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收垃圾網約工生意帶來生機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根據《條例》,對未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個人可處以50至200元的罰款。由此,據報導,一個新興職業也應運而生:代收垃圾網約工。客戶線上預約,線下“廢品小哥”上門回收。只要勤快,月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
代收垃圾網約工的出現,再次證明“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生計”。生計也好生意也罷,這個新生職業的問世,有其存在合理性,更有現實意義,可帶來多贏,相關平台多了人氣,從業者收入不菲,居民花錢買服務也省心了。最重要的是,專業人做專業事,有利於把垃圾分類做得更到位,從而推動垃圾分類邁上新台階,實現“質”的突破。
代收垃圾網約工究竟能走多遠,尚不可知,但這一現象本身卻折射出許多耐人尋味的信號。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各類職業的“新陳代謝”也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見證了社會的進步和市場活力迸發。正如相關報導所稱,新的社會規則,催生新的社會需求,而新的社會需求,孵化了新的商業形態。
代收垃圾網約工之所以“橫空出世”,背景顯然是垃圾分類的快速實施。上海市走在了前面,其他地方也會逐步推進,頒佈出台更多科學可操作的措施。比如,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日前表示,北京將參照上海經驗,對個人混合投放垃圾處以不低於200元的罰款。2012年出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目前已列入2018—2020年立法規劃,新修訂的條例將不光對單位,也將對個人明確垃圾分類責任,到時候“不分類就是違法的”。
因此,在“罰則”被納入垃圾分類規定的背景下,每個居民都有責任學會將垃圾分類,更有責任把垃圾分類當成一種生活方式。換言之,不管有沒有代收垃圾網約工,我們都應該有意識地提高基本的生活能力,變被動為主動的分類自覺。
你願意花錢讓人代扔垃圾嗎?某網站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半的受調查者表示“花這錢幹啥,學學怎麼分類”。代收垃圾網約工當然不缺客戶,但對於大多數居民來說,在製度規束“收緊”的前提下,會有意願做好垃圾分類這種分內事。
從本質上看,垃圾分類不僅關乎我們的生活處境,還關乎我們的心靈審視。從不知道垃圾分類為何物,到形成垃圾分類的價值共識;從象徵性垃圾分類,到精細化垃圾分類;從懲獎之下才會垃圾分類,到把垃圾分類視為最常見的生活場景,這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標誌著時代進步,既讓人看到公眾的觀念在發生改變,也讓人感受到製度層面也在發力。
當人類解決了吃飽穿暖以後,一定更有意願關注自身的生存環境,從而讓環境變得更可持續,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歸根結底,改善我們的處境,須從改變我們的觀念開始,最終回歸到強有力的行動中。
對於方興未艾的垃圾分類,如果沒有真正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只是說說而已,垃圾分類勢必行之不遠。因此,你願意花錢讓人代扔垃圾嗎?不只包括成本核算,還包含文明觀照。我們一方面歡迎和接納代收垃圾網約工,他們的存在有助於提高垃圾分類的質量。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以更大的熱忱和更有效的行動做好垃圾分類,畢竟這關乎文明,也關乎我們每個人的命運。
(作者:王石川,系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