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正處於全面革新的最佳時期
用戶一片哀嚎來形容通信行業的處境或許有誇張之嫌。然而整個行業的頹勢已經充分體現在運營商的經營報告中。無論是2018年的全年財報,還是2019年一季度的報告,都越來越明顯地突出了通服收入下滑的窘境。
雖然面臨較大的增長壓力,但是運營商更面臨全面革新的機遇。
一、現有業務不足以支撐持續增長
4G時代,運營商主要提供了人與人通信服務。當前運營商經歷的通服收入下滑的趨勢,既有各種政策紅利消失的影響,也是人口紅利見頂的因素。
與互聯網公司一樣,運營商面臨的用戶增長壓力;與之不同的是,運營商的用戶增長壓力正逐漸放到並影響到服務收入。回顧運營商,從最初至今的成長歷程,都是對C端的滲透和挖掘。B端瘸腿絕對是三大運營商的共同特徵,雖然其也都在突出各自在B端的作為,但是相對於IBM、微軟、甲骨文等國外企業來說,可謂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實際上,只要現在,運營商還仍然深陷於對C端的爭搶中。即便當前的獲客成本高企,而且增量用戶只能提供微利甚至負利的情況下,運營商的各種降價爭奪戰都沒有停歇的絲毫意思。無論是基於做大用戶規模的考慮,還是出於延伸用戶價值的思考,運營商當前的這種做法很大程度上已經違背了商業規律。
我國的通信行業從1G時代的“空白”到4G時代的“並跑”過程中,雖然也都有通信技術的代價演進,然而與即將開始的5G相比,此前的4G都在圍繞人與人通信展開。而且作為全球人口規模最大、經濟增長最為顯著的國家,我國的人口規模和經濟增長速度足以支撐起運營商通服收入的持續增長。
毫不誇張地說“躺在金山上數錢”絕對可以用來描述此前運營商的經營過程。雖然此前的經營過程中也有各種困難和壓力,但是相對於今天滅頂式承壓,運營商還是比較輕鬆的。運營商冬天來了,從2013年喊道了現在,就足以說明曾經的日子是多麼美好。建設、維護並提供通信管道是至今運營商的主要角色,也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因為曾經的日子太過輕鬆,運營商完全沒有革新的必要。
囿於此,運營商也就喪失了4G時代的內容創新機遇。現在過往那種愜意的日子,已經隨著流量動能的失速而被逼迫到必須革新的節點。
二、業務邊界拓展亟需要順勢而變
運營商的人與人通信已經走到了支撐通服收入進一步增長的盡頭。即便還有一些增長空間,也滿足不了行業整體的發展需要。面對5G商用之後的人與物、物與物通信需求,在5G的三大應用場景中擴大業務邊界,這已經成為運營商未來繼續探索和創新的方向。
不同於此前時代的通信技術,5G的主要方向在工業互聯網,更注重B端。普華永道發布的《科技賦能B端新趨勢白皮書》預計,到2025年,T2B2C(T指科技,B指商家,C指用戶)模式給科技企業帶來的整體市值將高達40至50萬億元人民幣。而中國移動互聯網(主要為消費互聯網)2018年的市場規模僅為8.42萬億元。
在這方面,雖然運營商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認識,但是相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認識程度不夠深,動作幅度不夠大。5G商用之後的最可能出現的第一個風口就是車聯網。在車聯網領域,百度已經走在了全國企業的前列。運營商在車聯網領域,目前還是只是傳輸管道的角色。
最近幾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發布了支持車聯網發展的多項政策,最近又發文支持創建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能不能搭上5G初期的巨大風口,雖然現在已經錯過了先發優勢,但是運營商現在發力還不算晚。
現在運營商與華為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合作大搞的5G+ 4K +AI,最終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少收益,尚不可知。從目前的情況看,在這個合作架構中,運營商的角色依然是管道。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並不認為這是運營商當前亟需的面向5G拓展的方向。
三、組織架構也需面向B端轉型
業務邊界的擴展必將改變曾經的整個模式。業務邊界的拓展當然就需要相應的組織予以保障。在這方面,BATJ等互聯網大佬早在2018年就開始了各種轉型操作。無論是合併,還是新設,其主要的目標都是為了更好地適應並滿足B端發展的需求。
2018年3月6日,百度宣布正式成立“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mart Living Group,SLG)”,具體由百度“度秘事業部”、百度“硬件生態渠道部”和“Raven Studio工作室”組成;同年9月30日,騰訊公司的組織架構原有七大事業群(BG)的基礎上進行重組整合,成立了六大事業群,其中突出聚焦融合效應,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台與內容事業群(PCG);隨後的9月13日,小米集團宣布新設立了集團參謀部和集團組織部,並將原先的電視、生態鏈、MIUI部、互娛部這四個主要業務部打散、細分、重構成十個新的業務部。就在今年5月17日實際電信日當天,小米集團宣布上市以來第五次調整架構。
面向B端組織架構調整,運營商主要的動作在專業化。成立各種專業化、集中化管理的機構。這些分拆出來的獨立運作的公司到底是為IPO上市需要,還是為服務5G的B端用戶需求,或者以上兼而有之。雖然到目前我們尚不可知其最終目的,但是我們認為服務工業互聯網時代B端用戶的組織需要因時調整。
即便5G尚未真正到來,但是大家對5G的各種熱切期盼早已經難以掩蓋。實現大家對5G的預期,需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現在運營商就處在因勢利導、不容錯過的最佳時點。(杜建民為C114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