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細菌能生成抗炎症脂類或是一劑抗壓力良藥
據外媒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你小時候吃過的一些泥土中可能含有一種增強免疫系統的細菌。研究表明,母牛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vaccae)能產生一種獨特的抗炎脂肪酸,它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資料圖
時間回到上世紀80年代末,一位英國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假設,其認為現代西方社會過敏症和哮喘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的原因可以歸結到對衛生的不斷痴迷。這個假設被稱為“衛生假說”並在許多不同的圈子裡流行起來。這意味著,接觸某些感染因子對免疫系統是有好處的。
然而對這一假設的批評很快就出現了,一些科學家稱這一觀點具有誤導性,並稱沒有證據表明良好的衛生習慣會干擾人體免疫系統的發育。這個想法後來演變成了一些人口中的“老朋友”假說。這表明過度的衛生習慣會減少有益細菌的接觸,而有益細菌最終會損害免疫系統。
多年來,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hristopher Lowry一直在研究這個“老朋友”假說,特別是研究人體免疫系統暴露在特定細菌下如何獲得改善以及降低罹患與壓力有關的精神疾病的風險。
Lowry表示:“我們的想法是,隨著人類離開農場以及以農業或狩獵採集為生的生活方式進入城市,我們已經失去了與調節我們免疫系統和抑制不適炎症的有機體的聯繫。這讓我們更容易患上炎症性疾病和與壓力有關的精神疾病。”
Lowry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研究重點之一是一種名為母牛分枝桿菌的細菌。上世紀90年代,這種細菌首次在烏干達Kyoga湖岸邊的土壤中發現,最初是由於它令人印象深刻的免疫系統調節特性而成為了研究對象。隨後針對動物的研究發現,它擁有超強的抗抑鬱作用。
據了解,Lowry在201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細菌不僅在小鼠實驗中似乎可以防止焦慮或類似恐懼行為的發生,而且在應激事件發生前,它還可能起到保護作用。當老鼠在遭受創傷前被注射了這種細菌,這種動物就不太可能發展成PTSD等症狀。
然而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則仍然是個謎。Lowry和他的團隊在去年的研究中發現,這種細菌可以在大腦中誘發一種抗炎狀態。他們假設,正是這種抗炎作用賦予了有益的心理健康保護,但是直到現在仍不清楚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這一新突破揭示了該種細菌如何產生一種叫做10(Z)-10(Z)-十六碳烯酸的脂質,這種脂質可以直接降低免疫細胞的炎症活性。研究人員通過化學方法合成了這種化合物,並發現其如何直接抑制免疫細胞中驅動炎症的關鍵通道。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現,它為未來的研究開闢了許多新的途徑。除了表明母牛分枝桿菌本身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益生菌,這種特殊的脂肪分子還可能會被作為一種新的抗炎藥物被進一步研究。Lowry的最終目標是開發出一種“壓力疫苗”,這種疫苗將可以為那些從事高壓力工作的人所用,這樣就可以幫助他們預防心理健康問題。
不過這並不是說Lowry他們的研究驗證了衛生假說或老朋友假說等類似假說,而是肯定了人們還需要了解更多關於有益細菌對維持人體健康機制所帶來的影響。
相關報告已發表在《Psychopharmac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