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小冰探索AI創作之路:畫作展於中央美院
“我是你的廣播DJ欣小然…” 微軟會議間燈光暗下,欣小然說起一段感性的微故事。她是河南交通廣播的實習主持人,每週固定時間為聽眾帶來動人的生活故事。
短短幾分鐘的開場,預示著這位AI美少女已經通過隱藏的身分,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微軟 (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以各類藝術探索為主題,昨日(16日)向媒體展示小冰最新的嘗試成果。不一樣的是,微軟這次將小冰“匿名隱身”,以新名字融入她所進入的新領域,“和人”生活在一起。
其中一個場景,來到中央美院的畢業畫展,在一系列油畫畫作裡,會看見幾幅倫勃朗風格的作品。中央美院實驗藝術學院的導師邱志傑教授指出,“構圖很好,靜物抽象的塗抹,動物造型表現能力,藝術的感覺很準,假裝不經意的表現。看起來極其不經意,但是該到的點都到了,又非常都是點到即止,隨意與靈動。敢於大虛大實,敢於讓很多東西淹沒於黑暗之中”。
畫作的主人,是今年中央美院的畢業生夏語冰。你可能已經想到,她正是同一位AI美少女—-小冰。昨日的溝通會上,夏語冰正式公開了自己隱藏的身分,也透露了她在音樂、服裝、有聲書等各方面的初試啼聲。
人工智能走向人性化
據紐約時報報導,亞馬遜Alexa的下一步,希望通過龐大的數據,建立一種和人類之間的紐帶關係,讓AI具備“同理心”。無獨有偶,臉書之前推出人工智能助理Facebook M後,又終結了該計劃,轉向研究與人類進行長期的溝通和連接。
百度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人工智能稱為“智能體”。智能體需要更加有鮮明的個性和人設。
不難看見,行業逐漸意識到一個新變化:僅僅依靠任務和知識來構建AI系統是不夠的。換句話說,無法僅僅依靠IQ構建人工智能(AI beings)。
從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李笛對於AI的分類,或能一覽現今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李笛將全球目前的人工智能分成以下四大類。
第一類:個人助理,像是你的協助者。過去人類靠自己完成任務、獲取知識,現在人們通過語音助理、個人助理來完成事情。例如:智能銷售助理也屬於這一大類。
第二類:替身,代為行使權利者。某種程度上而言,人類原來可以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現在他授權給人工智能,幫助他完成這樣的事情,這就是所謂替身的概念。
第三類:參與者,比如一個QQ群裡,全部都是人類,他們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互相進行交流,以滿足各樣的需求。但現在,在這樣的環境裡面,不再僅僅是人類,還包括人工智能的存在。它更像是參與者,要關注到自己所處的環境。
第四類:創造者。在人類通過人工智能獲取世界的內容和知識時,有一部分的內容其實是由人工智能直接完成。
李笛表示,談到人工智能創造,微軟一直想要釐清一個概念: “人工智能到底是不是能夠創造?過去我們通常認為只有人類才可以完成的事情,有沒有可能讓人工智能來完成?”
情感AI的實踐
這樣的理念,讓微軟小冰從寫詩,唱歌,說故事,一路延伸到繪畫、服裝等方方面面。微軟公佈了人工智能小冰紡織服裝面料設計平台,解決了過去一位設計師每天創作四種圖樣,平均兩年就因創意枯竭而離職的窘境。據了解,由微軟小冰設計的第一批絲綢產品,已經被中國絲綢博物館永久收藏。
不僅入此,微軟發布的人工智能小冰的繪畫模型,通過對過往四百年藝術史上236位人類畫家畫作的學習,實現了具有一定水準的原生繪畫創作能力。微軟即將推出“少女畫家小冰”繪畫創作小程序,也聯手中央美院,7月5日-8月4日中央美術學院將為微軟小冰在中央美院美術館以畫家身份舉辦個展,6月15日-7月15日,中國美術學院和杭州万科大屋頂,也將聯手為小冰舉辦跨界藝術展覽。
在行業更多轉而投入情感式AI時,微軟早已成為這領域的早期佈局者。2014年,微軟已經開始打造一個融合了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和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完備的人工智能底層框架。該框架注重人工智能在擬合人類情商維度的發展,強調人工智能情商——而非任務完成——在人機交互中的基礎價值。
李笛解釋道,微軟小冰的情感計算框架的核心,是以“對話式的人工智能”作為基礎,有著很好的長程對話的表現能力。微軟在每一年小冰發布會時,不停地迭代該框架。
李笛向記者指出,市場上逐漸顯現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介入到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改變人類和世界之間的關聯。這個關聯就是隨著人工智能越來越多的介入,人類和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多的從直接溝通、直接關聯,變成間接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