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億踩雷背後6000億諾亞財富何去何從?
“有沒有踩雷諾亞財富的?”在一個私募基金人士聚集的微信群裡,有人這樣問道。這句話很快得到了同病相憐的回應,不少人都表示踩雷了,有人說“我受騙了7萬”。群裡討論的是近期知名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踩雷承興國際控股的事件。
作者|張吉龍編輯|安心
7月5日,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600083)披露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羅靜於6月20日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公開資料顯示,羅靜創辦的承興國際集團不僅是博信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同時擁有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承興國際控股(02662.HK)、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Ca MSI ng Healthcare (BAC)。
承興國際、博信股份實際控制人羅靜
羅靜被拘後,事件繼續發酵。7月8日,美股上市公司諾亞財富(NOAH)公告稱,該公司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歌斐資產”)發行的產品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為34億元人民幣。
作為已經在美股上市多年、國內排名靠前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的巨額踩雷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踩雷事件發生後,諾亞財富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汪靜波在內部信中稱,通過這件事情,看到了管理上還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提升。她同時坦承,“作為有一定規模的資管機構,確實很難百分之百規避風險。”
這的確並非諾亞財富第一次曝雷,此前它已經發生過多次踩雷事件,其風控模式也屢次遭到市場質疑。
汪靜波在內部信中提到,“此次事件,堅定了我們的轉型之路,用一種殘酷和強烈的方式讓我們驚醒。”
的確,對於諾亞來說,下一步何去何從可能是比解決一個34億的踩雷事件更重要的問題。
多次踩雷
對於諾亞財富34億踩雷承興國際控股事件,7月8日汪靜波在內部信中解釋稱,事情的原因在於歌斐資產向承興國際相關方就其與京東之間的應收賬款債權提供供應鏈融資,而承興公司涉嫌刑事欺詐,因此相關的基金確實發生了風險。
據了解,涉及此次事件的主要是歌斐資產管理的“創世核心企業系列私募基金”,7月8日,歌斐資產發布《關於“創世核心企業系列私募基金”相關情況的說明》公告稱,創世核心企業系列私募基金投資期屆滿時暫時無法進行分配,因此將依據基金合同約定對基金份額的投資期到期日延期。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裡,諾亞財富已經數次踩雷。汪靜波在內部信中就提到了諾亞曾經遭遇的“景泰事件”。
2014年,諾亞財富牽涉進被稱為“中國基金子公司第一案”的萬家共贏景泰基金資管計劃項目,當時這個被稱為“諾亞史上最安全的ABS”遭遇個人和機構惡意合同欺詐所引發的刑事案件,最後兩名被告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和十年有期徒刑。
汪靜波在近期的內部信中稱,“公司處理景泰事件的案例中,過程雖然艱難,但是積累了經驗和判斷力、決策力,最後成功畫上句號,保護了客戶權益。
但從事後看,諾亞並沒有因此避免踩雷事件的發生。時隔2年後的2016年,諾亞財富就被曝出“悅榕基金’爛尾’事件”。據了解,2010年,全國有五十餘名投資者在諾亞財富的推介下,共同出資約10.7億元人民幣投資了一隻名為“悅榕基金”的私募股權基金。當時,諾亞的員工稱,這個項目“3.4倍回報、4年半收回本金、6年後上市”。不過,6年後,這一項目並沒有完成IPO,也沒有取得預期的收益,最終通過併購的方式實現了退出,投資人收益僅為1.3倍。
2017年3月,輝山乳業陷入百億債務風波,其中歌斐資產兩隻基金——歌斐創世優選一號投資基金和歌斐創世優選二號投資基金同時踩雷,涉及債權達5.46億元。
2017年6月,諾亞財富又被曝出踩雷樂視——諾亞財富旗下蕪湖歌斐此前認購樂視併購基金優先級23億元被質疑存在風險。不過2018年9月,樂視網已經向蕪湖歌斐提前支付了3億元本金款。
諾亞財富發家史
