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明部分新藥物療效並不明顯
英國科學家發表在醫學雜誌(BMJ)的論文表明,進入德國健康技術評估機構(IQWiG)的新藥中,有一半藥物並沒有帶來相比標準藥物更佳的治療效果。專家們解釋說,在2011年至2017年期間,IQWiG對216種經監管部門批准進入德國市場的藥物進行了評估,這些藥物基本上都由歐洲藥品管理局批准在整個歐洲使用的。
然而評估結果顯示,只有54種藥物被認為有相當大的治療效果。35種藥物治療效果要么很小,要么無法量化。125種藥物在患者使用後與同類老藥品相比,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治療效果。
而在某些專業領域,這種情況更令人震驚。例如在精神病學/神經病學新藥物的評估結果只有6%的藥物有明顯效果,糖尿病新藥物的評估結果為17%新藥物有明顯效果。
往往人們通常認為一些經過監管機構批准,並在被廣發使用的新藥物將更具有療效,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例如,2009年至2013年期間EMA批准的癌症藥物評估顯示,大多數被批准新藥物並對患者的病症起到藥物臨床試驗中的療效,甚至是幾年依舊如此。
此外,論文中還提到研究的新藥上市後並不會在全球範圍內使用,而且監管機構幾乎沒有製裁過不合規的醫藥公司。證據還表明,許多被調查的藥物僅在亞組患者中增加益處。對於整體患者人群而言,也許還有更多沒有發現的新藥物擁有更差的治療效果。
研究人員表示:“臨床醫生和患者都應該得到關於某種藥物治療的公正和完整信息,包括關於替代治療和療效的信息。但是目前這些都是不可能的,這也導致當患者採取了某種適合自己的醫療方案時,並沒有預想的治療結果”
研究人員認為監管機構應該加大對新藥物的監管,要求醫藥公司提高長期並且足夠多的隨機對照性實驗來證明新藥物的療效以及安全性。而且監管機構應該明確衛生系統需求的藥物及療效,而不是讓製藥公司決定研製什麼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