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20 Pro上手:重新組合的四攝能否追上“大哥”華為?
在人們印象裡,榮耀一直堅持做互聯網手機品牌,一年中兩款旗艦手機節奏很穩,其中“V系列”主打科技和性能,數字系列則側重外觀、拍照。2018年底榮耀發布了V20手機,而數字系列遲遲沒有消息。如今這款手機率先在英國倫敦發布,這也是榮耀第一次在國外舉辦大型發布會。
外觀:指紋識別移側面後置鏡頭又高了
早年的榮耀數字系列在外觀上頗為考究,到了榮耀10將“亮閃閃”的漸變色發揮的爐火純青,而到了榮耀20系列,用色又有了新變化。
我們拿到的是榮耀20 PRO幻夜星河版本,手機背面由四周的深藍色向中間紫色漸變,根據官方說法,剛好契合夜空、星河的顏色。相比之前的榮耀系列,其實榮耀20 PRO這個配色已經低調內斂許多。
從深藍色向紫色漸變
榮耀20 PRO背面的整體佈局和華為 P30 Pro相近,豎置鏡頭位於機身左上角,閃光燈和第四顆鏡頭安放在三攝右側。不同之處在於,攝像頭細節文字和品牌Logo沒有和豎置鏡頭拍成一列。雖然元素較多,但整體看它的背面依舊可說是一個流行、順眼的佈局,不過後置的三攝凸起較為明顯,意味著平放在桌上磨損鏡頭的可能,這是一處遺憾。
榮耀20 PRO後置鏡頭凸起
後置鏡頭凸起的主要原因在於榮耀在這次拍照硬件下了不少功夫,感光元器件的尺寸、機身厚度、鏡頭凸起的程度相互制約,為了其中一方只能盡量協調其他兩項。而榮耀20 PRO又沒像華為P30 Pro那樣採用潛望式鏡頭,減緩鏡頭凸出的情況。
正面是LCD打孔屏,依然是之前的“盲孔”方案
榮耀20 PRO正面採用一塊6.26英寸1080P分辨率LCD打孔屏,孔洞位於左上角,其中放置了一顆3200萬像素自拍鏡頭。由於打孔屏和特別的聽筒設計,屏幕上部邊框基本上推平了,寬度和屏幕兩邊保持一致,下部則因為當前的技術因素依舊略寬一些。
榮耀20 PRO的打孔屏仍然是“盲孔”的方式,它沒有真正將屏幕徹底打穿,而是保留了液晶面板層。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用對液晶屏進行封裝,縮小開孔直徑。
而因為屏幕是LCD材質,在白色背景下(比如設置界面)能看到屏幕邊緣出現少許陰影。這是LCD屏幕的通病,由於多了背光層,光線容易從屏幕和邊框之間的縫隙漏出去進而出現視覺上亮度不均的問題。
指紋識別放到了機身側面
這次榮耀20 PRO正面、背面是都屬於常規操作,特別的地方在側面。榮耀20 PRO把指紋識別放在機身右側,和電源鍵集成在了一起。
側面指紋榮耀不是第一家,在屏下指紋成熟前索尼手機一直堅持這種設計,不過那時要保留側面指紋,代價是屏幕邊框要寬上一些。後來魅族、三星都進行了側面指紋的嘗試,到了三星S10e的時候,側面指紋識別的體驗已經相當不錯。
榮耀20 PRO的側面指紋識別放在中框的凹槽內,和電源鍵集成在一起,解鎖速度非常快,所處位置剛剛好,在握住手機的一瞬間就能完成解鎖。當然,也因為指紋識別模塊放在了側面,手機整體沒法做到很薄。
之所以選擇側面指紋識別也有採用LCD屏幕的原因。如今在眾多安卓機中,廠商宣傳導向(或者說廣告)最先進解鎖技術非屏下指紋和3D面部識別莫屬;但實用程度和上,側面指紋和後置指紋雖然在解鎖速度和解鎖場景上佔據些優勢。
榮耀20 PRO之所以選擇側面指紋,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打孔屏設計,選擇了LCD屏幕。從目前技術角度來說,這種材質的屏幕還無法實現屏下指紋。
