲不是洪水猛獸。喜歡玩遊戲是青少年的天性,以前大家喜歡玩泥巴、彈珠,現在多是網絡遊戲。部分青少年自控能力不夠,確實容易沉迷,家長或者學校可以建立一定的規則,控制遊戲的時間與方式,幫助青少年從遊戲中受益,同時不影響生活、學習。
專家指出,需要構建多重保護網絡。
在上述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陳雪峰指出,要保護好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得對所有影響因素有好的干預措施。對於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怎麼識別、發現,怎麼保護,學校、家庭、社會應該聯手。
北京迴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也表示,無論是學校、家長、幼兒園、單位,都應該有心理健康“守門人”,能夠及時觀察發現可能存在問題的人。
張偉指出,要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針對極端情況的發生,有相應的應急系統響應,青少年有求助的地方,可以向學校的社工或者心理諮詢師求助等。在預防、危機干預、治療等方面,配備足夠的社會資源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人士,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青少年是一個特定的階段,今天可能是混世魔王,明天就能成長為一個三觀很正的人,變化是青少年的特點。青少年階段是自我認同感逐步形成並建立的階段,需要家長、老師和社會願意去傾聽,不急於貼標籤,更不要急於否定、甚至攻擊他們,幫助他們逐步完成自我認同。”張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