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三方戰正酣銀聯“放大招”跨境卡返現1%
以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爲首的支付機構,對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的爭奪之戰從未停歇。而目前這場移動支付爭奪戰正在升級擴圍。跨境支付正成為包括銀聯、支付寶、微信等機構競爭的新戰場。7月15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在京宣布,推出首款銀聯跨境返現卡,與此同時,覆蓋數千家境內線上線下商戶。
在國內如今的C端支付格局,對巨頭而言,已近飽和。“無論是用戶數還是小額支付場景,第三方支付的滲透率都在急速貼近天花板。盡快拿下跨境支付的戰場便具有了戰略層面的重要性。” 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於企業而言,利潤及增長的要求必然是追求的目標,那麼顯然“出海”則是事關天花板突圍的重要途徑。
C端支付爭奪戰升級
目前,除最初的東南亞市場外,移動支付的新戰場不斷擴圍。
在支付寶、微信等巨頭進軍海外支付之前,跨境支付市場主要是以現金或支持銀聯卡結算的銀行卡刷卡的形式。
“隨著支付市場的對外開放,會有更多的境外支付巨頭在境內申請支付牌照,跨境支付市場的爭奪會更加激烈。”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悉,銀聯跨境返現卡是一款為跨境往來人士打造的高端信用卡。持卡人可在境外173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700萬線下商戶刷卡消費,自動享受筆筆立返1%的優惠(返現金額每月1000元封頂)。
中國銀聯常務副總裁蔡劍波表示,近年來,銀聯從發卡受理、移動支付、優惠體系建設等多方面不斷提高跨境支付服務水平。
對於銀聯跨境支付業務最新的數據是,銀聯卡全球受理網絡已延伸至174個國家和地區,覆蓋超過5500萬家商戶和290萬台ATM(境外超過2700萬商戶、170萬台ATM)。境外38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800萬台POS終端受理銀聯閃付,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080萬家商戶受理銀聯二維碼,涵蓋“吃穿住行遊購娛”多種消費場景。
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則早在2007年就開始佈局海外。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支付寶的出海方式,其主要依靠兩大模式攻城略地。一是複制支付技術,二是與當地電子錢包達成友好合作。在復制支付技術獲得成功後,支付寶開始與當地電子錢包合作,打通二維碼渠道。
據不完全統計,支付寶的境外線下支付目前已經覆蓋超過55個國家和地區,接入了吃喝玩樂、交通出行等數十萬家海外各類商戶門店,範圍涵蓋幾乎所有吃喝玩樂消費場景;同時在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的85個國際機場及3個國際碼頭提供實時退稅服務。
同時,支付寶已經和合作夥伴共同搭建線上的全球收付通道,在海外已經跟250多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服務覆蓋超過220個國家和地區,支持27種貨幣。其中,“一帶一路”國家超過四分之一。
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支付寶和它的小伙伴們已經服務到全球10億用戶,這得益於“一帶一路”沿線上9個國家和地區的本地版的“支付寶”的巨大市場。
而微信支付則是在去年快速推進國際化進程,數據顯示,目前,微信支付跨境業務已支持49個境外國家和地區的合規接入,發展了近1000家合作機構。截至2019年7月份,其支持全球85個機場和3個國際港口實時退稅,覆蓋21個國家和地區;回國退稅服務覆蓋27個國家和地區。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今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海外市場爭奪頗具優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銀聯也在著重強調了其跨境佈局,即“境內境外通用,銀聯國際正積極推動等多個境內持卡人經常出行地區的二維碼業務。”
入局者眾監管已從嚴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擁有跨境支付牌照的企業數量為30家。目前跨境支付業務主要以跨境電商、留學教育、出境旅遊為主。不過,本報記者也發現,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加入“跨境支付”這一戰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
目前,跨境支付市場同樣分為To C與To B兩種模式,To C模式主要是以支付寶、財付通、銀聯爲主,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主要服務於出國的國內用戶。其他的中小支付機構則通過服務跨境商家,在B端市場競爭,如蘇寧體系內的易付寶。有的依靠服務跨境商戶,如連連、首信易支付、易寶支付等。
據悉,目前連連支付將業務重點放在發展跨境電商服務上。其線上交易平台LianLian Link將通過多維度賦能服務跨境電商。
連連支付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跨境領域是非常看好的發展方向,也是未來重點佈局的業務方向。就跨境支付來說,連連擁有境內外全牌照,業務模式成熟。下一步,將發揮支付優勢,通過與全球更多電商平台達成合作,以滿足更多中國賣家安全、高效、多樣化、低成本的收付款需求。”
匯付天下則是於2016年才介入跨境支付領域,但其進攻之勢十分迅猛,2017年交易規模較前一年就已增長16倍。另據其2018年年報,當年度跨境業務交易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同比上漲312%,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5%。
匯付天下方面表示,面對未來跨境業務的競爭,為了提升業務能力,匯付天下還將繼續貫徹科研戰略來實現差異化,用科技持續賦能。
“除了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外,其他支付機構仍然很難介入到C端跨境支付市場。其他支付機構或後來者將更多地在B端進行爭奪。而B端跨境市場的複雜多樣性使支付機構很難大規模快速推廣市場,整個市場競爭仍然會比較充分,在短時間內難以出現行業寡頭,行業的集中度仍然會比較低。”黃大智對記者稱。
與此同時,進入2019年以來,跨境支付領域業務監管也呈現從嚴態勢。
今年4月份,國家外匯管理局已下發了《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對“支付業務合法資質”進行了強調。5月份,國家外匯管理局總會計師孫天琦曾表示,金融開放不等於沒有監管,金融必須持牌經營,而金融牌照必須有國界。獲得外國的牌照但沒有在中國拿到牌照,不能通過數字平台給中國投資者、消費者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
“未來監管對跨境支付態度會更嚴格,這也和反洗錢息息相關。”黃大智強調稱。
“經過監管介入規範以後,早期在跨境支付投入資源較多的支付機構優勢將會更加鞏固,那些靠無證公司來經營跨境支付的支付機構會越來越式微,之前打擦邊球的無證公司幾乎不再有市場,但有可能會併購小型持證機構而重新入場。”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