榮耀P20 PRO拿在手上感覺沒有想像中得沉,但是機身明顯不算薄。我們沒有拿到該機具體的三維參數,只是整體感覺並不重,倒是厚了些。
榮耀20 PRO
總得來說,榮耀20 PRO在設計上屬於常規設定,將今年流行的設計和榮耀的風格結合在一起,觀感和手感沒有較大的偏頗。側面指紋識別很常規談不上黑科技,只是走的實用路線,唯一的遺憾是鏡頭凸起程度比想像中大,這一點只能靠後期帶殼彌補了。
拍照:不一樣的4800萬和獨立微距鏡頭
拍照一直是榮耀數字系列最看重的功能之一,榮耀20 PRO延續了這一設定。這次榮耀賦予這款旗艦覆蓋全場景的鏡頭組合:一顆4800萬像素主攝,一顆1600萬像素117度超廣角鏡頭,一顆800萬像素長焦鏡頭外加一顆200萬像素微距鏡頭。
主攝和長焦鏡頭都配備了OIS四軸光學防抖,據官方介紹IOS最高可達204800。
後置四攝,其中一顆鏡頭在閃光燈上面
其中那顆4800萬像素主攝光圈大小達到了f/1.4,這在之前主流旗艦手機中不曾見到過的。大光圈的好處是進光量更足,在弱光和夜晚更好的表現,同時景深、虛化也更明顯。
(注意:以下樣張上傳後均有質量壓縮)
榮耀20 PRO虛化效果
暗光條件下背景的虛化效果
榮耀20 PRO默認輸出1200萬像素照片,在這個像素下能進行變焦、超廣角等模式的拍攝。當手動切換至4800萬像素時,就只能輸出高像素畫質。
超微距模式樣張
另外榮耀20 PRO這次在硬件上增加了一顆微距鏡頭,專門拍攝微距畫面,而不是依靠超廣角鏡頭和算法。不過這就意味著拍攝的距離固定,只有在4厘米的距離才能保證最佳畫面對焦。並且在我現在使用的版本中,超微距模式沒做AI識別適配,只能手動調至該模式進行拍攝。
超微距樣張,由於超微距鏡頭像素限制,背景出現噪點、塗抹的情況
使用榮耀20 PRO這幾天,最大的感覺是你可以在這套鏡頭組合下在各種場景進行拍攝。上面我們提到這套鏡頭組合涵蓋了幾乎所有拍照場景。
正常1倍拍攝
拖到30倍數碼變焦後,畫面穩定性很難控制,噪點、塗抹也隨之增加
長焦包括3倍、5倍變焦,3倍變焦主要依靠長焦鏡頭髮揮作用,5倍則靠主攝和長焦協同工作。再往上拉伸就是數碼變焦,最高到30倍。
3倍變焦拍攝
1倍正常拍攝
在上面場景中,如果僅靠1倍取景,由於天鵝距離岸邊較遠,很難靠手拿著手機夠到天鵝。而有了3倍變焦之後,則能夠在岸邊抓到自己想要的角度。
有時5倍變焦也能收穫類似微距的效果
在實際體驗過程中,5倍以內變焦畫面抖動可以接受,再往上到數碼變焦階段畫面抖動會逐漸明顯,也更不容易控制,到了30倍已經很難找准畫面,並且拍出的效果也不那麼好。這是手機數碼變焦的通病。
5倍變焦效果在細節上效果更好
由於我手裡這台榮耀20 PRO系統尚處於測試階段,相機在變焦切換時偶爾會發生卡頓的問題。
超廣角對於建築拍攝效果最加
除了變焦,超廣角鏡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場景也非常廣泛。例如在拍照過程中,如果只有正常1倍焦段,那麼就肯能會遇到下面這種情況(如下圖一),想要的建築不能完全收入到鏡頭中。而有了超廣角之後,則可以在同樣的位置把景物建築囊括其中(如下圖二)
圖一,正常1倍拍攝
圖二,超廣角拍攝
AI是榮耀在產品中一直堅持的部分,榮耀20 PRO自然也不例外。開啟AI攝影后,相機會自動識別場景進行優化。榮耀20 PRO拍攝的照片經過AI加持後往往色彩、對比度、飽和度更豐富,更討好眼球。
AI攝影開啟後,食物更誘人,天空更藍,草地更綠
從樣張上看,榮耀20 PRO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畫面通透,銳利,不過測光有時並不准確,會出現微微過曝的情況,這部分預計在新品發布後能通過軟件調整,畢竟我們手中的產品還不是最終的正式版。
