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繪製了戊型肝炎高危區域圖
一個科學家研究團隊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環境和流行病學數據,並以此製作了一張地圖,該地圖顯示了戊型肝炎爆發的高危區域,研究和預防戊型肝炎開闢了新的途徑。洛桑聯邦理工(EPFL)科學家已經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率最高的地區地圖。他們希望他們的地圖(在線免費)能夠幫助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根據可靠的數據,特別是在建立難民營方面設計出更有效的預防活動。
在歐洲、中國、日本和北美,人們感染HEV的主要方式是吃未煮熟的豬肉,由此產生的疾病通常不會致命。然而,在墨西哥、印度、非洲和大多數亞洲國家,HEV是通過接觸來自河流或受糞便污染的水源而感染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000萬人感染HEV,大約有5萬人死於這種疾病。戊型肝炎流行病對孕婦尤其致命,通常發生在大雨、洪水或數月乾旱之後。
EPFL的科學家們彙編了1980年以來全世界記錄的所有戊型肝炎疫情的數據,以及同期的溫度、土壤濕度和降雨量等環境統計數據。它們還包括地理位置、人口密度、蒸散量和乾旱期間河水的蒸發量。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通過各種儀器來處理這些龐大的數據,最終得出結論。最危險的地區是那些人口密度高、季節性降雨大、蒸散發率高的地區。而降低這種風險的一種方法是在一年中最熱、最乾燥的時期人為地增加河水流量。”
“而我們的地圖只是在高風險地區開展預防活動的第一步。例如,地圖顯示,印度北部急需採取措施。那麼下一步將是在我們的數據集中添加有關恒河中每年HEV濃度的信息,以及當地醫院記錄的戊型肝炎病例數。這將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該地區的戊型肝炎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