1992年,汪靜波進入金融行業,之後在湘財證券任職多年,歷任湘財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湘財荷銀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湘財證券私人金融總部總經理,曾主持發行中國第一支傘型基金。
因此,諾亞財富的起源和湘財證券有著緊密的聯繫。2003年,由於湘財證券巨虧,汪靜波所在的私人銀行部門被裁撤,汪靜波等原來私人銀行的一些員工內部創業,創立湘財證券諾亞財富管理中心。據說“諾亞財富”這個名字源於神話中的“諾亞方舟”。
2005年,湘財證券公司改制,汪靜波等人離開湘財證券,並在上海正式成立諾亞財富。
由於抓住了中國私人財富增長的風口,諾亞財富迅速成長起來。2010年11月,諾亞財富成功掛牌紐約證券交易所,融資超過1億美元,並在上市首日以股價大漲33%收盤。
在上市之後,諾亞財富開始了迅猛的發展,並在多個業務領域進行佈局。
諾亞財富官網顯示,至2019年第一季度,諾亞財富累計配置資產超過6362億元,服務超過27萬名高淨值客戶和企業,覆蓋國內83座城市。在業務佈局上,經過16年的發展,諾亞財富已經成長為一個完整的綜合金融平台,為客戶提供包括投資、保險、教育、家族服務、汽車租賃、海外配置等服務。
從具體業務板塊來看,諾亞財富官網顯示,目前諾亞財富主要有四大板塊: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全球開放產品平台、信貸及其他業務。
財富管理板塊又分為高端財富管理、家族財富管理、以諾高端教育、公益慈善等業務;資產管理板塊則主要以2010年成立的歌斐資產為依托,進行私募股權投資、房地產基金投資、公開資本市場投資、家族財富及全權委託投資等,據諾亞財富的披露,歌斐資產目前管理資產達到1711億人民幣;全球開放產品平台主要幫助用戶配置國內產品和海外產品,以及保險經紀和融資租賃業務;信貸和其他業務則包含小額貸款服務、汽車金融服務、信貸金融科技服務等。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諾亞財富所屬的公司諾亞控股對外直接投資了13家公司,通過直接或者間接控股的方式擁有24家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早期諾亞財富的迅猛增長也曾吸引了知名風險投資機構紅杉資本的目光。網上流傳的一篇文章提到,2007年3月,汪靜波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首次見面,兩人談了僅十分鐘,就基本敲定了合作框架。
公開信息顯示,2007年10月,紅杉資本向諾亞財富注資500萬美元,佔諾亞財富25.5%的股份。在紅杉中國內部,諾亞財富也被視為一個成功的投資案例。2010年諾亞財富上市,紅杉資本賬面回報率超過36倍。至2018年12月31日,紅杉資本仍持有諾亞財富6.18%的股份。
上市之後,紅杉資本和諾亞財富的資本聯姻進一步密切。2015年3月,諾亞財富旗下子公司諾亞易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得紅杉中國基金數千萬人民幣注資。據當時的新聞稿顯示,沈南鵬、汪靜波等人出席了那次新聞發布會。諾亞易捷當時主要經營的產品是互聯網財富管理業務“員工寶”,不過,工商變更記錄顯示,2018年2月9日,沈南鵬退出不再擔任該公司的董事職務。
另據《理財週報》曾經的一份報導,歌斐資產的PE母基金曾投資了包括IDG和紅杉資本在內共15家國內投資機構。
2016年10月,紅杉中國宣布以收購歌斐資產部分股份的方式實現對後者的戰略投資,戰略投資金額達3.48億元人民幣,“紅杉和歌斐資產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協同效應” ,沈南鵬當時這樣表示。
轉型迫在眉睫
在內部信中,汪靜波將此次踩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歸結到經濟周期上,“我們這次碰到的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宏觀市場當前處於信用周期的末端”,她認為,“這可能也是從事金融業無法反抗的宿命”。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諾亞財富被指風控問題突出。此前,諾亞財富表示,由於承興國際相關方為京東供應商,雙方存在大量長期交易,歌斐資產已經就這個供應鏈融資對承興和京東提起司法訴訟。
但京東方面卻回應稱,承興涉嫌偽造和京東的業務合同對外詐騙,與京東無關。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相關報導,歌斐資產負責人承認,此案件系精心策劃、醞釀多年的詐騙案件,眾多金融機構和個人均成為受害者。
