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順利新增觀測站360個
“一年來,我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進展順利,已在實驗場新增觀測站360個,並積累了一批觀測數據。”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10日在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一周年發布會上表示。什麼是地震科學實驗場?鄭國光介紹,地震科學實驗場是地震科技的野外實驗室,其任務是針對地震孕育、發生和致災各環節的科學問題,特別是那些需要通過野外實驗進行驗證的科學問題開展深入研究。
為什麼要建設地震科學實驗場?鄭國光說,我國是地震多發的國家,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對地震安全有了更高需求。地震科學是以觀測為基礎的科學,既需要室內的研究,更需要野外的觀測和驗證。為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高全民地震科學認知水平,我國於2018年5月12日宣佈在川滇地區建設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
“實驗場屬於基礎研究,兼顧應用,將為地震業務體系提供基於科學研究的新業務能力。例如,在監測預報方面,通過數值地震預測模型,推進從經驗預測到理論預測的轉變等。”鄭國光說。
我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的特色是什麼?鄭國光稱,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強調大陸強震,重點關注從地震孕育發生到工程結構響應的全鏈條防震減災科技問題,致力於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風險,實現地震災害防治目標。
一年來實驗場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鄭國光錶示,截至目前,在實驗場新增觀測站360個,美國、俄羅斯等13個國家參加地震科學實驗場,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的17個專家團隊已開始科研工作,在研項目近60個。近期,《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科學設計》已通過權威論證並予以發布,明確了實驗場的科學目標、科學思路和研究重點。
鄭國光說,未來將加快實驗場建設,爭取在3年內建成多口數百米至1000米地震井下觀測台陣,獲取更豐富的地下結構和介質觀測數據。建立數據共享合作機制,為科研團隊提供觀測儀器、野外觀測服務和數據信息共享。在實驗場區開展科學研究,發布地震活動斷層分佈和重力、地磁、地殼運動等地球物理場變化圖像,產出一批地震孕育發生和地震風險評估的相關科學模型及應用示範,推動實現防震減災工作從技術型向服務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