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聯想高管聊了聊“聯想退出中國”可能性有多大?
聯想CFO就“退出中國”道歉了。當天,聯想CFO黃偉明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再對中國增加關稅,聯想可以把生產能力搬出中國,搬到世界其他地方。這句話本身並不存在問題,但在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的緊要關頭,這段本身意在展示聯想擁有全球佈局的高彈性和靈活性的生產線,被解讀為了“退出中國”。
這是一個奇怪的時間節點——僅僅在一天前的5月23日,聯想發布了2018/19財年Q4和全年業績——聯想全年營收首次突破500億美元大關,連續七個季度年比年增長,在傳統硬件產業的淡季Q4當中實現淨利潤261%的倍數增長。
遺憾的是,這家老牌民族IT企業並沒有收穫到鼓勵與喝彩,卻進而陷入了一個接一個“謾罵”和“抵制”的怪圈裡。
事實勝於雄辯,聯想究竟是不是“美帝良心”?“退出中國”是否完全系外界誤讀?如何看待聯想不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統?聯想集團全球供應鏈高級副總裁關偉和包括搜狐科技的媒體在內來了一次對話,如何才能正確理解聯想以及聯想式的全球化?
聯想打算“退出中國”?
與外界的懷疑恰恰相反,5月24日,聯想集團在全球供應鏈大會上宣布,將投資超過3億美元,即超過20億元人民幣,在深圳及周邊地區建設一座新的智能工廠,計劃兩到三年完成。
聯想集團全球供應鏈高級副總裁關偉表示,行業外的人很難理解3億美金是一個什麼概念,“整個IT行業,甚至包括家電行業,很少會聽到這麼大金額的數字,1億美金就算非常大的投入了”。
加上即將動工的深圳工廠,聯想在中國共擁有三座自有工廠,和全球其他地區生產線相比,中國地區保有數量第一。關偉補充道,“聯想自有工廠中90%的產品都是自中國生產。”
關偉解釋,“ 與合肥、武漢兩大基地相比,深圳基地一大用途是與合肥、武漢相互備份,在此基礎上,聯想將在深圳加大智能設備的研發和製造。”
年初,楊元慶為聯想制定了新的智能化轉型戰略(即3S戰略),未來,聯想將在智能物聯網設備、智能基礎架構、行業智能三大領域發力,而建立深圳工廠,即是推進戰略執行的關鍵一步。
“退出中國”、放棄中國的生產線,無論從投資回報、生產銷售還是戰略轉型而言,不單單是一筆無法估量的損失,它直接關乎聯想的生死存亡。
聯想總部在美國?
3億美金投建深圳基地,聯想這一筆高額投入用實際行動驗證了楊元慶此前的說法,“我們的大本營一直都在中國,中國一直都是核心,我們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中國,以後的戰略重心還會更加傾向中國。”(詳見搜狐科技此前報導《楊元慶:美國加徵關稅對聯想影響不大但已有應急準備》)
但聯想集團全球供應鏈高級副總裁關偉向記者強調,“除了中國的深圳工廠,我們在海外不會主動投入新工廠。”
不過此前,有網友截圖稱,聯想全球總部已經搬至美國羅利。關偉解釋,“羅利是聯想美國總部,也是聯想全球三大研發中心之一(此外包括中國北京、日本橫濱)。”
聯想在全球範圍內擁有1萬名左右的工程師,其中美國3000 多名、日本2000 多名、中國5000 多名,僅僅以研發規模來看,美國羅利總部也不及北京總部。
除了研發、聯想供應鏈成熟的全球佈局在CFO黃偉明在道歉聲明中有所體現,“我們在亞洲、歐洲、北美及南美洲共擁有36個生產製造廠,其中有11個是聯想自有的生產製造基地。”
關偉告訴記者,聯想集團目前在海外生產製造基地主要分佈在印度、墨西哥和巴西,並沒有美國,全球也僅僅承擔著10%的產能,“印度工廠是收購IBM和摩托羅拉得來的;在墨西哥的工廠,主要為了滿足整個南美和北美台式電腦和服務器的及時交付需求;第三大是在巴西,巴西的地方保護有些不合情理,中國生產運往巴西要交70%多的關稅,可我們在巴西有30%的市場份額。”
聯想不做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統?
5月23日,楊元慶在聯想18/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會議上稱:相信全球化是必然的趨勢,一家公司沒必要做所有的事情,所以聯想並不打算做操作系統和芯片,會做好自己的角色,與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合作,為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
兩天前的5月21日,任正非面對國內媒體同樣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三十年來,美國公司伴隨了華為的成長,美國大量的零部件公司、器件廠家還是給了華為很大支持。我們華為永遠需要美國芯片,因為我們不能孤立與世界,應該融入世界。”
可以說,華為和聯想擁有相同的佈局全球化的理念,但就當下形勢而言,聯想和華為所面臨的境況卻並不一致。
5月23日同一天,楊元慶還表示,“目前美國關稅政策基本不包含我們聯想的業務,所以影響不大。但我們已經做好了應急準備。”
關偉則告訴記者,“其實聯想是非常特殊的,我們的供應鏈大部分是自己的不是外包的,外界並不知道,聯想連主板什麼的都是自己做的,小到應用層的芯片我們也都在做,比如電源級的芯片。”
關偉並不同意外界對於聯想“組裝廠”的標籤,“我們剛剛推出的折疊屏電腦,就投了3000多萬美元進行研發”,不過和投入自主研發相比,關偉透露,聯想研發投入的大頭在於購買技術。
在關偉看來,聯想被質疑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中國的活力是很高的,但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中國創新不如某些國家?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想法不差,但短板在於如何進行產品化。”
聯想為什麼說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很小?
一方面,如楊元慶所言,美國公佈的“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中並不包含聯想的產品,另一方面,也是其最主要的原因,聯想每個戰略地區對集團收入的貢獻比例十分均衡。
根據聯想最新發布的18/19財年財報顯示,中國區對總營收的貢獻為23.8%,亞太區這一數字為19.4%,北美為21.2%,拉美地區為10.9%,歐洲中東非洲區為24.6%。
美國是聯想全球化戰略版圖的重要區域,但並不是支柱地位。
聯想全球供應鏈的優勢,也能大大降低美國政策的影響。在5月23日的媒體溝通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對包括搜狐科技在內的媒體表示,“聯想是一個非常全球化佈局的企業,我們的業務在全球各個地域是非常均衡的,我們的供應鏈也是佈局的非常均衡的,而且我們的供應鏈很多都是聯想自己擁有的,像我們的很多競爭對手是外包的,這給了我們很大的靈活性來進行調整,哪個地方多生產一些,哪個地方少生產一些,我們會根據競爭的情況來做調整。跟我們競爭對手比較起來,這方面其實是我們的一個優勢。”
這正是CFO黃偉明在道歉聲明中提到的“即便個別地區政策可能會對我們造成影響,我們仍然能夠以中國智造作為根基,通過佈局全球的產業鏈,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聯想集團全球供應鏈高級副總裁關偉肯定了中國作為聯想的根基意義,“一家製造企業,或者一家企業能夠長期發展的秘訣,從短期看是企業戰略、從中期看是政府政策、從長期看是國家和民族性;坦率而言,我覺得中國整個大的產業環境非常好,中國政府也非常支持,可以說中國是全球在高端智能製造方面最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