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氫發動機下線車只需加水就能跑?央視網:呵呵
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刊發的一則報導——《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贊!》,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報導稱,水氫發動機在該市正式下線,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制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5月22日上午,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親臨項目現場辦公,為氫能源汽車項目取得的最新成果點贊。
這不禁讓人聯想起上世紀90年代一度轟動全國的王洪成“水變油”騙局,該騙局還曾經被編劇搬上《我愛我家》加以諷刺。
視頻:車加水就能跑20年前紀春生就玩過了
隨著輿論的發酵,“車加水就能跑”已成網絡笑柄。
微博網友的評論。
在經當地開會討論“統一口徑”後,目前當地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此事系記者報導信息不准確,目前已要求涉事集團負責人龐青年寫情況說明。
常識值得尊重,政府投資也不容胡鬧,當地在甩出“記者報導信息不准確”這口“大鍋”後,顯然還得有進一步的說明,方能平息民眾質疑。
外界對其“技術”存在諸多懷疑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發布“水氫發動機”的青年汽車集團,有騙補的嫌疑。事實上,2017年,青年汽車集團因新能源客車“騙補”,曾經遭工信部處罰。
根據青年汽車官方的介紹,青年水氫燃料車不用加油,也不用充電,只加水,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可達1000公里。青年水氫燃料車的工作原理是,車頂安置一個蓄水箱,車內的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使得汽車行駛。
此外,龐青年曾經表示,水氫燃料車所加的水並無水質要求,自來水、河水、海水均可使用。同時,用戶無需氫氣成本,也減少了氫氣的存儲與運輸,水解產物具有可觀的經濟價值。
但“特殊的轉換裝置”是何物,外界並不知道。“加水就能開車”的工作原理具體為何,外界也不得而知。“燃料不是水而是其他物質, 將水分解成氫氧。”5月24日,清華大學氫燃料電池實驗室主任王誠對記者表示。
“水製氫沒有問題,但在成本和整車性能指標方面可能沒有什麼優勢。但是,加水的時候,還要不斷加其他燃料。”有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但是,這種能源消耗高,轉換效率很低,並且成本高昂,實際效果很差。
還有專家表示,電解水製氫即便未來有所突破,也只是會應用到製氫環節上,但肯定不會直接在車內實現。
獲當地政府40億注資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汽車的南陽項目總投資83.16億元,其中南陽市政府平台出資40億元。
事實上,對於近年來高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地方政府熱情高漲。無論是此前的電動車項目還是如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很多地方政府趨之若鶩,吸引相關企業入駐,並給予大力支持。
但這也造成了各種騙補的現象。此前,有關部門曾對查證存在“騙補”的11家汽車企業進行處罰,青年汽車赫然在列,其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於公告容量。
專家:青年汽車專利不涉能量轉化
5月24日,多位能源電池專家接受記者採訪,否定了目前技術下,其能夠量產的可行性。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張羅平介紹,早在2012年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就推廣他的技術,但目前也並沒有成品,水氫發動機需要遵循能量守恆定律。龐青年介紹車內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其他能量,產生排放,並不是清潔能源。而且這個轉換設置過程複雜,在車內難以完成,並不經濟。
對於青年汽車申請的專利,另有電池企業技術研究院專家告訴記者,這些就是機械裝置專利,並不涉及發動機本質的能量轉化。氫燃料電池肯定存在,但是都需要外接加氫氣的存儲裝置,類似燃油車加油。從名字來看,水氫發動機就是把水加進去,然後水變成氫氣,但關鍵是這一步怎麼解決。
該專家還表示,樣車應該是可以實現的,但擴展成量產車,目前來看是不現實的,因為目前製氫技術還不成熟。
一位某地化工大學教授告訴記者,廠商所披露的專利其實是一種改進燃料電池堆中氣路和產物的一個實用新型設計專利,而不是發明專利。這意味著,這個專利並不涉及具體轉化過程的改變,還是氫燃料電池,只是改了設計可能能提高一些使用性能。
汽車產業分析師賈新光錶示,從技術角度是可以的,在車上電解水,產生氫和氧,兩者化合。但還需耗能,需要帶大電池,其次分解速度跟不上車的消耗燃燒速度。如果用電來分解氫,又增加了一道工序,這是最不合算一種方案,如此一來就沒有意義了。如果加一個太陽能分解水的裝置,將氫存起來,還需要加氣壓,過程很複雜,所以車上沒法做成。
據氫能源科技媒體第一元素介紹,按照電解水製氫的原理,把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制取1標方氫氣需要消耗4.2度電,而把1標方的氫氣注入燃料電池發電,得到不到2度電量。
“水變氫”技術背後:青年汽車尚未申請相關專利
實際上,早在2017年8月,青年汽車就宣布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正式下線,並宣稱“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就能行駛。
而通過查詢青年集團的專利信息發現,其大部分專利為“外觀設計”專利,與氫能源相關的一條專利信息為2018年9月11日發布的氫燃料電動客車,其專利類型為“外觀設計”。
董事長龐青年被列“老賴”
工商信息系統顯示,青年汽車集團已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企業,其董事長龐青年本人也已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以及被列為限制消費人員。
天眼查數據顯示,當事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被34次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其名下公司158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龐青年名下多家公司被列入失信公司。天眼查截圖
天眼查數據顯示,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1月,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龐青年。該公司共有34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最新一次為今年2月25日。判決書顯示,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拖欠貸款,將近5年未支付。法院認為,該公司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因此將其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5300餘萬元。
小央微評
“重大突破”還是“龐氏騙局”?這40億投資都要說清楚
南陽水氫發動機項目近日備受關注。產品前景不明卻獲政府40億巨額投資,涉事關聯企業及負責人“污點”重重卻待遇如賓……面對輿論追問,一句“媒體報導不當”頗有甩鍋嫌疑;一句“尚未認證驗收”則顯投資倉促。政府的職責是要發展經濟、造福百姓,政府的投資應該公開透明、經得起實踐檢驗。爭議項目發展得順風順水,顯然不是媒體和企業能力所為。此筆投資的諸多疑點,也亟待給予清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