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機場試飛,北京機場系統將與倫敦媲美
13日上午,4架民航客機先後降落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標誌著機場開始真機驗證,飛行程序試飛正式拉開了序幕,工作重心由基礎建設轉向了準備投運通航。有評論認為,大興國際機場通航後,將形成“一市兩機場”的良性發展格局,在提升首都航班質量的同時,推動京津冀地區發展。
試飛分三個階段
伴隨著“來了來了”的驚嘆,13日上午9時29分,第一架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起飛的南航空客A380客機徐徐降落在跑道上。6分鐘後,第二架來自東航的空客A350很快進入大家的視線。隨後,國航的波音747-8和廈門航空公司的波音787-9也在發動機的轟鳴聲中抵達。前後間隔不到20分鐘,4架飛機順利降落。
此次試飛是大興國際機場行業驗收前最重要的一項節點任務。根據計劃,大興國際機場試飛工作將分為三個階段進行。5月13日開始進行的是基本試飛,主要測試機場的一般保障情況。8月將開展機場低能見度專項試飛,爭取使大興國際機場低能見度運行能力達到世界最高水平。8月9月將開展全面試飛,確保機場投入運行後空地協同、順暢高效。
大興國際機場在機場保障等級分類中,屬等級最高的4F級機場,其跑道長度、所能保障起降飛機的翼展和輪距在目前所有機場中居於首位。因此,此次試飛選取4家不同航空公司的4種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雙通道飛機,同時覆蓋4條跑道開展“壓力測試”,就是為了對大興國際機場運行保障能力進行充分驗證。
第二個兩機場城市
新加坡《聯合早報》13日稱,大興國際機場在中國首次採用“三縱一橫”交叉跑道運行模式。“一橫”的設計在跑道資源豐富、跑道使用功能單一化的條件下,從跑道設計佈局的角度出發,高效疏導大興國際機場飛往華東地區、大連、青島及遠地區的出港航班,同時有效減輕大興國際機場離港飛行與首都國際機場進港飛行流之間潛在的衝突。大興國際機場預計在今年9月30日前通航,屆時北京將是繼上海之後中國第二個“一市兩機場”的城市。
台灣中時電子報13日稱,預計到2025年,大興國際機場每年將接待7200萬旅客,連同現有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每年9600萬的旅客吞吐量,將讓北京擁有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機場系統之一,足以與世界第一的倫敦機場系統媲美。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北京目前的首都國際機場,多年來吞吐量已達到極限,而且受航班延誤之困。大興國際機場規劃設計部副總經理易巍表示,首都機場超負荷運轉,由於沒有空間容納更多飛機,北京首都機場每天會拒絕400份起降申請。乘坐航班的中國旅客人數增長快速,機場難以滿足需求。
推動京津冀發展
中國民航大學教授刁偉民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和京津冀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後將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形成協調發展、適度競爭的國際“雙樞紐”機場格局,推動京津冀機場建成設成世界級機場群。大興國際機場建成運營後將形成“一市兩機場”的良性發展格局,對提高航班正點率,提升航班服務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刁偉民說,大興國際機場位於京津冀交界處,毗鄰雄安新區,將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起著重要的橋樑和紐帶作用,也是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推力。另外,刁偉民分析說,大興國際機場將有效緩解北京大城市病問題,平衡北京’北重南輕’的發展格局。
《華盛頓郵報》稱,這個新的國際交通樞紐是中國民航發展的見證,也體現中國政府通過基建投資發展北方地區的願景。大興國際機場位於北京南部,也是中國政府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項目。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曹允春表示,大興國際機場將推動相對落後的北京南部地區以及附近河北省的發展,而在未來,這個地區將成為旅客、貨物、資本和技術流動的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