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通過“比較生物法” 研究靈長類動物對死亡的反應
根據考古記錄,早期人類就開始用泥土掩蓋死者的屍體,這是其他靈長類動物沒有做過的事情。從這些簡單的行為開始,直至發展為今天的喪葬習俗,是人類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隨著研究人員對其他生物的研究不斷深入,我們意識到人類並不是唯一在死亡面前行為發生改變的人。如今,科學家們全新的“比較生物法”,正在研究非人類動物對死亡的認知、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同反應。
據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和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一同發表在《生物學評論》上的報告闡述,“在對靈長類動物的比較論進行深入回顧時,分析了200多年來有關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與死者之間關係的記錄。這些研究結果匯集了比較研究的多元化領域,包括了殯儀館的發展歷程,同時涵蓋了從考古學到心理學的各個領域。”
通過分析19世紀以來野生動物和圈養動物的各種研究和記錄,最終得出了結論。雖然靈長類動物之間針對死亡同伴的某些反應不同,但觀察到的共同行為是:靈長類動物會攜帶死去同伴的屍體,保護它們免受威脅,甚至表現出可以被理解為悲傷”的情緒反應。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些早期的記錄有可能是虛構的,但行為模式與今天我們觀察到的一致。”
“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表現出與死亡有關的各種行為,其中最普遍的是母親會攜帶他們死去的後代。許多因素促成了這種行為,但我們發現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有能力這樣做。有趣的是,如狐猴、羅望子等一些靈長類動物,雖然也有這種行為,但最終並沒有成功,經過我們進一步研究發現是因為它們缺乏同樣的抓取能力。”
同時研究人員表明,當一個成年成員死亡時,會觀察到另外一種行為,例如看守、守夜或探視屍體。團隊報告說,這些行為可能是因親密關係而產生的。他們還推斷,這使得靈長類動物能夠從屍體中學習重要信息,使其能夠區分生死的一個重要過程。
此外,研究小組還提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也許已經具有死亡的意識了,這種意識包括對生死的認知、對死亡的預感等。但是目前為止,只有人類能夠將這種行為和情感清晰的表現出來。儘管有一些記錄表明類人猿可能擁有和人類一樣死亡的概念,但是還需要經過經過嚴謹的測試和實驗。
該團隊打算應用這一綜合理論來進一步推進他們在“比較研究生物”中的研究,並希望其他科學家探索不同的研究途徑,以發現不同的死亡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