榮耀20 PRO拍攝的畫面乾淨通透(畫面質量有壓縮)
黃昏拍攝樣張,3倍變焦,手動調整曝光
使用榮耀20 PRO隨手拍攝
夜拍方面,由於具備一顆f/1.4光圈的主攝,即便非常黑暗的情況下,榮耀20 PRO也能保留畫面一定的亮度和細節,不過噪點沒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當切換至手持夜景模式時,噪點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天空噪點嚴重,放大後建築主體噪點也比較多
夜景模式開啟後,噪點得到了控制
總得來說,我手中這台榮耀20 PRO拍照在各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並且能夠勝任多數場景的拍照任務。相比以前單攝、雙攝時代,更多攝像頭在智能手機上能發揮出的作用越來越大,以前“夠不到、抓不著”的畫面在榮耀20 PRO上能夠通過簡單設置輕鬆完成。這是目前為止這款手機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
性能和其他細節:
作為榮耀的旗艦手機,榮耀20 PRO按照慣例,搭載華為目前最新的旗艦處理器麒麟980。該芯片於去年8月發布,採用7納米工藝製程,共有2個大核、2個中核、4個小核構成,內置了雙核APU,配合華為獨有的GPU Turbo技術,能夠提升60%的圖形處理效率。
這顆CPU曾被用在華為Mate 20系列、P30系列、榮耀Magic 2手機上,性能可以說是經過驗證的。由於我們拿到的是測試版機器,無法安裝任何跑分軟件,但是從日常體驗來看,該機足以流暢完成生活中各種任務。而從以往安兔兔、Geekbench跑分來年,麒麟980處理器性能接近高通驍龍855和蘋果A12,但仍有一些差距。
續航上,榮耀20 PRO內置4000毫安時容量電池,同時還支持25瓦快充。從這幾天的體驗來看,4000毫安時容量電池足以保證一天不斷拍照、中度微信使用。
有一點較為遺憾,榮耀20 PRO依然採用過去老式震動馬達,震感偏軟、偏鬆散。對於嘗試過橫向線性馬達震感的用戶來說,這種馬達震感恐怕不太能適應。
總結:一切為了拍照
文章開頭我們說過,榮耀數字系列更側重外觀和拍照。這一次榮耀20 PRO對於拍照依舊執著,甚至為了更好的拍照質量對手機鏡頭凸起做出了妥協。顯然榮耀希望在這款手機上把拍照做得更好,甚至挑戰“大哥”華為P30 Pro的位置。
從鏡頭參數上看,榮耀20 PRO和華為P30 Pro依然有一定差距,沒有潛望鏡長焦鏡頭,變焦最佳倍數只有5倍。它看上去像是華為P30鏡頭的加強版,但距離P30的Pro版又還有差距,從參數上大約在兩者之間。不過拍照實力不俗,111分直接佔據了DXO第三名,跟目前最強的華為P30 Pro僅差一分。
發布會開始前DXO公佈榮耀20 PRO拍照111分
單從這次榮耀20 PRO的拍照體驗來看,該機的鏡頭組合覆蓋了長焦、廣角、微距多種情景,只帶一部手機出門就已經足夠滿足用戶的各種拍照體驗。並且這也是榮耀首次將旗下產品拿到專業相機評測機構DxOMark進行測試評分,顯然對這款產品充滿信心。
(本次評測僅代表評測樣機水準,後續量產零售版或軟件升級可能導致某些方面表現有所不同,且短時間評測無法完全代表產品在日常使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