“這個騙局今年3月份找過我們”,一位財富管理行業的高管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他表示,當時對方許諾了以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擔保以及京東的供應鏈應收款擔保,而且給出了較高的利息和中介費。
但是該高管表示,由於他們要求必須有京東高管面簽且錄音、錄像卻遭到了融資方拒絕,因此,他們毅然放棄了該項目。他總結,這個騙局的手法是“騙子通過中間人借用京東的會議室,然後拿上預先準備好的假公章”。
所以也有行業人士提到,儘管此次騙局較為高明,但如果諾亞財富的風控流程紮實,最終騙局依然會無法得逞。
事實上,對於諾亞財富存在的某些風控漏洞,一些客戶和監管方過去早有質疑。
在輝山乳業事件爆發之後,江蘇證監局曾對歌斐資產負責歌斐創世優選一號、二號基金盡調負責人進行詢問。當時的筆錄資料顯示,盡調負責人表示既沒有看過輝山集團的賬務處理,也沒有聘請外部中介機構進行財務盡調或法律盡調。該負責人透露,“沒有強制的盡調製度。”
另外,2018年7月,江蘇證監局發布了一份《關於對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其中披露,歌斐資產對于輝山乳業的基金合同披露有明顯的錯誤,將藉款債權披露為應收賬款債權,未履行誠實信用義務。
此外,這份警示函還提到,基金合同關於產品風險的揭示前後不一致,特別提示中產品風險為“中等”,其它部分產品風險為“中高”。警示函顯示,歌斐資產就連最基本的報表中部分數據勾稽關係的明顯錯誤和股權結構與實際不符都沒有發現。
對於警示函提到的上述問題,諾亞財富表示,上述問題是“操作瑕疵”和“筆誤”,“並沒有影響內部對於項目的決策判斷,也沒有影響投資人對風險等級的判斷。”
諾亞財富在風控上的漏洞不僅在內地受到監管的質疑,2018年5月,香港證監會披露,對諾亞財富的子公司諾亞控股香港的業務活動視察時發現,諾亞香港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存在風險評估不完善、銷售及分銷投資產品的內部系統和監控缺失等不規範行為,並對此進行了譴責和500萬港元的罰款。
不過,雖然外界監管和客戶的批評頗多,在諾亞財富內部,對於其風控卻有著不同的評價。2018年初,汪靜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總體上我們的風控還是做得不錯的,在這樣一個市場沒有發生過致命的問題,大的行業判斷基本上都是對的。”
除了風控方面的問題,對諾亞財富而言更要緊的恐怕還有業務模式轉型的挑戰。
在最近的內部信中,汪靜波提到了諾亞財富的轉型。她稱,諾亞財富需要從營銷到產品、從風控到投資管理全面轉型;產品要從非標固收產品轉向組合型、淨值型的標準化基金,擺脫對巨大的非標固定收益資產路徑依賴。如果轉型成功,諾亞和歌斐將真正成長為一個國際標準意義上的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
對於諾亞財富來說,轉型已然迫在眉睫。2018年4月,央行聯合多個部門正式發布資管新規,對於資產管理行業的傳統模式形成挑戰,要求統一監管、打破剛性兌付、禁止資金池、管理期限錯配等。
資產新規的出爐對於傳統的“返佣模式”提出了挑戰,對於財富管理公司的專業化提出了要求。“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財富管理能夠按照客戶的資產情況、風險偏好進行建議”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但是現在很多所謂的第三方存在利益驅動,“哪個產品返佣高就賣哪個,不考慮用戶需不需要。”
在諾亞財富過去的幾個風險案例中,不少用戶反饋諾亞在銷售過程中存在“誘導銷售”和私下保底承諾的情況,降低了用戶的風險預期。《國際金融報》的一篇報導顯示,諾亞財富旗下公司向多位穩健性投資人銷售中高風險產品。
由此看來,諾亞下一步的轉型才是更急迫、更關鍵的問題。
多次踩雷
對於諾亞財富34億踩雷承興國際控股事件,7月8日汪靜波在內部信中解釋稱,事情的原因在於歌斐資產向承興國際相關方就其與京東之間的應收賬款債權提供供應鏈融資,而承興公司涉嫌刑事欺詐,因此相關的基金確實發生了風險。
據了解,涉及此次事件的主要是歌斐資產管理的“創世核心企業系列私募基金”,7月8日,歌斐資產發布《關於“創世核心企業系列私募基金”相關情況的說明》公告稱,創世核心企業系列私募基金投資期屆滿時暫時無法進行分配,因此將依據基金合同約定對基金份額的投資期到期日延期。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裡,諾亞財富已經數次踩雷。汪靜波在內部信中就提到了諾亞曾經遭遇的“景泰事件”。
2014年,諾亞財富牽涉進被稱為“中國基金子公司第一案”的萬家共贏景泰基金資管計劃項目,當時這個被稱為“諾亞史上最安全的ABS”遭遇個人和機構惡意合同欺詐所引發的刑事案件,最後兩名被告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和十年有期徒刑。
