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錯罰200 數據線鋼化膜屬於什麼垃圾?
據說習慣的養成只需要21天,但上海人民已經在網絡留言裡度過了27天,顯然垃圾分類與罰款值得每一個新聞頭條。沒人會質疑垃圾分類的意義,但分類細則顯然不像設想的那樣理所當然。“ 你是什麼垃圾”,街口的志願者大媽每天的KPI就是這句振聾發聵的提問,雖然你搞不清楚她問的是你還是你手中的編織袋,但顯然兩個問題同樣難以回答。
天橋底下的貼膜小哥也不行。
就算他曾是手機圈最早的隱形大佬,每部彰顯身份的旗艦手機都需要他的貼膜認證,才能在日常使用時防刮耐蹭。在手機碎屏險普及之前,一張鋼化膜就是手機跌落的最保險方案。
果粉徹夜排隊搶購Apple的場景彷彿還在眼前,但可以料想不少人的下一站就是天橋的拐角,那裡有不起白邊不留氣泡的貼膜技術,還有最尊嚴的數碼個體戶。饒是如此,在垃圾分類面前,鋼化膜和數據線的種類歸屬還是成了小哥的知識盲點。
就像我們只知道鋼化膜有平面和曲面之分,但歸類時“幹垃圾”的那一欄讓它們殊途同歸。原因在於不論是哪種鋼化膜,內在組成不過是玻璃+貼合膠+OCA光學膠,換言之替換掉的鋼化膜就是廢棄薄玻璃。
而數據線則屬於廣義上的電子垃圾,它的近親主板、內存條、CPU和光驅等更是含有不少貴金屬,手機就更不必說了。響徹大街小巷的“舊手機換臉盆換菜刀”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你眼裡的收破爛大叔,投資的眼光卻尤為獨到。算算全國舊手機的人均持有量,我覺得隔壁小區潛伏了一座金礦。
有報導稱,平均每部智能手機含0.05克的金,0.26克的銀以及12.6克的銅,換成直觀的數字就是100部手機就能提煉出5克黃金。有價值的東西自然要回收,所以數據線以及眾多電子產品屬於“可回收垃圾”。
至於耳機和充電頭等手機周邊配件,則可理解為和充電線類似的可回收垃圾;而便攜的移動電源則要稍微複雜一些,其主板、連接線金屬等都可回收再利用,但內在的電池卻是有害垃圾,但完整的廢棄移動電源還是屬於可回收垃圾,前提是你別拆了再丟。
Made in Shanghai
上海的垃圾分類條例規定,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濕垃圾、幹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濕垃圾與可回收物、幹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未來垃圾分類將陸續在全國46城繼續實行,你準備好了嗎?告訴我數據線鋼化膜屬於什麼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