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大敗局:中國區大裁員錯失雲計算機會
一場突如其來的裁員席捲了甲骨文的中國分公司。風光不再,在全球一度擁有超過50%數據庫市場的美國軟件巨頭甲骨文,在5月7日下發了裁撤中國區研發中心1600人的通知,這意味著自1989年正式進入中國30年後,甲骨文將陸續關閉其在深圳、北京、上海、蘇州、南京和大連等地相繼成立的研發中心,只留下以銷售為主的業務體系。
時代周報記者從甲骨文內部獲悉,到今年年底甲骨文中國區研發中心將分批次關閉,而部分團隊人員轉移到菲律賓和印度,目前兩地的研發中心都在著手成立和大規模招聘。
事實上,仍有一批被裁員工未接受甲骨文的裁員方案。然而,在甲骨文方面看來,不得不與員工訴求站到對立面的是,“面對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甲骨文需要從戰略角度出發,對現有研發體系和商業模式進行適時的調整。”
隨著昔日的大客戶阿里巴巴、亞馬遜等變成今日最大的競爭對手,在錯失雲計算戰略過後,甲骨文不斷陣地失守。在這一情況下,其不得不進行戰略調整,不過,這家步履遲緩的企業能否走好下一步?
快速裁員調整
“公司對裁員刻意隱瞞,並且快速清退。”這是讓在甲骨文中國區工作長達7年的前員工郝然(化名)不滿的地方。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此前獲得的消息是裁員不會波及這邊,但無論是裁員的人數和範圍都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5月7日全員電話會議之後,甲骨文北京區研發中心大概500人在首批裁撤名單中,而在隨後立即進行的一對一協議離職談判中,公司方面給出了更為強勢和不容商量的方案:5月22日前簽訂將獲得N+6的賠償,如若遲於這個時間節點賠償將變更為N+1,5月31日完成工作交接離開公司。
相比互聯網、科技企業常用的“N+1”賠償方案,“N+6”的賠償顯然遠高於這一水平,甚至優於此前的滴滴,而由此也引發了不少對抗議員工的抨擊和質疑之聲。
不過在赫然看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內快速清退,這對員工帶來的不僅僅只是收入上的影響,“對於非北京戶口的員工來說,社保的斷繳將會嚴重影響到落戶、貸款以及孩子入學資格等諸多方面,有不少員工情願將賠償方案變更為N+3+3,即希望獲得3個月的平穩過渡時間”。
而他向時代周邊記者表示,對於擁有公司股權激勵的員工來說,在5月31日前,即公司財年的最後一天離職,意味著個人損失了幾萬美元的股權激勵收入,而這讓“ N+6”並未有外界認為的那麼公道。
遠在深圳但同處於裁員重災區的李華心態較為平和,在公司應用產品業務線上,李華服務了大批其他公司,然而在這次首批裁員中,深圳研發中心也將有多達400人被裁撤。在他看來,離職最不捨的是合作七年的團隊,但對公司的決定表示理解和尊重,“公司要轉型削減成本無可厚非,而一代云研發失敗更是促成轉型的急迫性”。
在5月7日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召開的大會中,甲骨文方面就表示,2019年,甲骨文可能將裁員過萬人,中國研究中心處於第一階段的5000人中,“我們此次研發團隊的挑戰是全球性的,涉及美國總部以及所有海外的研發團隊,中國研發中心的調整是全球團隊調整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在全國范圍內優化團隊的配置,探索技術模式下的最好客戶體驗,也不斷擴展我們的運營業務”。
甲骨文在業內有“數據庫界的蘋果”之稱,過往為大型企業提供軟硬件一體的數據庫服務,但隨著雲服務的普及,甲骨文近年來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業內人士認為,甲骨文此番大力度裁員,可能是為該公司向雲業務轉型太慢買單。
實際上上,甲骨文近年來的裁員舉措不斷。2015年,裁減了Java佈道師員工;2017年1月,裁撤硬件系統部門450名員工;2017年9月,Oracle解僱所有Solaris技術員工。而在今年3月份,甲骨文公司提交給政府部門的文件顯示,其計劃在5月12日裁撤美國加州地區350人。
所有的這些調整似乎都有一個共性:在技術和行業的飛速發展下,甲骨文不得不對自身業務進行縮減和調整,不過,特殊的是,對於今年3月份的調整,甲骨文或許更像是在錯失雲計算窗口後的艱難回調。
錯失雲計算
錯過雲計算窗口期後,過渡押注SaaS賽道的甲骨文再次犯下一個錯誤。甲骨文一開始或許並非就對雲計算全然未知,早在2010年甲骨文收購的太陽公司旗下就包括了雲計算業務,而在此之前,甲骨文為彌補自身在雲業務上的短板,於2004?2009年花費超過300億美元進行了大量收購,包括Peoplesoft、Siebel、Hyperion海波龍、BEA和SUN等。
然而,這種複制其過往成功路徑的併購,並未像過往那樣奏效。現實證明,在全球巨頭攻占雲計算賦能SaaS生態,PaaS+IaaS平台化“被集成”的趨勢下,Oracle擺錯了姿勢,跑錯了道—以軟件起家的甲骨文還在做SaaS軟件,而其對手們已經要從場景上將IaaS、PaaS、SaaS“一網打盡”。
“實際上,去年9月份,公司技術的二號人物托馬斯·庫里安的辭職已經宣告一代云的徹底失敗,原有的一代云的部門人員將進行調整,而美國總部將重點進行二代云的研發”,前述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員工李華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據悉,2018年9月29日,甲骨文技術體系的總裁托馬斯·庫里安在休假三週後正式宣告辭職,業內認為他的離職與甲骨文云計算業務發展緩慢有直接聯繫。
甲骨文今年3月公佈的最新一季財報顯示,雲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營收為66.6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5.87億美元相比增長僅1%。該季度甲骨文的雲許可和內部部署許可銷售額下滑了4%至12.5億美元,Constellation Research分析師Holger Mueller認為,這些數字並不能掩蓋甲骨文企業轉向雲計算速度緩慢的事實。
不過,直到2018年,甲骨文軟件公司CEO拉里·埃里森才明確提出,整個公司的未來將取決於其云ERP SaaS服務及自治雲數據庫,“甲骨文有兩個戰略產品將決定我們的未來,雲ERP產品是我們在雲的SaaS應用層成功的戰略關鍵,自主雲數據庫是我們在雲的IaaS或基礎設施層成功的戰略關鍵”。
2018年2月份甲骨文宣布,公司籌劃在美國、加拿大、印度、日本、荷蘭、新加坡、韓國和瑞士及中國等地興建12個新的數據中心區。彼時外界認為中國區的數據中心將是此前2016年,甲骨文宣布與牽手騰訊進行的雲計算合作落地。
然而,截至目前,一度傳言將於2018年8月落地的中國區數據中心仍未有下文。此次被裁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該項目其實早於去年已經終止,今年三四月份就有不少一代云部門的人因此而離職,“中國區雲計算數據中心未能落地,中國區的研發顯得更為雞肋”。
“目前中國區的Tuxedo、WebLogic和PeopleSoft部門其實都可以接觸到產品的核心數據,這意味著,中國區的研發其實和全球一起進行”。在赫然看來,中國區研發人員的裁撤併不會對甲骨文在中國市場銷售及產品維護帶來很大的影響,一些本地化的技術代碼問題其實在後期總部亦可以進行攻克。
在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看來,在中國佈局雲計算未見起色之後,和眾多敗退中國的跨國企業一樣,甲骨文在中國市場的優勢已經失去,其在吸引優秀人才等方面已經不具有競爭力,遷往印度和菲律賓或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