汪靜波在近期的內部信中稱,“公司處理景泰事件的案例中,過程雖然艱難,但是積累了經驗和判斷力、決策力,最後成功畫上句號,保護了客戶權益。
但從事後看,諾亞並沒有因此避免踩雷事件的發生。時隔2年後的2016年,諾亞財富就被曝出“悅榕基金’爛尾’事件”。據了解,2010年,全國有五十餘名投資者在諾亞財富的推介下,共同出資約10.7億元人民幣投資了一隻名為“悅榕基金”的私募股權基金。當時,諾亞的員工稱,這個項目“3.4倍回報、4年半收回本金、6年後上市”。不過,6年後,這一項目並沒有完成IPO,也沒有取得預期的收益,最終通過併購的方式實現了退出,投資人收益僅為1.3倍。
2017年3月,輝山乳業陷入百億債務風波,其中歌斐資產兩隻基金——歌斐創世優選一號投資基金和歌斐創世優選二號投資基金同時踩雷,涉及債權達5.46億元。
2017年6月,諾亞財富又被曝出踩雷樂視——諾亞財富旗下蕪湖歌斐此前認購樂視併購基金優先級23億元被質疑存在風險。不過2018年9月,樂視網已經向蕪湖歌斐提前支付了3億元本金款。
諾亞財富發家史
1992年,汪靜波進入金融行業,之後在湘財證券任職多年,歷任湘財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湘財荷銀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湘財證券私人金融總部總經理,曾主持發行中國第一支傘型基金。
因此,諾亞財富的起源和湘財證券有著緊密的聯繫。2003年,由於湘財證券巨虧,汪靜波所在的私人銀行部門被裁撤,汪靜波等原來私人銀行的一些員工內部創業,創立湘財證券諾亞財富管理中心。據說“諾亞財富”這個名字源於神話中的“諾亞方舟”。
2005年,湘財證券公司改制,汪靜波等人離開湘財證券,並在上海正式成立諾亞財富。
由於抓住了中國私人財富增長的風口,諾亞財富迅速成長起來。2010年11月,諾亞財富成功掛牌紐約證券交易所,融資超過1億美元,並在上市首日以股價大漲33%收盤。
在上市之後,諾亞財富開始了迅猛的發展,並在多個業務領域進行佈局。
諾亞財富官網顯示,至2019年第一季度,諾亞財富累計配置資產超過6362億元,服務超過27萬名高淨值客戶和企業,覆蓋國內83座城市。在業務佈局上,經過16年的發展,諾亞財富已經成長為一個完整的綜合金融平台,為客戶提供包括投資、保險、教育、家族服務、汽車租賃、海外配置等服務。
從具體業務板塊來看,諾亞財富官網顯示,目前諾亞財富主要有四大板塊: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全球開放產品平台、信貸及其他業務。
財富管理板塊又分為高端財富管理、家族財富管理、以諾高端教育、公益慈善等業務;資產管理板塊則主要以2010年成立的歌斐資產為依托,進行私募股權投資、房地產基金投資、公開資本市場投資、家族財富及全權委託投資等,據諾亞財富的披露,歌斐資產目前管理資產達到1711億人民幣;全球開放產品平台主要幫助用戶配置國內產品和海外產品,以及保險經紀和融資租賃業務;信貸和其他業務則包含小額貸款服務、汽車金融服務、信貸金融科技服務等。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諾亞財富所屬的公司諾亞控股對外直接投資了13家公司,通過直接或者間接控股的方式擁有24家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早期諾亞財富的迅猛增長也曾吸引了知名風險投資機構紅杉資本的目光。網上流傳的一篇文章提到,2007年3月,汪靜波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首次見面,兩人談了僅十分鐘,就基本敲定了合作框架。
公開信息顯示,2007年10月,紅杉資本向諾亞財富注資500萬美元,佔諾亞財富25.5%的股份。在紅杉中國內部,諾亞財富也被視為一個成功的投資案例。2010年諾亞財富上市,紅杉資本賬面回報率超過36倍。至2018年12月31日,紅杉資本仍持有諾亞財富6.18%的股份。
上市之後,紅杉資本和諾亞財富的資本聯姻進一步密切。2015年3月,諾亞財富旗下子公司諾亞易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得紅杉中國基金數千萬人民幣注資。據當時的新聞稿顯示,沈南鵬、汪靜波等人出席了那次新聞發布會。諾亞易捷當時主要經營的產品是互聯網財富管理業務“員工寶”,不過,工商變更記錄顯示,2018年2月9日,沈南鵬退出不再擔任該公司的董事職務。
另據《理財週報》曾經的一份報導,歌斐資產的PE母基金曾投資了包括IDG和紅杉資本在內共15家國內投資機構。
2016年10月,紅杉中國宣布以收購歌斐資產部分股份的方式實現對後者的戰略投資,戰略投資金額達3.48億元人民幣,“紅杉和歌斐資產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協同效應” ,沈南鵬當時這樣表示。
轉型迫在眉睫
