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商來勢洶洶,雷軍親自掛帥中國區後小米能否抗住壓力?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團總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27.2%,環比減少1.5%;經調整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22.4%,環比增長12.3%。小米IoT與生活消費品部分繼續保持較快增速,營收達120億元,同比增長56.5%。小米IoT平台已連接IoT設備數達到1.71億台(不包括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同比增長70%。
小米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截圖
其中,智能電視業務連續兩個季度出貨量居中國市場份額第一,截至2019年3月31日,全球累計出貨量為260萬部,同比增長99.8%。報告期內,小米的互聯網分部收入達人民幣43億元,同比增長31.8%。其中,廣告業務收入達人民幣23億元,同比增長21.8%。遊戲收入達人民幣8.2億元,同比增長6.8%。
至於大家普遍關心的智能手機業務,在財報發布之前,小米曾發布自願澄清公告,表示第三方調研公司IDC給出的小米一季度約2500萬部手機的數據有誤,實際約為2750萬部。
小米集團手機、IoT、互聯網服務等收入佔比
在這次的財報中,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小米智能手機收入270億元,同比增長16.2%,全球銷量達2790萬部。其多品牌戰略初見成效,Redmi Note 7系列報告期內累計銷量超過400萬部。小米9系列截至2019年4月初,銷量超150萬部。
根據Counterpoint數據,2019年Q1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持續下滑,消費重心持續移向中高端產品。2018年裡,高端手機出貨量增加18%的情況下,而售價200美元以下(約合1342元)的手機銷量則下降了近10%。
隨著手機存量市場用戶的產品升級需求爆發,高端智能手機漲價是大勢所趨,中低端手機市場空間正遭受擠壓。
綜合來看,小米手機的調整其實是符合市場大勢,Redmi繼續死摳性價比,而小米品牌則是盡量向更高價位段上探。對於小米來說,不管是手機業務還是IoT方面,這都是一份不錯的季度財報。
但這畢竟只是第一季度的數據,智能手機市場越往後越難,這個行業已經到了洗牌臨近結束的關鍵時期。
另一方面,來自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9年1-3月,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7307.2萬部,同比下降10.7%。
在競爭重壓下,今年各手機公司自去年年底以來,紛紛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和底線。小米是否能頂住壓力逆流而上,還得接著看小米在下半年是否有競爭力的連續性產品推出。
Realme、一加來勢洶洶,下半年能否抗住?
智能手機市場今年迎來一波品牌分拆運動。小米在今年1月份將旗下的紅米系列獨立成Redmi,並挖來了前金立集團內總裁盧偉冰掌勺;vivo則是在春節後宣布啟用全新互聯網手機品牌iQOO,並在3月份推出首款產品,起售價比小米9便宜1塊錢。
Realme和一加一樣,和OPPO共用研發和供應鏈體系,就連很多員工也是從OPPO分過去的。這個品牌去年下半年主要進攻印度市場,本月15號在北京開了一場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了回國的首款產品Realme X,這款產品主打極致性價比,搭載升降攝像頭和屏幕指紋識別,售價僅1199元起。
Realme的回歸對於紅米和榮耀而言,都會有很大的衝擊。這個品牌主打線上,走的是極致性價比路線,注定會分食掉一部分紅米和榮耀的出貨量擔當的千元機系列市場份額。
一加今年也在國內加大了攻勢。在剛剛過去的5月16號一加一口氣發布了兩款旗艦手機:一加7和一加7 Pro。其中一加7的售價和小米9一樣,還是在2999元這個價格區間內。但一加7 Pro則不一樣,3999元起售,頂配達4999元。不難看出,一加今年也在向更高端的市場衝擊。
小米在上市之初反復強調自己是家互聯網公司,是個新物種,但它最核心的還是佔比超過60%的智能手機業務。上述提到的三個品牌,都是在今年第二季度發布的新品,他們對小米能造成多大的衝擊,會在今年第二季度乃至再往後體現出來。
在本次財報發布之前,小米進行了上市以來第五次架構調整,此次調整意在加碼中國區市場。
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兼任中國區總裁,負責中國區業務開展和團隊管理,同時成立大家電事業部,任命集團高級副總裁王川為大家電事業部總裁,負責除電視之外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品類的業務開展和團隊管理,向雷軍匯報。
對於的這次調整,如今有些被閒置的小米集團組織部長劉德表示,小米集團的核心戰略升級成為“手機+AIoT”後,這一戰略落地支撐的重中之重就是中國區銷售和服務業務。在他看來,雷軍就是小米集團對中國區的最大投入。
上一次雷軍親自抓的是智能手機業務的交付。那個時候正好是小米的低谷期,智能手機業務最高同比跌幅接近40%,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交付不行。後來雷軍親自抓了一段時間,在2018年的時候小米開始重回增長,並於2018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
此次雷軍親自掛帥中國區,也不難看出小米手機如今在國內的發展或許並不樂觀。而在2018年初,雷軍曾放言要在十個季度內讓小米重回國內第一。
從如今各大調研機構的數據來看,在剩下的大半年時間裡,小米離重回國內第一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