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分享火衛一“滿月”熱成像圖有助揭示這顆神秘衛星的起源
美國宇航局剛剛發布了火衛一(Phobos)的新圖像,有望揭示這顆衛星的神秘起源。至於它是被火星引力捕獲的小行星,還是遠古火星與太陽系內另一個天體碰撞後產生的碎片,目前尚不清楚。作為火星最大的衛星,其半徑超過了11公里(6.8英里)。但與太陽系內的其它衛星(月球或土衛二)相比,火衛一還是遜色不少。
(圖自:NASA-JPL,via New Atlas)
對於火衛一來說,其最大的危機是越來越接近火星(每100 年6 英尺/ 1.8 米的速度)。在大約5000 萬年後,它就會與火星相撞,或者迎來被撕裂的結局。
對於天文學家來說,5000 萬年也不過是彈指一瞬。如果火衛一最終被撕裂,那最終可能形成一個“火星環”。
據悉,最新發布的這張火衛一照片,是由NASA 在2001 年發射的火星奧德賽號航天器拍攝的。
自抵達火星以來,其一直在收集這顆紅色星球的數據和拍攝圖像,同時也是火星地表上其它探測器的一個有力中繼。
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正巧是相對於該航天器的“滿月”階段。這意味著,在捕獲數據時,探測器剛好背對著太陽,同時照亮了火衛一的整個表面。
來自加州帕薩迪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NASA JPL)的奧德賽項目科學家Jeffrey Plaut 表示,照片拍得正中靶心。此時火衛一中間部位的緯度最高,四周逐漸顯冷。
需要指出的是,針對火衛一的每一次觀察,都是從一個稍微不同的角度或時間完成的,能夠為我們深入了解它提供新的數據和見解。
雖然從側面照射視角拍攝的月球照片,在辨別火衛一表面紋理和特徵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但對於試圖弄清楚該天體是由什麼構成的科學家來說,’滿月’時的觀測也是相當寶貴的。因為不同礦物質和金屬反射反射,會輻射出不同的熱量。
基於此,科學家們可以觀察奧德賽拍攝的熱成像圖,更好地了解火衛一上某些物質的豐度、以及它們與其它礦物質的混合程度。
2019 年4 月24 日,NASA 科學家命令軌道飛行器使用其熱發射成像系統(THEMIS),對火衛一進行了詳細的表面溫度測量。
收集到的這些信息,可以反過來幫助揭示這顆衛星是否只是一顆被火星引力捕獲的較大天體、或是因為某次撞擊事件而崩裂出來的碎片。
當然,僅靠奧德賽收集到的數據,是不足以明確這顆衛星的起源的。但這麼做,至少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
不久後,日本宇航局(JAXA)還會在MMX 任務(全稱Martian Moons eXploration)中,向火衛一派去一個機器人。
與奧德賽不同的是,MMX 不僅可以在火衛一上著陸,還可以攜帶採集到的樣本返回地球。
目前MMX 任務暫定的發射時間為2024 年,返回地球的時間為2029 年。展望未來,科學家們甚至考慮將人類宇航員送到火衛一的表面。
THEMIS 項目協同調查員、科羅拉多博爾德空間研究所資深研究科學家Joshua Bandfield 評論道:
通過研究火衛一的表面特徵,我們可以了解到該衛星最陡峭和細膩蓬鬆的區域,識別太空環境和危險的著陸區,以幫助未來任務可以順利落地。