在內部信中,汪靜波將此次踩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歸結到經濟周期上,“我們這次碰到的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宏觀市場當前處於信用周期的末端”,她認為,“這可能也是從事金融業無法反抗的宿命”。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諾亞財富被指風控問題突出。此前,諾亞財富表示,由於承興國際相關方為京東供應商,雙方存在大量長期交易,歌斐資產已經就這個供應鏈融資對承興和京東提起司法訴訟。
但京東方面卻回應稱,承興涉嫌偽造和京東的業務合同對外詐騙,與京東無關。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相關報導,歌斐資產負責人承認,此案件系精心策劃、醞釀多年的詐騙案件,眾多金融機構和個人均成為受害者。
“這個騙局今年3月份找過我們”,一位財富管理行業的高管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他表示,當時對方許諾了以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擔保以及京東的供應鏈應收款擔保,而且給出了較高的利息和中介費。
但是該高管表示,由於他們要求必須有京東高管面簽且錄音、錄像卻遭到了融資方拒絕,因此,他們毅然放棄了該項目。他總結,這個騙局的手法是“騙子通過中間人借用京東的會議室,然後拿上預先準備好的假公章”。
所以也有行業人士提到,儘管此次騙局較為高明,但如果諾亞財富的風控流程紮實,最終騙局依然會無法得逞。
事實上,對於諾亞財富存在的某些風控漏洞,一些客戶和監管方過去早有質疑。
在輝山乳業事件爆發之後,江蘇證監局曾對歌斐資產負責歌斐創世優選一號、二號基金盡調負責人進行詢問。當時的筆錄資料顯示,盡調負責人表示既沒有看過輝山集團的賬務處理,也沒有聘請外部中介機構進行財務盡調或法律盡調。該負責人透露,“沒有強制的盡調製度。”
另外,2018年7月,江蘇證監局發布了一份《關於對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其中披露,歌斐資產對于輝山乳業的基金合同披露有明顯的錯誤,將藉款債權披露為應收賬款債權,未履行誠實信用義務。
此外,這份警示函還提到,基金合同關於產品風險的揭示前後不一致,特別提示中產品風險為“中等”,其它部分產品風險為“中高”。警示函顯示,歌斐資產就連最基本的報表中部分數據勾稽關係的明顯錯誤和股權結構與實際不符都沒有發現。
對於警示函提到的上述問題,諾亞財富表示,上述問題是“操作瑕疵”和“筆誤”,“並沒有影響內部對於項目的決策判斷,也沒有影響投資人對風險等級的判斷。”
諾亞財富在風控上的漏洞不僅在內地受到監管的質疑,2018年5月,香港證監會披露,對諾亞財富的子公司諾亞控股香港的業務活動視察時發現,諾亞香港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存在風險評估不完善、銷售及分銷投資產品的內部系統和監控缺失等不規範行為,並對此進行了譴責和500萬港元的罰款。
不過,雖然外界監管和客戶的批評頗多,在諾亞財富內部,對於其風控卻有著不同的評價。2018年初,汪靜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總體上我們的風控還是做得不錯的,在這樣一個市場沒有發生過致命的問題,大的行業判斷基本上都是對的。”
除了風控方面的問題,對諾亞財富而言更要緊的恐怕還有業務模式轉型的挑戰。
在最近的內部信中,汪靜波提到了諾亞財富的轉型。她稱,諾亞財富需要從營銷到產品、從風控到投資管理全面轉型;產品要從非標固收產品轉向組合型、淨值型的標準化基金,擺脫對巨大的非標固定收益資產路徑依賴。如果轉型成功,諾亞和歌斐將真正成長為一個國際標準意義上的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
對於諾亞財富來說,轉型已然迫在眉睫。2018年4月,央行聯合多個部門正式發布資管新規,對於資產管理行業的傳統模式形成挑戰,要求統一監管、打破剛性兌付、禁止資金池、管理期限錯配等。
資產新規的出爐對於傳統的“返佣模式”提出了挑戰,對於財富管理公司的專業化提出了要求。“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財富管理能夠按照客戶的資產情況、風險偏好進行建議”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但是現在很多所謂的第三方存在利益驅動,“哪個產品返佣高就賣哪個,不考慮用戶需不需要。”
在諾亞財富過去的幾個風險案例中,不少用戶反饋諾亞在銷售過程中存在“誘導銷售”和私下保底承諾的情況,降低了用戶的風險預期。《國際金融報》的一篇報導顯示,諾亞財富旗下公司向多位穩健性投資人銷售中高風險產品。
由此看來,諾亞下一步的轉型才是更急迫、更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